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常識」出家人的缽有這麼多的講究?我竟然從來不知道

提起出家人的缽盂,我們總是既熟悉又陌生,我們都知道在佛陀時期眾僧眾“託缽乞食”,缽是很常見的吃飯用具,但是關於缽的由來以及用途都不是特別瞭解。

相信大家最早知道缽這個概念應該是從著名神話小說《西遊記》中得知,師徒四人常常用缽承載所得食物,在種種磨難中,我們能看出缽盂的價值不菲,至於其中巧妙之處,我們不得而知。

「佛學常識」出家人的缽有這麼多的講究?我竟然從來不知道

缽的由來

關於缽的由來有一則小故事,在佛陀時期,釋迦牟尼坐在竹林修行,恰巧有兩位商主在此路過,看見佛陀一心修行,於是發善心將蜂蜜等食物贈予佛陀,但是佛陀在接受食物之前思慮良久,以前的僧眾都是用缽盂承載食物,而如今自身空無一物,不知如何接受食物。

然而這時的四大天王知曉此事,於是以金缽奉上,佛陀認為此物過於貴重,不肯接受,於是四大天王又將金缽換成銀缽、琉璃缽、瑪瑙缽,釋迦牟尼皆不接受,最終換成石缽,釋迦牟尼才接受,但是轉念一想,如果只接受一人,那麼其他三人會產生煩惱,而產生分別心,於是將四缽合成一個。

「佛學常識」出家人的缽有這麼多的講究?我竟然從來不知道

缽的作用

缽作為比丘六物之一,有很多別稱,有有很多的作用,通常用來承載食物,有有不同大小,不同規格,作為不同用途,在律制上,規定缽有“體”、“色”、“量”等。

“體”通常用來指缽盂的材質,在經文中有記載,缽有六種,鐵缽、蘇摹國缽、烏伽羅國缽、優伽賒國缽、黑缽、赤缽。釋迦牟尼明確禁止過,不可以使用木、金、銀、琉璃寶等奢侈的材質製作,以此簡明修行人放下一切的世俗和慾望,在比丘身上,常有三衣一缽,除了身上的衣物,只有缽盂最為貴重了。

「佛學常識」出家人的缽有這麼多的講究?我竟然從來不知道

“色”常用來指缽的顏色,佛經對於缽的顏色也有要求,只用“黑、赤、灰”三種顏色,不可以再用其他的顏色,出家人常用“壞色”所以也有褐色等缽,在修行中僧人常用澡豆洗淨油膩,在缽損壞的時候,可以用五種修補方法修。

“量”有可以理解為容量,通常有大、中、小三種,大者三鬥,小者一斗半,通常也用來作為一種計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