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緩解焦慮?看看中國古人開出的“藥方”

如何緩解焦慮?看看中國古人開出的“藥方”

轉載請註明來源

從古到今,焦慮總是與人如影隨形。

在唐詩和宋詞中,“焦慮”是一種普遍性情緒。

比如張繼,在唐朝雖算不上大詩人,但《楓橋夜泊》卻讓他名垂千古。張繼寫這首詩時,心境是非常焦慮的,從詩中看,他已經失眠了大半夜。

如今,焦慮已經無處不在,

工作上的焦慮,學習上的焦慮,身體上的焦慮……人們心裡總在擔憂、不安、恐慌,有的甚至已經到了需要看醫生的深度狀態。

怎樣定義焦慮?在中華文化中,焦與慮的含義是不一樣的。《說文解字》言:“焦,火所傷也。”唐代王冰次注《素問》時說:“凡氣因火變則為焦。”在人的身體中,火氣過旺就會呈現出過焦的病態,形成焦急、焦慮、煩躁等情緒。而慮,是經人的志向、思考、要求而形成意念、想法和思路。《靈樞經·本神》中說:“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思慮是人的精神活動。焦慮的產生,是生理、心理、行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種病態。

如何緩解焦慮?看看中國古人開出的“藥方”!

如何緩解焦慮?看看中國古人開出的“藥方”

如何緩解焦慮?看看中國古人開出的“藥方”

調理身體,緩解焦慮

焦生於火,火應於心。心藏神,心的功能若出現問題,就會導致神不守舍,無法安心。有時就會精神恍惚,喜怒無常,甚至疑神疑鬼。唐代李肇在《唐國史補》卷中記載校書郎李播經常懷疑有人對自己下毒,把家裡的井都上鎖,方才安心飲水。散騎常侍李益也常常懷疑自己有病,以致工作廢弛。思慮過多,心不安定,遇事就難以理性思考,想不清楚就越焦急,越處理不當就越焦慮,患得患失,形成病態。

焦慮的第一個特徵就是虛煩。煩躁,就是沒有原因地煩惱、焦躁,手足無措,躁動不寧,輾轉反側,無法入眠。

《傷寒論》言:“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酸棗仁湯用酸棗仁、茯苓寧心安神,用知母清熱除煩,佐以川芎辛散行血,甘草和中,收斂虛火,讓臟腑平和,實現情志穩定。

焦慮的第二個特徵是妄想。心中總有可望不可及的慾念,常思慮那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無法處理好眼前的事務,以致大事做不成,小事不想做。

總拿別人的成功、成就與自己進行比較,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看似忙忙碌碌,卻什麼事都做不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要麼處於焦躁狀態,靜不下心來;要麼莫名其妙地思慮,總覺得有什麼事要發生。積累日久,便會情志不舒。《傷寒論》用桂甘龍骨牡蠣湯來治療這類焦慮症。其中桂枝、芍藥用於通陽固陰 ;甘草、生薑、大棗用來和中,讓陽能生陰,實現陰陽平和;輔以龍骨、牡蠣澀固精氣,潛陽入陰。這就使得虛陽不能上浮,實現陰陽相濟、心腎相交,以緩解焦慮。

焦慮的第三個特徵是恍惚。由於憂思過度導致心陰不足,心神失去滋養,精神恍惚,心中煩亂,或悲傷欲哭,或言行妄為。

常用甘麥大棗湯來治療,其中的小麥可以養心陰、安心神、除煩熱,甘草補心氣,大棗潤燥和中,是透過養心來安神。這樣來看,焦慮的形成,主要是心有慾望而不得,虛火上行為煩,入肺為憂,入神為躁,入脾為慮,日積月累形成煩躁、憂慮、焦躁、焦慮等不良情緒。

如何緩解焦慮?看看中國古人開出的“藥方”

如何緩解焦慮?看看中國古人開出的“藥方”

調養心神,避免焦慮

焦慮是由慾念產生的不良情緒。要避免焦慮,還可以透過修身養性來調養心神。在孟子看來,人的慾望、慾念、欲求少,人性之善就不會輕易失去;如果慾望過多,人性之善就常被遮蔽。

他說:“養心莫善於寡慾。” 道出了心神調養的基本法則,即少私寡慾。

孟子認為心生四端,惻隱之心生仁,羞惡之心生義,辭讓之心生禮,是非之心生智,透過養心,形成仁、義、禮、智,也就是透過培養人的道德倫理來使人寡慾。同樣,寡慾也有助於涵養心性,提高道德修養。這樣來看,人只有放下不必要的執念、痴念和妄念,才能修養心性,形成健全人格。

道家也將“寡慾”作為心性修為的內容。老子主張“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將之作為國家治理的法則。莊子認為少私寡慾的人,“知作而不知藏,與而不求其報” ,做事只重過程,不求回報,也不汲汲於目的,便能一生快樂。在這樣的認知中,少私,就是不要糾結於自我的私念和私心;寡慾,就是不要放縱食色之念,不要刻意地追求那些不能獲得的東西。少私寡慾也就成為了道家身心修養的內在要求。唐代道士張氳曾對邠王李守禮談及修煉工夫:“毋勞汝形,毋搖汝精,恬淡寡欲,可以久生,可以盡年。”便將老子、莊子所言的少私寡慾,發展為心神調養之法。

