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九變篇 是在說什麼?

圍地則謀死地則戰什麼意思

《孫子兵法》九變篇 是在說什麼?

後面還有個九地篇 內容有類似 為啥分兩篇 區別側重點是什麼?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圮地無舍,衢地交合,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塗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故將通於九變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於九變之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者矣。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原文很簡單,就這麼多。

《孫子兵法》九變篇 是在說什麼?

那麼《孫子兵法》九變篇 是在說什麼呢?

這篇文章是說將領的。不是其中一段說將領, 而是整篇都是說將領的。

【原文】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

【譯文】孫子說:用兵的原則,將接受國君的命令,召集人馬組建軍隊

這裡的將, 大部分時候都翻譯成將要, 其實就是將領、主將。

這樣就明確了, 九變是對主將的要求, 是主將要靈活多變。 不可拘泥。

明白了這一點, 整篇就串起來了, 很容易理解了。

《孫子兵法》九變篇 是在說什麼?

不可拘泥於什麼呢?

用兵打仗的時候,以於我有利、克敵制勝為原則;

不可拘泥於常規的行為選擇;

不可拘泥於日常的行軍習慣;

不可拘泥於一般的利益誘惑;

不可拘泥於平時的君臣禮儀;

不可拘泥於將領自身的性格弱點;

不可拘泥於一般的仁義道德;

泛地無舍,衢地合交,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這幾句表面是說地形 其實是說不可拘泥於常規的行為選擇 不同的地形條件下,主將要能做出不同的號令選擇。

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 不可拘泥於一般的利益誘惑。

君命有所不受: 不可拘泥於平時的君臣禮儀。

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 不可拘泥於將領自身的性格弱點。

廉潔可辱,愛民可煩: 不可拘泥於一般的仁義道德。

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

主將要是不能突破自身性格弱點,不能突破一般的仁義道德 去帶兵打仗的話會是一場災難, 會造成覆軍殺將。

《孫子兵法》九變篇 是在說什麼?

怎麼能突破自身性格弱點和一般的任意道德呢? 通俗的說法是就是修行了。。。

不拘泥, 那參考什麼呢?

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

很簡單,就參考利害就好了。

將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九變之利,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知道利了才算知道用兵。 這裡的將也是指將領。

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雜於利, 所做的工作才是可信的。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孫子兵法開篇提出道天地將法, 而沒有單獨講主將的一篇。

原來講主將的隱藏在這一章九變篇裡面。

從全文來看也是到講主將的時候了: 前一篇軍爭也還是講原則, 這一篇九變講主將, 下一篇行軍講更具體的軍隊。

所以九變跟九地雖然有點類似, 不過講的側重點完全不同, 位置也比九地靠前很多。

九變篇是第七篇, 孫子兵法全篇十三篇, 剛好是在中間。

九變講主將, 剛好是由虛入實, 前面講虛的: 謀攻、 軍形、兵勢、虛實, 後面講具體的: 行軍、地形、火攻。

九變起了由虛入實、銜接全文的作用。 主將也是由虛的神、形、勢, 轉向實的行軍作戰的主要載體,作用重大。

看懂了九變篇,整個孫子兵法就順暢了。

《孫子兵法》九變篇 是在說什麼?

作為一個主將:

要突破自身的性格弱點,

要突破一般的仁義道德、君臣禮儀,

要突破一般的利益誘惑,

說實話,很難。

要做到這些, 就要突破自身層面、 社會層面、 觀念層面, 層層障礙、 層層束縛。

雜於利害, 要看到真正的利害、 以真正的利害為選擇標準, 就是要達到道的層面

因為用兵打仗, 就是在道的建立階段、保衛階段, 其他的什麼仁義、禮儀、觀念, 都是在道的基礎上的、在道之後產生的, 這時候還沒他們什麼事兒。

不理解道, 而只被觀念、禮儀、仁義甚至他人的隻言片語所左右, 那將會一輩子無所適從, 一輩子糊塗、恐懼, 一輩子任人宰割。

當然儒家法家是有用的,不過同樣是建立在一定的道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