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以孤童 朅來京師”析

“始以孤童 朅來京師”析

重慶 夏慶瑜

夏竦在《上晁迥舍人書》中明確記述:

“伏念某生長閭巷,結髮事師……其如恓恓京輦間,困於塵埃”。

其中“恓恓”一詞有寂寞、淒涼、惶惶不安之意。夏竦本人記述自己生長在京城的民間裡巷,啟蒙讀書,寂寞地來往於達官貴人的車輦之間,象塵埃一樣渺小困頓。

與夏竦《上晁迥舍人書》記述相互印證的是王珪《夏文莊公竦神道碑銘》中

“始以孤童,朅來京師”

之載,本意為:最初(原本)就是一個往來於京城中的孤寂兒童。

夏竦生長在京城為什麼感到孤寂,是因為其父從役在大名節下,由右侍禁改傳遽,長期不在開封家裡。

父亡或父母雙亡者子女,古時稱孤遺,現代稱遺孤、孤兒。為什麼王珪在《夏文莊公竦神道碑銘》稱夏竦“孤童”而不稱“孤遺”呢?因為年少夏竦孤寂往來於京師的時候,其父夏承皓並未殉國,所以不能稱“孤遺”。

“朅來”本是一個詞彙,往來之意。有人偏要丟掉“朅”字,將“朅來京師”曲解為從外地來到京師,還特意將“孤童”曲解為父親亡故的孤遺。其用意在於說明:夏承皓殉國後,兒子夏竦從德安鄉下來到京城。但夏承皓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冬殉國之時,夏竦已虛齡二十,年底就被朝庭錄用為丹陽縣主簿,離開了京城,他又怎麼會生長在京城的民間裡巷呢?又怎麼會在此啟蒙讀書呢?

夏竦景德二年十一月《上章聖皇帝乞應制舉書》載:“臣生逢聖明,幼肄簡諜,久困寒賤,不能自達,去年秋,薦名天府”。同年在《上知潤州陳麗天書》中載:“去年再踐場屋,薦名天府,方將交闢春闡,鼓行文陣”。上述兩“書”記載景德元年秋,夏承皓尚未殉國,夏竦就再次參加了開封府科場考試並上榜,正在等待來年春天參加選貢會試。這說明:

第一,在夏承皓殉國之前,夏竦已經生活在京城開封了;第二,夏竦能參加開封府科場考試,說明他籍在開封,屬於開封生員(秀才),外籍外地生員是不能參加開封府科場考試的。

綜上所述,王珪《夏文莊集公竦神道碑銘》中“始以孤童,朅來京師”,本意應為:“最初就是一個往來於京城的孤寂兒童”,不能歪曲地理解為:“夏承皓殉國後,開始成為孤遺的夏竦從德安鄉下來到了京城”。

“始以孤童 朅來京師”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