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紹基的“顫筆”由來

何紹基的“顫筆”由來

何紹基從18歲開始致力於科舉考試,直到37歲時才中榜湖南解元,本來殿試有希望奪魁,但最終因“語疵”降為二甲第八名。在京十年,儘管政績不凡,但何紹基始終未得道光皇帝的提拔和重用。

到咸豐帝登基,經人保舉,何紹基得皇帝兩次召見,並委任為四川學政,相當於四川教育廳廳長的職位。何紹基深感皇恩,並依聖諭,對“地方一切情形,訪查具奏”。不過,言多必遭小人陷害。

任期

不足四年,何紹基就被朝廷削去官職,從此絕意仕途,遍訪山水,四處講學。

何紹基熔鑄百家,開宗立派,為碑學運動中第一位有效的踐行者,於楷則力厚骨勁、於行則沉雄峭拔、於隸則古茂樸厚、於篆則遒峻凝重的獨到之風。他的書學創新對後世書壇以及湖湘文化均產生了深遠影響。湘軍將領左宗棠、湖南旺門譚延闓、地方大儒王闓運、民初“南曾北李”之曾熙、李瑞清,人民藝術家齊白石……他們的書法,皆從不同角度傳自何紹基衣缽。

值得注意的是何紹基晚年書法的顫筆風貌。

何紹基的“顫筆”由來

何紹基《題“墨飴”橫披》 45。5cm×161。5cm 1871年 湖南省博物館藏

他的這種顫筆現象歷來被世人所重視,李瑞清等人以為這樣更能表現斑駁的金石氣而刻意摹仿何氏,故意顫動筆桿。

張盈袖在《何紹基書法及其書學思想研究》一文中認為,這裡面存在著很大的誤會,何紹基書法的顫筆現象並不如李氏所理解那樣。其顫筆是因為右臂頹廢,拿不穩筆桿,控制不住筆鋒而形成的。

這一點在何氏自己的日記、與人的信札及好友詩文集中多有記載。

何紹基稱自己右臂有問題的時間為咸豐十一年(1861),時六十三歲。他在詩中自言:“臂為之痛,將來能保不左手乎?”

在同治初年致好友楊瀚書札中,何紹基曾向楊氏請教左手作書的方法。可見其右手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了。並且這一病症持續多年,直到同治十一年(1872),何氏去世的前一年,其好友方浚頤在詩中提及紹基的來信仍稱自己:“手顫不能成字。”

何紹基右臂漸為頹廢這一事件,在其摯友吳雲致陳介祺的信中也有記載:“(何氏)自去年以來多病手顫,艱於握管。”

由此可見,紹基在晚年右臂有疾這一事件定為不虛。從其流傳作品中也可以發現,在何氏早、中年時期作品中並沒有顫筆現象,而晚年所書者滿眼顫筆,這並不是何紹基故意為之,其難處為外人難道也。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何紹基的執筆方式——迴腕執筆法。

何紹基的“顫筆”由來

何紹基執筆姿勢

據張盈袖介紹,何紹基執筆高懸肘臂,大、小臂與手腕同高,手背與小臂平行,虎口向內,手指以龍眼法握筆管,所以其稱書法“貴在懸臂能圓空”。此“圓空”為肘部如“嬰兒抱”、五指橫撐的龍眼執筆法,而並非腕部的彎轉圓環。何紹基用筆以指為不動而腕活,如他人理解的“迴腕”則腕部為僵死。再將全身之力發自指尖,達到筆力精絕,力透紙背的效果。

何紹基的摯友陳介祺認為,其執筆法是要“中鋒直立”,以求“篆隸遺意”。而且他這種高懸肘臂,成引弓之勢的執筆方式,使其運筆止限於胸前兩手之間。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防止作書平滑,以增加運筆“澀勢”。何紹基的復古不僅體現在其學習篆隸古體書法上,而且他採用的這種執筆方法也是為了使其書更具有“篆隸遺意”。

楷書

何紹基早年反覆臨習顏體楷書,顏體成為他學書的基礎。

他於27歲時在濟南獲得孤本《張黑女墓誌》,視若珍寶,行旅途中時時拿出欣賞,反覆琢磨。《張黑女墓誌》的書法風格精美遒古,多出隸意,屬於北碑中工整、秀美一路。何紹基對《張黑女墓誌》的欣賞也在於它“化篆分入楷,遂爾無種不妙……未有可比肩《黑女》者。”

