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味道——薤白

春芽萌動,在鄉下的田間地頭,很多的野菜吸引人們的眼球,小蒜可能是人們最熟悉的了。這種小蒜古稱為薤,又叫薤白,是我國古老的食材。

這種小蒜,圓圓的莖杆,看上去像蔥,所以有的地方又叫小蔥。常常長在路邊地邊菜園邊,大小跟土地的肥瘦有關。我見過最大的小蒜瓣兒跟小拇指差不多。過去我們這兒的人在小蒜最嫩的時節,拿起一把小鍬或是小鏟,往往一挖就是一小籃,回到家中摘去黃葉用水洗乾淨,晾曬半乾,然後用鹽醃起來,幾天以後就成了噴香可口的小菜,蒸熟後拌上香油,用它佐飯,能夠健脾開胃,增進食慾,據說還能夠幫助孩子消化壅食。煮湯水,可以治咳嗽等

小蒜是古代五菜之一,可見它早已是平常百姓的家常菜了。古人烹製薤菜與今天相比較要豐富多彩的多,諸如醃、醬、泡、拌、炒、煮、燉,熘等多種方法,風味也因地而異,因時而異,各有千秋。

古代詩詞中,到處都有薤的影子。如杜甫的“盈筐承露薤,不待致書求”;白居易的“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黃粥”;陸游的“凍薤此際價千金,不數狐泉槐葉面”等。最有名的要算人生苦短的《薤露歌》:“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想想也是的,光溜圓滑的小蒜上,哪裡能夠留得住朝露呢?

兒時鄉村的食物短缺,家裡的人常常採些回來,做成小菜,此後好多年不曾嘗過,如今都市興起健康生活,吃野菜也成為一種時尚,小蒜也受到人們的青睞,據說南方還有人工栽培的。曾經在一個土菜館吃過一盤野蒜炒土雞蛋,其實和小蔥炒雞蛋味道上沒有多大的區別,不過小蒜是野菜,現在的食材,只要一和綠色無公害掛上鉤,立刻就身價百倍!

陽春三月,正是踏青春遊的好時機,走在田間地頭,看著那一叢叢綠綠的小蒜,你是不是會怦然心動?挖幾把帶回家,或醃或炒或拌,都是不錯的選擇,既能吃出健康,又能找到兒時的味道,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