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西八音(玉林六笛)號稱桂東南古交響樂

說起人的一生總會伴隨著貫穿著各種喜怒哀樂之情,有迎接新生兒“生男設弧於門左,生女設帨於門右”的喜悅之情,有洞房花燭夜的欣喜快樂,當然也有人老西辭去的哀傷。在廣西桂東南地區伴隨人的一生婚喪嫁娶等紅白喜事,有一個聲音可以說是伴隨人的一生,那就是“廣西八音”。

廣西八音又習慣稱為“桂南八音”,是中國民間傳統器樂的一支嶺南流派,主要流傳於南寧、玉林、梧州等桂南地區。因其整體曲調悠揚、聲音嘹亮,可以透過演奏者的調節,表達歡快喜悅或者是輕慢哀傷之情,獨具廣西桂東南地域特色,在民間傳唱性和影響性頗高的民間器樂藝術。

而廣西八音又因地域差異以及時代演變,相互間存在著大同小異的現狀。其中,又以

廣西玉林八音

最具代表性,玉林民間俗稱“

吹六笛

”。廣西玉林八音早在2014年之前,就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並在玉林市內多個代表性區域設立了八音傳習基地。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西八音(玉林六笛)號稱桂東南古交響樂

廣西傳統八音因其在演奏過程中使用:

鼓、笛、鑼、鈸、簫、弦、琴、人

聲等八種器樂和聲表演,因而得名“八音”。按傳統器樂功能主次搭配,一般由6~8人團體組成演奏,後因簡化了弦、琴樂器後,多逐漸演變為6人團體演奏。

廣西玉林八音分工:一般鼓手兼木盒控場指揮佔據C位,搭配兩名“六笛師”,一大一小的鈸手,外加一名鑼手一共六人一班,即可演奏完整的八音曲目。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西八音(玉林六笛)號稱桂東南古交響樂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西八音(玉林六笛)號稱桂東南古交響樂

玉林八音最初起源於秦漢時期宮廷和軍中的吹鼓樂,直至明末清初傳至廣西玉林交匯融合,可以說玉林八音是由中原古樂,以及桂東南民間音樂融合而成的器樂文化產物,並且結合玉林人文風情等創作不少經典曲目。

比較經典的玉林八音曲目有:白鶴遊、白殼米、碎米、秦城、虎落平陽、老鼠偷油等等。演奏時控場會根據實際的情景挑選合適的曲目,調整符合實際場景氛圍的演奏方式。因此,無論是紅白喜事都可以適用,可以說“玉林八音”伴隨貫穿著玉林人的出生、及第、結婚、開業、大壽、過位等各個重要階段。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西八音(玉林六笛)號稱桂東南古交響樂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西八音(玉林六笛)號稱桂東南古交響樂

玉林八音的所有器具基本都是使用土黃銅鑄造,銅六笛、銅鑼、大小銅鈸等。因此,整個聲樂演奏時聲音穿透力極強、傳播範圍較廣,用現物理術語定義就是高分貝,而這就非常符合喜事傳播或者是喪事達天的要求。所以玉林人無論紅白喜事都習慣請一班師傅演奏八音曲目,故而在玉林有著這樣的說法“寧可少擺幾桌酒菜,也要請班六笛師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西八音(玉林六笛)號稱桂東南古交響樂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西八音(玉林六笛)號稱桂東南古交響樂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西八音(玉林六笛)號稱桂東南古交響樂

目前,“玉林八音”傳統文化的傳承面臨著斷層的境地,一則是會演奏玉林八音懂吹六笛的基本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很少有青年人願意學習這一門傳統技藝;二則是其他活動方式逐漸取代了老舊的八音演奏。

因此,如何妥善地保護好這一玉林地域特色傳統文化,就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近些年也是在文化館的重視下申報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設立固定的八音傳習基地等。聽聞最近玉林文化館將推出一系列的周邊宣傳,比如:八音文化牆、八音日曆、八音郵票等,提高人們對玉林八音的認識。你是否聽過或者可還記得這一玉林民間傳統的聲樂呢?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西八音(玉林六笛)號稱桂東南古交響樂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西八音(玉林六笛)號稱桂東南古交響樂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西八音(玉林六笛)號稱桂東南古交響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