人生哲理經典語錄200則: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彼一時,此一時也

名句的誕生

彼1一時,此2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3興,其間必有名世者4。

———公孫丑章句下

完全讀懂名句

1彼:從前。2此:現在。3王者:即指行王道者,王道就是王者之道。4名世者:輔佐王者,德行宣告均為世人所推崇的賢人。

從前是一種情形,現在又是另一種情形。由歷史來看,每隔五百年都會有一個聖王出現,其間也會出現一個輔佐聖王的賢人。

名句的故事

在戰國諸侯當中,孟子一直認為齊國是最有實力效法周朝、統一中國的國家,特別是齊威王在位36年、齊宣王在位19年,這段時間可說是齊國的全盛時期。孟子就像孔子一樣周遊列國,希望推行“王天下”的政治理想,他對齊國確實充滿期待,然而最後的結局只能說,孟子與齊國沒有緣分啦!

本文的故事便是發生在孟子第一次造訪齊國。齊威王當時正值打敗魏惠王的興頭上,對孟子這樣的學者來訪實在沒多大的興趣,雖然齊威王有派人傳話邀請孟子前去朝廷,但是有個性的孟子也展現學者的堅持,託言婉拒。所以雙方實際上根本沒有見面,也沒有談話,孟子便離開齊國,轉而遊歷他國。

路程中,孟子的學生充虞以為老師對於受到這種待遇感到不高興。孟子便說“彼一時,此一時也”,現在的情勢跟以前不一樣了,每五百年會出現一位明君,同時也會出現一位輔佐明君的賢者,但是從周朝開國到現在,已經有七百年了,照道理應該會有聖賢出現,但是到現在卻都沒看見。孟子很有志氣地說,要使天下太平,現在除了他孟子還有誰呢?他感受到這樣的天意,哪會有不高興的呢?

歷久彌新說名句

漢朝多智的文學家東方朔,著有一篇漢賦名作《答客難》,他虛擬出一位“客”,作為文中對談的主角。這位“客”嘲諷東方朔既然“博聞辯智”,為什麼無法像蘇秦、張儀一樣位極人臣呢?東方先生便嘆道:“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豈可同哉?”時代不一樣了,怎麼可能會有同樣的結果呢?

話說漢朝末年,劉備、關羽、張飛結為異姓兄弟之後,便投靠朱雋,並跟隨討伐黃巾餘黨。當時有一名餘黨叫做韓忠,因為寡不敵眾,派人出城投降,但是朱雋不同意。劉備便告訴朱雋,當年漢高祖之所以得天下,是因為能招降納順。朱雋立刻回道“彼一時,此一時也”,漢高祖起義時,是天下大亂之際,必須要用招降賞附的方式聚結有志之士,但是現在的黃巾黨人卻是在天下統一時起兵造反,只要遇到阻礙就選擇投降,所以朝廷一旦接受,就等於是養虎為患(《三國演義·第二回》)。

目前最熱門的“此一時彼一時也”現象,是在演藝圈。自從林志玲帶動模特兒受矚目的風潮,許多搭順風車的“名模”紛紛嶄露頭角,成為另類的明日之星。還有所謂名媛淑女們也開始商品的代言活動,讓人眼睛最為之一亮的就是微風廣場的孫芸芸,和力霸集團王令麟的千金。普羅大眾的口味是多變而且善變的,原來這才是能夠創造“此一時彼一時也”的最佳推手。

當今之世,捨我其誰

名句的誕生

孟子說:“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1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

———公孫丑章句下

完全讀懂名句

1舍:放棄、除去、除開。

孟子說:“上天大概不想讓天下太平吧;如果要和平地治理天下,當今這個世界上,除了我還有誰呢?我為什麼不快樂呢?”

