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學生拜師為什麼一定要送一束臘肉?

拜師宴送師父什麼禮物有寓意的

古時候,學生去拜師帶的拜師禮往往只是一束普通的臘肉,而老師會非常高興的接納,如果沒有這塊臘肉,往往就會被老師拒之門外。難道古代的先生都喜歡吃臘肉嗎?肯定不是的,不可能每個老師都喜歡吃臘肉,即便是真的喜歡吃臘肉,每個學生送一塊,估計也吃膩了,總要換換口味的。

古代學生拜師為什麼一定要送一束臘肉?

其實,學生送的臘肉不叫臘肉,叫“束脩”,是個很文雅的詞彙,代表著一種拜師的禮儀,是不等同於現在的學費的,送臘肉說明古代的師生關係比較質樸,只要心意到了,禮節不缺即可。那麼為什麼送的是臘肉,而不是其他東西呢?

中國人尊師重道,是久遠的傳統,從周代開始就有釋奠尊師之禮。然而拜師卻一直沒有專門的禮儀。春秋以前讀書識字是貴族階層才能享受的特權,是統治階級的壟斷行為,普通老百姓別說讀書,恐怕一輩子連書都沒有機會見過。

古代學生拜師為什麼一定要送一束臘肉?

後來孔子開始收徒講學,孔子的教授方式是“有教無類”,並不看中身份,只要你願意學都可以拜師,孔子的徒弟中從王公大臣到販夫走卒各類身份的都有。唯一的條件就是拜師的時候要送一束臘肉。所以他才會說“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嘗無誨焉”。

古代學生拜師為什麼一定要送一束臘肉?

一束臘肉並不值錢,只是孔子讓徒弟們表達的一份心意,也是拜師的禮儀。為什麼是臘肉而不是鮮肉呢?因為古時候由於儲存條件的限制,鮮肉很容易壞掉,人們往往在獲得獵物或者宰殺牲畜之後,會把當時吃不完的部分用鹽醃製曬乾,這樣可以長期儲存,孔子考慮到當時的實際情況,所以才會提出要送臘肉而不是鮮肉的。其實送臘肉未嘗不是孔子給學生們設定的一個門檻,我們都知道古時候由於生活物質的貧乏,很多普通老百姓一年都未必吃的上一頓肉食。而孔子要求學生必須送臘肉也間接的的提醒貧困的學生要珍惜學習的機會,畢竟一束臘肉針對貧窮的學生還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也正是因為孔子的這種收徒方式,才會有“弟子三千”的說法。

古代學生拜師為什麼一定要送一束臘肉?

據《禮記·少儀》記載:“

其以乘壺酒、束脩、一犬賜人。”鄭玄注:“束脩,十脡脯也。”

所以也有人把“束脩”解釋成是十條肉乾。其實十條肉乾就是一束,是比較“薄”的一種禮物,也表示了先生授業是為了傳承和授業,而不是為了財物和享受。束脩只是拜師禮儀中的輔助性物品,老師收徒弟主要看的還是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天資。

後世遵循儒家文化的先生們,為了表達對先聖的尊敬,所以在收徒的時候也一定會要求學生們送一束臘肉!久而久之的臘肉成為了一種約定成俗的拜師禮物!據《通典》記載,唐代就明文規定了學生拜師的禮物是:一壺酒,五條臘肉,一匹布。

古代學生拜師為什麼一定要送一束臘肉?

再後來,為了表示對老師的尊重,也為了進一步提升老師的地位,拜師的禮節也越來越隆重,簡單的臘肉就顯得過於單調了,又衍生出了“束脩六禮”,從單一的臘肉變成了六種禮物。

六種禮物分別是:

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精於勤)

蓮子(蓮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

紅豆(寓意紅運高照)

紅棗(寓意早早高中)

桂圓(寓意功德圓滿)

乾瘦肉條(以表達弟子心意)

其實都是不值錢的普通物品,也都擁有著美好的寓意和祝福,表達了老師希望學生能夠學業有成的心願。老師在收下束脩後,並回贈《論語》、蔥、芹菜等禮物:同時帶領學子齊頌《大學首章》,象徵擔下“傳道、授業、解惑”的重大責任。所以我們說“師父”的意思其實就是“師”等同於“父”,拜師後的學生都必須在家裡供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這也說明了老師在古時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

古代學生拜師為什麼一定要送一束臘肉?

到了現在,已經沒有了傳統的束脩禮儀了,變成了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學費,老師把知識當做商品來售賣,學生也只是把老師當做自己購買商品時的服務人員,根本沒有敬重的心理。早已沒有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師生情誼。學文也沒有了所謂的價值,只有所謂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