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海外奇蹤——桄榔庵的前世今生

被譽為千古全才的蘇東坡,一生曲折坎坷。蘇東坡的前半生,憑藉出眾的才華也曾經閃耀過大宋朝堂,但他萬萬沒想到宋朝居然也有“文字獄”,僅僅因為在給皇帝的謝表上發了幾句牢騷,竟然被王安石的“新政”黨汙衊為對“新法”不滿,藉機誹謗朝廷,從而對其進行政治打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

蘇東坡海外奇蹤——桄榔庵的前世今生

歷代文人筆下的蘇東坡

“烏臺詩案”是蘇東坡一生的轉折點。“烏臺詩案”後,42歲的蘇東坡職業生涯急轉直下,並由此開啟了20多年的漂泊之旅。

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蘇東坡被冠以“瓊州別駕”之虛職,流放到了海南島。流放海南島在當時是非常嚴厲的處罰了,因為海南島在時人的眼中是蠻荒惡土,瘴氣叢生,根本不適於人類居住。在蘇東坡之前被流放至海南島的唐朝宰相就曾經生出“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的” 的迷茫。

紹聖四年(1097年)七月初二,蘇東坡攜幼子蘇過跋山涉水,一路顛簸,繞行海南島半圈,終於抵達貶謫地昌化軍(海南儋州)。

面對眼前的荒蕪場景,蘇東坡同樣感慨萬千:此生當安歸,四顧真途窮。

好在,蘇東坡的粉絲無數,而昌化軍刺史張中就是其中之一。他鄉遇偶像,張中自然也就承擔起了照應蘇東坡生活的責任,也算是在盡地主之誼。“瓊州別駕”雖然只是個虛職,但駐官舍並無不可。於是,張中便在軍衙為蘇東坡建起了官舍,並照料他的起居。

但好景不長,湖南提舉董必奉命赴廣西察訪,聽說蘇軾在海南島既有官舍住,還有皇糧吃,過得還挺舒服,非常不高興,於是派人到海南島,將蘇軾父子逐出了官舍。

董必是王安石 “新法”的擁簇,這個人認死理,認為蘇東坡之所以因“烏臺詩案”被貶謫,就是因為攻擊了“新法”,而攻擊“新法”自然就是誹謗朝廷,這種人怎麼配吃皇糧住官舍?

董必把蘇東坡逐出官舍就算了,還把刺史張中給參了,可憐的張中因此被罷黜,在回鄉途中,不幸病逝於雷州。

沒有了張中的照料,被逐出了官舍的蘇東坡,無處安身,只好投宿在城東的天慶觀,做起了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的的三無老人。

蘇東坡海外奇蹤——桄榔庵的前世今生

海南東坡書院載酒堂

淳樸的當地老百姓看到大名鼎鼎的蘇大學士竟然淪落到如此地步,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於是大家一合計,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集資在城南的桄榔林中為蘇東坡蓋起了三間茅草屋。茅草屋建成之日,蘇東坡人逢喜事精神爽,即興為新居摘葉書銘:東坡居士謫於儋耳,無地可居,偃息於桄榔林中,摘葉書銘,以記其處……

東坡非名,岷峨非廬。鬚髮不改,示現毗盧;無作無止,無欠無餘。生謂之宅,死謂之墟;三十六年,吾其舍此,跨汗漫而遊鴻溕之都乎?

新建的草屋雖然簡陋,但畢竟有了安身之所,不用再寄人籬下,蘇東坡自然要給新居題個名,這是中國文人固有的癖好。因草屋真好處在桄榔林之中,故東坡取“結草為庵”之意,謂之“桄榔庵”。在這座簡陋的桄榔庵裡,蘇東坡一住就是四年。

蘇東坡海外奇蹤——桄榔庵的前世今生

海南東坡書院內複製的桄榔庵

宋元符三年(1100年),宋哲宗駕崩,那個後來導演兼主演了“靖康之恥”並親手葬送了北宋江山,但詩書畫造詣奇高的“瘦金體”創始人宋徽宗繼承大位,朝廷大赦天下,蘇東坡得以復職北歸,出任朝奉郎,但不幸在北歸途中,病逝於常州。

蘇東坡北歸後,桄榔庵就此荒廢,終宋一朝也再無人過問。元朝以後,雖然大德年間短暫的在舊址建有學宮,但桄榔庵實際上已不復存在了。

元延佑四年(1317年)春,海南海北道肅政廉訪司僉事、大都軍行部範槨到訪,有感於蘇東坡忠君愛國、正直敢言 的氣節和屢遭貶謫,依然樂觀向上的豁達人生態度,捐資在桄榔庵舊址上建起了蘇公祠,以紀念這位百折不撓的千古奇人。

相比原來的桄榔庵,新建成的蘇公祠明顯擴大了規模,有堂屋三間,正堂塑有東坡像,堂屋的周圍設有廡、門、室等設施,並在祠內外遍植桄榔樹。

蘇東坡海外奇蹤——桄榔庵的前世今生

清代文人繪製的桄榔庵圖

元泰定三年(1325年),南寧軍(1235年,改昌化軍為南寧軍)軍判彭應黃重修載酒堂時,因範槨所建蘇公祠已經坍圮,於是將東坡詞遷移至載酒堂即今日之東坡書院,桄榔庵舊址再次荒廢。

此後的500年間,桄榔庵歷經多次重修,但屢修屢覆,其中明確記載重修的有兩次:明朝成化年間,儋州知州羅傑重修桄榔庵,但不久因風災頹圮;清朝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知州韓祜在舊址上建祠,但不久傾圮,而後又在乾隆年間被大水淹沒,惟存一片荒丘。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知州張繼鄒發起倡議重建桄榔庵,後因調任南海知縣,重建計劃擱置。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修桄榔庵的計劃終於得以實施。由城紳耆邢德、李文彬、潘莊、曾聖宗、謝錫桓等人發起,知州張霈捐資重建,新的桄榔庵於1850年正式落成。新桄榔庵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建有正殿五眼,講堂五眼,頭門三眼。正殿是擺放東坡牌位的地方,牌位上書“宋贈太師端明殿大學士文忠蘇公神位”。

蘇東坡海外奇蹤——桄榔庵的前世今生

桄榔庵概念模型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城紳曾毓瑛向知州崔增瑞提出倡議,由本城屠案調撥資金,為當地士子在桄榔庵中聘請老師講課,得到了崔增瑞的支援,桄榔庵因此更名“桄榔書院”,此後桄榔庵又進行了擴建,增設了頭門、耳房、左邊小門及門外照壁等。

清末,朝廷提倡廢除科舉,設立新式學校,桄榔書院因此改為中和高初小學校。

民國九年(1920年),在州城大難中,桄榔庵未能倖免於匪人之手,大火中被焚為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