名句的故事

“捨我其誰”是一句朗朗上口的成語,其根源就是出自孟子的這一句名言。當孟子與充虞一同離開齊國時,充虞以為孟子因為受到不尊重的待遇,所以感到不高興。孟子非但不然,反而心平氣和地說道理給充虞聽。平治天下、捨我其誰?乍聽之下,以為孟子充滿傲氣,事實上孟子是將天下大任放到自己肩上。然而,遇到齊威王這樣不識人才的君主,孟子的“捨我其誰”,多少帶有自我嘲諷的意味吧!

“捨我其誰”充分顯示儒家理論入世的性格,政治參與是改善天下社會的重要途徑。然而,在秦朝大一統帝國出現之前,人們對政治參與的經驗是有限的,君王對於是否要用“專業理論”來輔佐國政,這樣的需求也是不明確的。因此,“百家爭鳴”的時代中,能夠讓君王獲得最大利益的“專業理論”,自然會受到最多的關愛眼神。孟子即使有當仁不讓的氣魄,但是“民貴君輕”的旗幟,對當時為了爭霸天下常犧牲百姓利益的君王們來說,似乎是太礙眼了。

歷久彌新說名句

漢高祖打算要另立太子,呂后便去找張良商議對策,策動四位八十多歲的老者,跟著太子去向漢高祖祝壽。席間,這四位年高德劭的人表明這位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成功地阻止漢高祖另立太子的計劃。後來漢高祖形容當時為太子的漢惠帝是“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很難撼動了。漢高祖的讚辭與孟子的“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確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漢朝當時真正有“捨我其誰”野心的人,卻是漢高祖自己的夫人呂后。

清代儒將曾國藩寫過一篇文章《聖哲畫像記》,其中記述:“我朝學者,以顧亭林氏為宗……吾讀其書言及禮俗教化,則毅然有守先待後,捨我其誰之志,何其壯也。”曾國藩稱讚顧亭林的文章內容,對於儲存先人成就,等待後人來承繼發揚的任務,有當仁不讓、“捨我其誰”的志向。而宋朝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如果沒有對天下的憂懷、肩負天下之“捨我其誰”的大志,怎能說出如此深刻的道理呢?

法鼓山聖嚴法師曾經自述,他在年過四十之後,還發憤到日本留學,就是抱著發揚佛教、“捨我其誰”的志向,終於取得博士學位,回臺灣之後併成立中華佛學研究所。《慈濟月刊》第391期的“取經之行”這個單元中,有一篇小短文《賑災,慈悲與智慧的鍛鍊》,讓人讀後心中充滿慈悲。有一段話是這麼寫的:“新手成老手,老將帶新兵,在拔苦予樂的菩薩道上相互扶持,在超凡入聖的修行路上相互成就,捨我其誰。”如果我們不像聖人一樣有天下大任捨我其誰的胸襟,也要有平凡人圓滿布施天下萬物、捨我其誰的智慧。

有為者亦若是

名句的誕生

舜何人1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滕文公章句上

完全讀懂名句

1何人:什麼樣的人。

舜是什麼樣的人?我是什麼樣的人?有作為的人就應該像舜一樣!

名句的故事

話說滕文公以世子身份奉命出使楚國的去回程中,都特別前去拜見正在宋國的孟子。滕文公的去程,孟子以堯舜之道為例證,對他闡述施行仁政的道理;滕文公的回程,孟子引用顏淵說過的話:“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來勉勵滕文公師法堯舜之道。

緣起於齊桓公得到管仲、隰朋的輔佐,寫下“尊王攘夷”的歷史地位,孔子對此推崇不已,也希望自己能夠輔佐聖君、施行仁政。孔子這樣的政治抱負也澤及於他的弟子,都期許能成為像管仲、隰朋一樣,獲得一位聖君的賞識。而根據史籍記載判斷,齊桓公四十一年時,管仲、隰朋離開人世後,齊桓公便不若以往明君之姿,霸業也開始走下坡。可能是受這樣的歷史背景影響,讓顏淵感嘆聖君的消逝,有感而發地說出:“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十三經注》,阮元刻本)

孟子用這句話鼓勵滕文公,言語之間充滿“大丈夫當如此耳”的氣魄,滕文公多少也不負期待,爾後幾乎每事必向孟子請益。只是對於一個事齊事楚都無法自己決定的國家而言,怎麼會有能力施展孟子宏圖大志呢?

