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國學館:關於“道義”和“功利”的爭論

正道國學館:關於“道義”和“功利”的爭論

■儒家是“重義輕利”的。“義”是道義,“利”是利益。“義”在儒家思想中可謂舉足輕重,而對“利”的追求,不僅要受“義”的制約,必要的時候,還要因“義”而放棄。自古以來,諸家諸子的“義利觀”並不一致,甚至各執一端,由此形成了“義利之辯”,後來成為中國哲學史上關於“道義”和“功利”相互關係的爭論;

■孔子最早提出了義和利的對立,即“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義利觀,把義和利絕對對立起來,認為追求利必然損害義,“二者不可得兼”,要人們“捨生而取義”。孔孟之後,儒家更為重視人們的義利觀,朱熹說:“義利之說,乃儒者第一義”;陸九淵說:“學無深淺,首在辨義利”;

正道國學館:關於“道義”和“功利”的爭論

正己化人

■荀子反對孟子的義利觀,他認為人們對利的追求具有合理性,是人的本性,並舉例說:“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舜之所同也。”荀子是主張先義後利的,他說:“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

■墨子的說法與儒家不同,他認為“義,利也”,主張義和利是一致的。管仲學派對義利關係的看法是義利並重,他們認為“厚愛利足以親之,明智禮足以教之”,講禮義教化,不忘記物質利益的激勵功能,講物質利益,也不忘記禮義教化的引導作用,二者要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正道國學館:關於“道義”和“功利”的爭論

■西漢大儒董仲舒概括了孔孟的義利觀,認為“利”是養身體的,物質是生理的需要,“義”是養心的,道義是精神的需要。而“體莫貴於心”,所以,養心的“義”也就比養體的“利”更重要了。於是董仲舒提出“正其誼(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的論點,強調道義和功利不能並存;

■宋代的程顥、程頤,朱熹等堅持董仲舒的觀點,認為道義和功利是互相排斥的。程顥說:“大凡出義則入利,出利則入義,天下之事,唯義利而已。”陳亮、葉適則認為道義和功利並不矛盾,功利體現在道義之中,離開功利無所謂道義。葉適說:“古人以利與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義光明,既無功利,則道義乃無用之虛語耳。”後世對“義與利”這一問題的討論一直在繼續著。

正道國學館:關於“道義”和“功利”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