這一年,何紹基曾經書寫《跋小字麻姑仙壇記舊拓本》,已具有顏書味道,字的重心稍微偏上而顯得字勢挺拔開張。

何紹基的“顫筆”由來

何紹基書墓誌銘《泉山墓表》 1832年 湖南省博物館藏

何紹基的“顫筆”由來

《泉山墓表》區域性

何紹基的“顫筆”由來

何紹基《寫黃庭內景玉經》 1843年 湖南省博物館藏

何紹基的“顫筆”由來

何紹基《楷書潔園記屏》 1865年 遼寧省博物館

行書

何紹基的各體書法中,以行書成就最高。何氏早年從顏真卿書法入手,以《爭座位帖》為根基。透過大量反覆的臨摹,此帖書法精熟於心,得其神髓。何紹基學顏真卿行書的功力,可謂“入顏魯公之室”。正是這樣的經歷使其書法一生都帶有顏書氣韻,也為其日後的變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何紹基的“顫筆”由來

何紹基行書蘇軾《跋韓退之送李願序》屏 163 cm×

30

cm 湖南省博物館藏

此屏書法為何紹基盛年所作,大氣磅礴。何紹基中年時期行書的變化,多得力於他收藏的大量的金石碑版拓本。故馬宗霍稱其:“中年極意北碑,尤得力於《黑女志》,遂臻沉著之境。”但其得力者不僅為北碑,更有秦漢金石碑版的厚重金石氣。此時何紹基亦大量臨習歐陽通的《道因碑》,何氏所臨習者更加強調歐書中鋒芒尖銳,險勁橫軼,何紹基將此筆法融於行書。

晚年何紹基將篆、隸、楷筆意皆融入行書,行筆裹鋒,強調澀勢。字形多桀倔奇變,正欹相合。章法上也採用篆隸書體和楹聯的書寫方式,蕭散古穆。加之“純以神行”的性情抒發,遂成為“有清二百餘年一人”。

隸書

何紹基晚年書法專攻篆隸,據何紹基於咸豐八年至九年的日記記載,其幾乎無日不臨習漢碑,所摹漢碑種類繁多,有《禮器碑》《張遷碑》《衡方碑》《石門頌》《魯峻碑》《乙瑛碑》《曹全碑》《孔宙碑》《史晨碑》《封龍山碑》等,在同治年間又曾臨習過《西狹頌》《武榮碑》等,並且所“摹漢碑每種至數百通”。由此可見,其於漢碑用功之深。

何紹基的隸書作品主要分為兩類,一為臨摹各種漢碑,一為用隸書創作的楹聯、冊頁、條幅等。他所臨摹每種漢碑都可達近百通,但所臨者“乃無一相似者”。何紹基於《張遷碑》至少曾臨習過一百通,其用功之深,可見一斑。

何紹基的“顫筆”由來

何紹基《駕言遊好》隸書五言聯 106cm×28。5cm 湖南省博物館藏

《駕言遊好》聯用筆緩澀,橫筆鮮有拱勢,方起多按,幾乎全是《張遷碑》氣息,何紹基書法向來長於細粗對比,此幅上聯末字“嶽”與下聯首字“遊”用提筆輕過,帶來生動變化。

篆書

何紹基篆書最重要的影響是其取法周秦金文,並將大篆的用筆融於小篆之中,更具高古氣韻。

何紹基的“顫筆”由來

何紹基篆書庾信《鏡賦》節選屏 114。5cm×28cm 1867年 湖南省博物館藏

此屏篆書,何紹基將金文筆意融於其中,體勢卻為小篆,甚至時有漢隸之態。線條多為粗細勻一,每筆皆保持“人鋒中正”,而顯遒勁圓潤。但如“橫”“雲”“年”等字,一筆之內粗細變化甚大,與勻一者交相呼應,使作品更為生動,也倍增古穆金石之氣。

此作品將小篆體勢修長轉變為寬博圓厚,這是與何紹基篆書審美取向有關的。何紹基以為秦小篆雖然雍容渾穆,但其更為欣賞的是古拙淳樸之味。他認為漢代篆書因其將秦篆流轉修長的體勢轉變為寬博方正,這樣才更接近周前樸拙的書法狀態。

- end -

—版權宣告—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需轉載請聯絡書法屋

總監丨馮錯

主編 | 凌晨

編輯 | 土曾 小君 祁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