歷久彌新說名句

宋朝知名的文人范仲淹,他的兒子範純仁頗有乃父之風,從布衣官至宰相,抱持“忠恕”作為他處世的態度,也以此教育他的子弟。他曾告誡弟子說:“六經,聖人之事也,知一字則行一字,要須‘造次顛沛必於是’,則所謂‘有為者亦若是’爾,豈不在人邪?”意思是說,六經是記錄聖人的言行,知道一個就去奉行一個,不論在任何世道不安的局面,也要能夠把持去行聖人之道,所謂“有作為的人就應該要這樣”,不就是端賴個人的選擇嗎?(《宋史·範純仁列傳》)

除了範純仁把這句話作為教育子弟的標準之外,我們所熟知的《三字經》當中,便有:“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彼雖幼身已仕爾,幼學勉而致,有為者亦若是。”唐朝立志當清官的劉晏,七歲時就透過童子科的考試,他出口成章、對答如流,因此做了翰林院的正字官。所以雖然年紀小,只要勤勉努力、奮發向上,也可以像唐晏一樣有所作為。

有為者,果真亦若是,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你自己選擇放棄自己!

不直,則道不見

名句的誕生

孟子曰:“吾今則可以見1矣。不直2,則道不見3;我且直之。”

———滕文公章句上

完全讀懂名句

1見:讀jiàn,見面的意思。2直:糾正。3見:讀xiàn,通現、顯現的意思。

孟子說:“我今天可以見他了。我如果不糾正他的想法,儒家的道理就無法發揚光大;我還是直接糾正他。”

名句的故事

有一個墨子學說的信徒叫做夷之,他透過孟子學生徐闢的介紹,要去求見孟子,不巧孟子生病了。過了幾天,夷之又請徐闢代他轉達求見之意。孟子得知後便覺得一定要見見夷之,因為他認為墨家主張“薄葬”,對於喪事的辦理應當節儉用度,可是夷之卻“厚葬”他自己的父母,這與夷之所信奉的墨家理念是相反的。

徐闢將孟子的話轉告給夷之。夷之辯稱:“愛護世人並沒有親疏等級的分別,我不過是先從自己的父母開始做起。”徐闢將這話傳給孟子,這下可讓孟子抓到矛盾之處了。孟子發現,夷之信奉墨家的道理,卻做出跟墨家學說相反的行為,卻還堅稱是從自己父母實行兼愛的主張。孟子接著發揮他說故事的功夫。

孟子說,古時有個人不埋葬自己的父母,將父母的遺體隨意放在荒郊野外,後來經過這個地方看見野獸、鳥蟲聚集在屍體上爭食,這個為人子的看到這種情況,不禁感到不忍心,於是趕快將父母下葬。孟子認為,如果這樣做是對的,那麼為人子女的之所以選擇厚葬自己的父母,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徐闢聽完後告訴夷之,夷之很失望,只說:“孟子已經教導我了。”夷之最大的錯誤在於,一方面信奉墨家的學說,另一方面不知不覺地做出儒家的主張。至於孟子,只是用一個簡單的故事來比喻,便將儒家的道理“孝”顯現出來了,真理果真是越辯越明。

歷久彌新說名句

“不直,則道不見”,足見孟子體認自己身負儒家學說的發揚重任,也讓孟子的口才發揮到極點。西洋古希臘時期的哲學家蘇格拉底,世稱“街頭哲學家”,也喜歡在街頭與人對談,透過討論的過程找到所謂真正的智慧。而在古希臘時期還有一個哲學學派稱為“詭辯學派”,顧名思義這個學派的哲學家口才一定很好,而他們也喜歡透過演講的方式說服群眾,最注重的理念也是圍繞在政治領域。事實上,詭辯學派的主要目的在於培養政治人物,而不是辯駁知識真理。