在《黃帝內經》中,心神調養被作為養生的主要方式。《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描述了人的健康心態,可以視為養生的基本法則:“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故其民曰樸。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其中所言的“高下不相慕”,便是說人要知足常樂,不要對外物存有過多奢望,眼睛不看嗜慾之物,心中不想非分之事。只有做到不被外在誘惑吸引,才能做合適的事,讓自己心態淡定。其中提到的“不懼於物”,是說人心中只要沒有了慾念,就會正確處理人與物的關係,就是不被外物所誘惑,患得患失;不要為名利誘惑,忽喜忽悲。否則就會心煩意亂,患得患失,精神恍惚,情志失常。

透過心神調養來寧心安神,不使慾念、貪求發展成為生理疾病。明代陳於陛在《意見·至人無夢》中專門討論了虛煩不眠或者無法安睡的問題:“有時心神昏濁,似夢無夢,無可憑據者,乃悟至人者,夢覺合一,能自持定其心。”可見,克服睡眠障礙,一是要能自持其心,就是知道哪些該要,哪些不該要,避免太多欲念形成焦慮;二是要能思慮明晰,知其不可而不為。人的天分有別,過於與他人比較,就會生出羨慕嫉妒等不良情緒,導致焦慮。與其久則成疾,莫不如保持心源澄靜,心態穩定,心性恆定,心神安寧。

調整心態,就能意識到外部的獲得只是對工作的肯定,而不應該作為自己工作的唯一目的。

調整心神,自覺放下心中的比較之心、名利之念,心平氣和地面對得失成敗,無憂無慮,不喜不懼,從容淡定。

如何緩解焦慮?看看中國古人開出的“藥方”

如何緩解焦慮?看看中國古人開出的“藥方”

調整行為,減少焦慮

焦慮也產生於客觀環境。生活壓力大,工作節奏快,考核要求高,就會讓人不由自主地往前衝。

處心積慮去做事,始終崩著一根弦,唯恐有失,時間一長,就會思慮過度。如有良師益友,可以交流,便能緩解。如無法放鬆,思慮或化為鬱積,是為抑鬱;或內化為火,便會焦慮;入於臟腑,便要煩躁。在身體調理、心神調養之外,還可以透過行為調整來緩解焦慮,改良情志。

宋代歐陽修自幼孤苦,仕途坎坷。他始終保持平和淡定的心境,就在於他能調整心神,將興趣轉移到高雅的情趣中。他說自己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加上自己這個老翁徜徉其間,便自號六一居士。他曾說 :“閒居平日,以養思慮,故曰齋。每遇體之不康,則取六經、百氏,若古人之文章,誦之,愛其深博、閒雅、雄富、偉麗之說,則必茫乎以思,暢乎以平,釋然不知疾之在體。” 遇到不平事、想不通的事,他便透過讀書思考來平和情志,讓自己忘卻煩惱。

思慮過度、虛煩不眠,肝火鬱積日久,便會頭暈目眩,形成肝鬱導致的高血壓。明代馮汝弼在《祐山雜說》中記載自己在七十歲後調理好目眩症,不是透過藥物治療,而是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一省讀書,二減思慮,三專內視,四簡外觀,五旦起晚,六早夜眠,凡六物熬以神火,下以降氣,蘊以胸中七日,然後納諸方寸。修之一月,近能數其目睫,遠視尺箠之餘……非但明日,乃亦延年。”具體做法就是讀書適量,少思少慮,常常閉目養神,少去瀏覽外物,早睡晚起,學會放鬆自己。調整消解五臟之火,導陽入陰則陽平陰秘,就能躺得下、睡得香,肝鬱一清,心火自熄,頭暈目眩之症便能消解,人也恢復了正常。

清代名臣張英長期兼管翰林院、詹事府,事務繁雜,他談及自己的養身之法,就是無論人事糾葛多麼煩雜,自己時刻能守住心神,不讓憂喜榮辱、進退升沉、勞苦生死得失一切之念,入於心中。心神有守,便行動有法,“非理事決不做,費力挽回事決不做,敗壞生平、不可告人事決不做……不將迎於事前,不留滯於事後”。把該做的事做好,把能做的事作成,不圖多,不圖快,只圖行穩致遠。這樣就能清心寡慾,陶然自樂,“所以每臥輒酣,當食輒飽,視斗室如千巖萬壑。燭下濁酒一杯以解飢劬,清琴一曲以調心氣” 。堅持了一兩年,就覺得心境平和,處事泰然。

焦慮之人,常常難以靜心,做事毛躁,淺嘗輒止。心性浮躁,可以透過轉移注意力來進行調整,做些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能夠專注下來,透過息事來寧人,調養心神。

特別是對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的焦躁之人,更要引導其調整行為,讓其能夠從小事、易事入手,善作善成,行穩致遠。

上文略有刪減

選自 | 《人民論壇》5月中

原標題 | 古人應對焦慮的智慧

作者 | 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 曹勝高

新媒體編輯 | 劉一霖

原文責編 | 周小梨

如何緩解焦慮?看看中國古人開出的“藥方”

如何緩解焦慮?看看中國古人開出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