中國有一部重要的史籍《戰國策》,該書主要記載了戰國時代的謀臣策士於遊說各國君主或互相爭辯時,所提出政治主張、外交策略,全書完整呈現戰國時期之謀臣策士無與倫比的能耐。這些策士,也是“不直,則道不見”,讓他們的主張充分應用在當代社會。例如李斯的《諫逐客書》,不僅文辭暢達,更是比喻不斷、條條精彩,不僅解救自己被逐的困境,還將他所侍奉的秦國推向另一個歷史高峰。

漢朝東方朔一次得知,漢武帝要處死殺了上林苑的鹿的獵人,群臣為了討好漢武帝,都附和著說此人該殺。東方朔則不以為然,心想居然要為了一頭鹿殺掉一個人。他靈機一動便告訴漢武帝:“這人應該讓他死三遍。第一大罪,他讓陛下為了鹿殺人;第二大罪,他讓天下都知道,陛下重鹿輕人;第三大罪,當匈奴來侵犯時,便可用鹿去驅殺敵人。可是如果鹿死了,人也死了,誰去對抗敵人呢?”漢武帝聽完後知道是自己的決策錯誤,便放了獵人。東方朔的辯才及時糾正了漢武帝,讓他明瞭為人君的道理,也救了無辜的獵人一命。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

名句的誕生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1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2無益,而又害之。

———公孫丑章句上

完全讀懂名句

1耘:除草。2非徒:不但,不僅。

普天之下不以拔高禾苗去幫助禾苗生長的人是很少的。認為進行田間管理是無益處而放棄不幹的,是不鋤草的人;用外力去幫助禾苗生長的,便是那拔高禾苗的人,只是這樣做不僅沒有益處,反而會傷害它。

名句的故事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這句話,是孟子在對公孫丑講述如何“養浩然之氣”時所舉的一個例子。

有個宋國人由於擔心他的禾苗長不高,因此便用手去提禾苗的頂端,試圖將它拔高,好能夠早日收成。在他好不容易將整個田中的禾苗都拔高並且疲倦至極地回到家裡後,他迫不及待地告訴家人:“我今天真是累壞了,但這都無所謂,因為我已經幫助禾苗生長了。”他的兒子聽到父親這麼說後,連忙跑至田中探望究竟,卻發現早上被父親所拔高的禾苗,現在已經完全地枯萎了。

孟子在說明“養浩然之氣”時,之所以語重心長地講了這個“拔苗助長”(亦或可說成“揠苗助長”)的故事,其目的主要是為了表達“浩然之氣”的“直養而無害”。所謂“直養而無害”之意,指的是讓這個浩然正氣自然而然地發展,切莫因為急於求成,而使用任何外力去助長,否則即助長不成還造成反效果,讓原本的“正氣”成了“濁氣”,到時就算後悔也來不及了。

孟子在講述自己的論點之時,經常使用“寓言”的方式來做譬喻,就像我們熟知的“齊人有一妻一妾”故事,便辛辣地諷刺了那些不顧禮義廉恥、以卑鄙手段追求富貴利達的人。如此不僅生動活潑,並且也寓教於樂,比直接說教讓人容易接受得多,也容易牢記得多。

歷久彌新說名句

“拔苗助長”與“揠苗助長”在今天已成為一個使用率極高的典故,但或許有不少人並不知道其來由是孟子,並且原意是與“養浩然之氣”這個嚴肅的話題連結在一起。

“拔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之所以使用率高、流傳度廣,自然是由於有不少人習慣於違反自然,不懂得“順應自然”以及“不逆不悖”的道理,並且期望能以最快的方式達到最終的目的,殊不知如此一來反而適得其反、弄巧成拙。

而今,由於人們多將孩童比喻成新苗、小禾苗,因此“拔苗助長”的成語似乎多在討論“孩童教育”時出現,例如:“幼兒教育揠苗助長的趨勢令全國人憂心”、“揠苗助長不足取,家長‘跟進’很無奈”之類,用意不外乎是勸告那些心急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千萬不要因“求好心切”,而干擾了孩童們的正常成長。除此之外,在描述一些“急功近利”的行徑上,“拔苗助長”之語也是人們慣常所使用的。

不久前外國媒體曾報道,有一位智商高達298的美國八歲神童鬧自殺,原因是他的母親疏於照顧他的真正需求,只把他當成搖錢樹,讓他不斷地超齡學習,並且四處表演,最後導致神童在不堪壓力的情況下,走向“輕生”一途。儘管這個孩子的“自殺”之舉因及早發現而搶救過來,但這位曾被稱為“地球史上最偉大天才”男孩的事蹟,不正體現出“揠苗助長”的真切寓意,並且也格外值得我們警惕與深思嗎?

你是否也有“拔苗助長”的痛苦經歷呢?而在看完了孟子所講述的這麼多隱含深刻寓意但卻生動有意思的小故事之後,你是否也能試著想出一個類似的小故事來呢?

古之人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

名句的誕生

孟子曰:“不待父母之命、媒妁1之言,鑽穴隙相窺,踰牆2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古之人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與鑽穴隙之類也。”

———滕文公章句下

完全讀懂名句

1媒妁:婚姻介紹人,俗稱媒人。2踰牆:跳牆,暗指不合禮法。

孟子說:“不等待父母的命令與媒人的說合,就鑽洞從隙縫中互相窺看,爬過牆去跟人傢俬奔,這會被父母和國人所看不起。古時候的人不是不想做官,是厭惡做官時無法遵循正道;不遵從正道的做官者,就好像是鑽洞、鑽牆縫的人一樣。”

名句的故事

在儒家的觀念中,出仕是讀書人理所當然的社會責任,孔夫子便認為“不仕無義”,又誠如同孟子所說,一個讀書人如果失去官職,就好像諸侯失去自己的封國一樣。事實上,對儒家而言,出仕並不是為了侍奉君主,或為了自己的權祿,出仕是為了“道”的推行,所以孟子才會說:“古之人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

因此“天下有道”的時代,就是孔子、孟子認為應該出來做官的時代,而且是讀書人的義務,如果不幸親臨“無道”的時代,那就該退隱山林。這樣的觀點深深影響後代讀書人對於出仕或退隱的抉擇,也充分賦予知識分子隨時可以拂袖而去的尊嚴。

然而,我們來看看當時戰國時代的背景,孟子的政治前途根本被縱橫家之流擋住了。他實際上在這句話中,是用男女私自苟合這種被人引以為恥的現象,來形容並譴責當時的縱橫家,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得官職。

跟孔孟思想不同的是,當時的法家代表者韓非便認為,讀書人就是應該為君主謀求最高的利益,因此出仕就是要“祿仕”,就是要獲得官爵與富貴。韓非並且反對退隱的觀點,特別是在儒家的影響下,很多人都把這些隱者當做是賢德之人。韓非認為這些所謂的隱士,是自私且驕傲的,是“無功而顯”的人。

兩兩相較之下,我們也看到得志與不得志之間的對話,是多麼的針鋒相對。

歷久彌新說名句

石昂是五代時期的臨淄人,家中有藏書數千卷,很多讀書人都喜歡跟他來往,當時的節度使符習景仰他的德行,便請他擔任臨淄令一職。一次,符習前往京城不在家,由監軍楊彥朗留守他的府邸,不巧石昂因公事前去拜訪符習。符習的管家因為楊彥朗避諱“石”這個字,所以把石昂的名字通報為“右”昂。石昂聽了很生氣,一進門便責備楊彥朗,之後石昂更是直接辭官回家,並告誡他的子孫:“吾本不欲仕亂世,果為刑人所辱,子孫其以我為戒!”(《五代史·石昂列傳》)石昂告訴他的子孫,他本來就不打算在亂世中做官,果然被下賤的人所侮辱,大家應該以他為殷鑑。這就是孔孟留給讀書人的骨氣呀!

清朝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說“明初文人多有不欲仕者”,因為當時明太祖剛得天下,認為要矯正元朝法治的鬆弛,一開國即用重典,所以很多讀書人都不願意出來做官。這個情況有多嚴重呢?“無一日無過之人,出吏部者,無賢否之分;入刑部者,無枉直之判”,居然每天都有人受審,而且身份貴賤已經沒有差別了,甚至無法獲得公平的裁決。趙翼也提到武將、文臣都少有善終者;朱元璋用法真是嚴苛呀!照道理,漢族終於脫離異族的控制,讀書人應該樂於出來服務社會,現在卻紛紛走避,可見士人選擇君主無道則隱,損失的不只是皇帝,還有天下百姓。

蔡玉鈴小姐寫了一篇文章《大人物二三事———寫我知道的蔣彥士先生》。其中談到已故的蔣先生在擔任臺灣教育部長一職時,一艘載著年輕學子的船在蘇澳港沉船,蔣先生為此負起責任。作者這樣描述:“孟子云:‘古之人未嘗不欲仕,又惡不由其道也。’辭官是何等痛苦之事,但蔣先生卻毅然為之,其辭職負責態度,頗有古人君子之風,更為現代政務官立下大勇大義典範。”這就是儒家為天下行道,失道時,便知所進退的風範。

孔子,聖之時者也

名句的誕生

孟子曰:“伯夷1,聖之清2者也;伊尹3,聖之任4者也;柳下惠5,聖之和6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

———萬章章句下

完全讀懂名句

1伯夷:人名,孤竹君的長子。2清:清高。3伊尹:人名。名摯,商初的賢相。4任:責任。5柳下惠:展禽,名獲,字子禽,春秋時代魯國的公族。居柳下邑,卒後諡為惠,故後人稱柳下惠。6和:隨和,平易。

孟子說:“伯夷是聖人中清高的人,伊尹是聖人中有責任感的人,柳下惠是聖人中隨和的人,孔子是聖人中重時宜的人。孔子可以說是集大成的。”

名句的故事

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分別是古代不同型別的聖賢,各有其優點。對一般人而言,既然都是聖賢,就很難分辨聖賢與聖賢之間有何差別。但是,孟子可以。

孟子形容伯夷是“聖之清者”,因為伯夷有人格上的潔癖。伯夷眼睛不看妖豔的顏色,耳朵不聽淫靡之聲。不是他中意的君主,不去侍奉,不是他中意的百姓,不去使喚。他的潔癖到了這樣一種程度,不願意與暴君暴民吃同樣的食物,不願意與他們踩在同一塊土地上。孟子認為伯夷的潔癖(高尚節操)可以使貪心的人變廉潔,懦弱的人能立志。因此是聖賢。

而柳下惠則是屬於“聖之和者”,柳下惠剛好跟伯夷相反,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他都無所謂,他的觀念是:“你是你,我是我;你即使在我身旁赤裸身體,又怎能玷汙我呢?”所以即使是侍奉昏君,他也不會覺得羞恥;即使是奸臣,他還是會跟他們當同事,因此三教九流人人都可以跟他交往,而獲得隨和好相處的封號。孟子認為柳下惠的好脾氣、隨和,能使狹隘的人變得寬廣,刻薄的人變得敦厚。

至於伊尹,孟子稱他為“聖之任者”。與柳下惠不同,柳下惠是你叫他出來做官,他就出來做官;你叫他辭職,他就整理行李回家。而伊尹,則是天下太平的時候,他要侍奉英名的君主,天下大亂的時候,他更要出來解救蒼生。他的觀念是:“只要想到天下眾民中,有一男或一女還沒有受到堯舜之道的恩澤,就感覺像是自己把他們推入了山溝似的。”換言之,他自己把天下的重擔一肩扛起,因此,孟子稱他為聖賢裡面最負責任的人。

說了這麼多優秀的聖賢,孟子要稱讚的是,竟有人比他們還優秀,那個人就是孔子。孟子認為伯夷的器量太狹隘了,柳下惠的態度則不夠嚴肅,而孔子則是該嚴肅的時候嚴肅,該隨和的時候隨和,該潔癖的時候潔癖,該隨便的時候隨便;因此孟子稱他為“聖之時者”。孔子離開齊國的時候,不等生火做飯,撈起剛洗好的米就連忙上路。而離開魯國時卻說:“我要慢慢地走啊,這是離開祖國的態度。”該快點兒離開就快點兒離開,該久留就久留,該閒居就閒居,該做官就做官,這就是孔子。

既能快又能慢,既能嚴肅又能隨和,因此,孟子稱孔子是“集大成者”,換言之,所有聖賢的優點都擁有了,因此是聖中之聖。

歷久彌新說名句

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複雜,大家已經見怪不怪。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現代人聽起來應該就像天邊的一朵雲一樣,遙不可及。有一次柳下惠出外辦事,夜宿於城間口,天寒地凍,突然跑來一位弱女子,身單衣薄。柳下惠害怕她會凍死,所以就用衣服將她裹在懷裡取暖。坐了一夜,兩人始終相敬如“賓”。

這故事不知道怎麼流傳開來,連孔子都知道了,甚至還有柳下惠的粉絲(fancy)。有一位魯國的男子,自己一人獨居,鄰居是一位寡婦,也是獨居。一天晚上,暴風雨至,寡婦屋壞,於是寡婦敲那男子的門,請求讓她躲躲雨。然而那男子竟然拒絕了。寡婦從視窗喊道:“你怎麼可以見死不救,毫無同情之心。”男子回答說:“我聽說男女不過六十不同居,現在,你我都年輕,所以我不能收留你。”寡婦不放棄:“你為何不學學柳下惠,坐懷不亂呢?”男子則回答:“柳下惠可以做得到,但是我卻不行。我現在正是以我的‘做不到’來學柳下惠的‘做得到’。”

這個做不成柳下惠的男子的故事又傳到孔子的耳朵裡,孔子的稱讚很有深度:“向柳下惠學習的人沒有一個比得上這個男子!學習賢人的品德而不蹈襲賢人的行為,這才是真正智者的表現。”做得到的是君子,做不到的也是君子,夠玄妙了吧。

柳下惠以“坐懷不亂”而傳頌千古,相傳他還有一個很有名的弟弟,叫盜蹠,也同樣傳頌千古,只不過傳頌的是他有名的“盜”德。有天盜蹠的部下問盜蹠說:“做大盜也有原則嗎?”(“盜亦有道乎?”)盜蹠回答說:“做任何事情都有原則。做大盜的也不例外。憑空能猜出屋裡儲藏著多少財物,這就是聖;帶頭先進入屋裡,就是勇;最後退出屋子,就是義;酌情判斷能否動手,就是智;分贓均勻,就是仁。不具備這五種素質就難以成為大盜。”(《莊子》)這就是鼎鼎大名的“盜亦有道”。

這兩個兄弟一個“坐懷不亂”、一個“盜亦有道”,一個是“聖之和者”,另一個不知道孟子會如何稱呼?

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名句的誕生

“敢問夫子惡乎長?”1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2之氣。”

———公孫丑章句上

完全讀懂名句

1這一段是節選於公孫丑與孟子的對話。問這句話的是公孫丑。2浩然:盛大的樣子。

公孫丑問:“請問老師您擅長哪一方面呢?”

孟子說:“我善於分析別人的言語,善於培養自己的浩然正氣。”

名句的故事

雖然後人對孟子的評價多是“善辯”,但孟子對自己的評價則是“知言”,以及“善養浩然之氣”。

所謂的“知言”,也就是善於分析別人的言語:“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藉由別人的言語之中瞭解其為人及心中所想。身為一個為理想而四處遊說的說客,孟子自然要懂得察言觀色,更要由別人的話語之中讀出他人的真正思想,因為如此一來,他才能讓人在最舒服、最願意聆聽的情況下,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得徹底、淋漓盡致。可以這麼說,孟子的“知言”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也是一種遊說的技巧。

孟子的第二個特點:“善養浩然之氣”。而何謂“浩然之氣”,孟子對此也有所解釋:“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總的來說,就是一種人生修養,也是一種秉持著道德的精神狀態,培養的也就是今人所說的“意志力”。因為浩然之氣是與仁、義、禮、智、信為主的“善”之本性相輔相成的,若是浩然之氣得以蓬勃彰顯,那麼人的善性就得到體認和昇華。

由孟子的種種作為,我們能看到他身上浩然之氣的體現。當齊王以無禮態度召見他時,他予以冷冷回絕;在他國君主要送他金錢、財富時,他仍不忘自己的初衷而謝絕之。用孟子自己的話來說,浩然之氣的最終極表現便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的浩然之氣不僅表現在應對進退之間,也表現在他的文章上。蘇轍便曾如此評價孟子的文章:“今觀其文章,寬厚弘博,衝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歸究其意便是:文氣磅礴,直可流傳千古,澤被後人。

歷久彌新說名句

自孟子說出“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千古名句之後,那種剛正、無畏的大氣魄感動了多少代的中國人,並且也讓多少仁人志士群起效尤,以“養己身之浩然正氣”為職志。而這其中的佼佼者,自然非文天祥莫屬。“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正氣歌》)

這種至大至剛、正義凜然的氣魄,如此堅強的意志力,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人們,讓人願意為了追求自己遠大的目標,置個人的死生於度外,例如秋瑾,例如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儘管西方人也許不太懂得“浩然正氣”的真正喻意,但對於“知言”,他們倒是也有自己的一番見解:“Every tree is known by it sown fruit”(觀其言行,知其為人),與孟子的“知言”倒是有共通之處。

孟子雖已過去千年,但他所提出的“養浩然之氣”以及“知言”還是相當值得我們效法,畢竟真理是絕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的。

勤修恆業,審定章程

善謀生者,但令長幼內外,勤修恆業,而不必富其家;善處事者,但就是非可否,審定章程,而不必利於己。

【譯文】

善於安排生活的人,只是使家中全體成員不分年紀大小,家內家外,都能勤奮地做好自己從事的事業,而不必去刻意追求富貴,也會使家道安樂;長於處理世事的人,只是就事情對與不對做出判斷,事情可行不可行做出決定,然後訂立制度和程式,並不一定是事情對自己個人有利才去做。

【評說】

古代有一富家子弟分家,老二貪圖富貴,佔盡家中所有金銀財富,而老大穩重善良,只將家中田地劃歸己有。結果數年之後,老二將鉅額家財用盡,而老大卻在土地上勤懇耕作,生活和睦美滿。可見暴富導致揮霍,未必是好事,所以有遠見的人並不刻意去追求如何大富大貴,而是教導子孫有穩定的職業和收入,使家庭用度如細水長流。

善於處理事體的人,總是本著公正的態度,判斷事情是否合乎情理,而不是從自己的私利出發,這樣自然能得人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利不可貪,學業在德行

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終為禍;困窮之最難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生資之高在忠信,非關機巧;學業之美在德行,不僅文章。

【譯文】

得到不該得的名聲和利益,福分終究會成為災禍;最難以忍耐的貧窮和困厄能夠忍耐過去,困苦一定會轉變為甘甜。人的資質高低,在於是否忠厚守信,並不在於善耍手段;學業精深的人,不僅在於文章美妙,而主要在於他的道德高尚,品行美好。

【評說】

雖然名利之心,人皆有之,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人只能得到自己應得的那一份。如果貪求不義之財,獲取非己之名,表面上看是暫時得到福分,但最後終會被人識破,財去名空,還落得個騙子之罪名。

天分的高低,主要是看其人是否忠誠實在守信用,如果耍小聰明,設機關耍手段,一定不會對社會有什麼益處。做學問也是如此,學業的精深,是為了用之於社會,造福於人民。如果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做危害社會的事,那麼文章做得再妙,也是一個無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