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街鎮 | 新涇鎮:譜寫水脈、綠脈、文脈融合的新篇章

江南·街鎮 | 新涇鎮:譜寫水脈、綠脈、文脈融合的新篇章

新涇鎮,上海市長寧區內唯一的鎮級建制單位,兼具上海西大門的獨特優勢,東近中環,南至上海動物園,西臨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北傍蘇州河。

新涇的行政建制,最早可溯至南宋建炎至祥興年間(公元1127~1279年)。宋代為華亭縣高昌鄉,明清時期為西鄉,清末劃歸蒲淞鎮,民國後又改為蒲淞市、蒲淞區。解放後,分屬新涇區、西郊區和上海縣管轄;1995年,撤鄉建鎮。

近代以降,新涇不僅是上海鄉村中最先感知“西風東漸”的一扇“歷史視窗”,而且是上海這座超大型城市城市化發展的“最敏感地區”。這裡有上海殖民地時期眾多的歷史遺蹟,如達官顯要的鄉村別墅、賽馬場、高爾夫球場等等。榮氏申新棉紡一廠、八廠,上海採礦機械廠(今上海滬西供電公司)、上海合成纖維研究所(今長寧圖書館)、上海乒乓球廠、上海第十五製藥廠、華東紡織工學院(今東華大學)等也都誕生於新涇。

新涇鎮先後榮獲“國家衛生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上海市文明社群”“上海市平安社群”等多項國家級、市級榮譽稱號。

從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到精品小區建設,從“家門口工程”到“民心工程”……新涇鎮黨委書記卞曉清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新涇鎮守正創新、奮勇拼搏,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大格局,在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長寧國際精品城區中,積極爭當先行者。

江南·街鎮 | 新涇鎮:譜寫水脈、綠脈、文脈融合的新篇章

水脈交錯綠色宜居

歷史人文底蘊深厚

新涇,水系豐厚,河流成網,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吳淞江(蘇州河)、新涇港交匯於此。轄區內,市、區、鎮三級河道28條,總長19。69公里。如今,新涇港、周家浜、縱涇港、外環西河等河道周邊已成為居民休閒健身的景區。

今年,周家浜文化濱水公共空間建成,與泉口路美麗街區相得益彰,豐富了城市慢行系統,實現了生活空間、文化空間、生態空間的有機統一,大都市裡也有了“小鎮味”。平塘路至劍河路段的周家浜文化休閒長廊,設有新涇鎮發展史百米長卷、九子游戲廣場等文體設施,2019年被評為上海市“最美健身步道”。此次,周家浜文化濱水公共空間將原有的400米慢行步道作了延伸,讓“江南韻”可持續。新建的新漁浦親水平臺、午潮港慢行步道等生態景觀,更是讓新涇人享受到國際範的“生態風”。

新涇,綠脈悠長,生機勃勃。上世紀90年代,小區綠化、行道綠化、河道綠化、公園綠化、屋頂綠化、垂直綠化等植綠建設興起,綠化覆蓋率達33。52%,人均綠化面積35。44平方米。時至今日,小橋流水人家仍是新涇最常見的風景。橋上車水馬龍,橋下潺潺流水,橋邊綠意盎然,蓮葉、蘆葦等水生植物帶來絲絲涼意;道路兩旁,香樟林立,綠蔭連綿,漫步其間,令人不禁生出“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愜意。

今年8月初,兩座生境花園在新涇鎮綠八居民區、淞二居民區正式亮相。作為上海市目前最大的生境花園,綠八居民區的樂頤生境總面積732平方米,內有四季花園、生境驛站、蝶戀花溪、療愈花園、自然保育區等五大功能區域,包含日觀天象、白鷺觀瀾、岩石花園、心靈索橋、大地湧泉等“生境十八趣”。

新涇為什麼要大力建造生境花園呢?綠八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劉觀錫說,家門口的生境花園可以讓居民零距離親近大自然,聆聽鳥語蟲鳴,享受美好生活。

江南·街鎮 | 新涇鎮:譜寫水脈、綠脈、文脈融合的新篇章

新涇,文脈綿延,遺蹟眾多。上海開埠後,西方文化在新涇這方土地有集中表現。原新涇地區現存的近代歷史遺蹟有息焉堂(天主教堂)、宋慶齡陵園(萬國公墓)、美國教會醫院(空軍108醫院)、虹橋杓球(高爾夫球)俱樂部(今上海動物園)、《上海泰晤士報》報社、上海美豐銀行、羅別根酒吧、宋子文別墅、孔祥熙別墅、白崇禧別墅,美華新村陳納德、陳香梅故居,姚家花園等等。

不久前,上海市共有40個地區被評為2021-2023年度“上海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其中就有長寧區新涇鎮(西郊農民畫)。西郊農民畫以高麗紙為載體,以水粉為顏料,採用獨特的構圖,施以浪漫豐富的想象、誇張精細的手法,水墨勾線,配以現代重彩技法構成全新的畫種,現已是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江南水鄉,自然少不了江南絲竹。在新涇,江南絲竹稱“清音班”“小清班”。民國十九年(1930年),薛家厙成立震聲國樂社。1988年,新涇鎮田野江南絲竹隊成立,隊員16人,平均年齡71歲,保留新涇地區江南絲竹音樂風格,清新優雅、細膩活潑,曲調優揚柔美、演奏婉轉流暢。現有《江南絲竹曲譜集》,載錄曲譜150餘首。2009年,江南絲竹被評為上海市非遺。

新涇撕紙,又稱“海派撕紙”,以手代刀,手撕、整形、貼上而形成的民間藝術,以古樸、獨特的原創藝術個性而獨樹一幟,造型誇張多變,色彩豐富豔麗,揮灑粗獷,線條拙巧相諧,可呈現臉譜、生肖、舞蹈、吉祥神等十餘種作品,被列入第五批上海市非遺專案名錄。新涇鎮海派撕紙傳人華興富,曾登上世博會、進博會的舞臺,還受邀赴紐約參加上海文化周開幕式,向全世界展示中國非遺文化。

江南·街鎮 | 新涇鎮:譜寫水脈、綠脈、文脈融合的新篇章

產業高地示範樣板

鎮園經濟攜手發展

坊間“爭當新涇媳婦”,是新涇經濟發展的重要歷史見證。改革開放前,新涇鎮作為農業地區,是上海“菜籃子工程”主要基地之一。改革開放後,鄉鎮(社辦)工業得到發展。截至20世紀90年代初,由鄉辦工業和倉儲業形成的二、三產業經濟收入,超過第一產業農業的收入。

近年來,新涇鎮著力書寫傳承與發展的經濟命題,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對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和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核心區建設,持續在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構築產業特色上下功夫。

新涇鎮西北部的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是目前全國17個同類國家級示範區之一。園區歷時近30年的發展,先後獲批“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上海張江高新技術開發區長寧分園”“上海虹橋航空服務業創新試驗區”“上海國際服務貿易示範基地”。目前,園區已建成商務樓宇205萬平方米,入駐企業3400餘家,圍繞航空經濟、總部經濟、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雲集了聯合利華、博世、伊頓、攜程、米其林、科大訊飛等一批500強和國內外知名企業。2020年,示範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9。65億元、綜合稅收收入92。61億元,是長寧三大經濟組團之一,也是長寧區對接上海國際貿易和航運中心建設、打造高階航空產業集聚區的重要功能承載區。未來,園區將加快推動虹橋臨空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聚焦大健康、人工智慧、流量經濟等新興產業,努力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示範引領區、國際精品城區的典範樣板區、一流營商環境的最佳體驗區和全面數字化轉型的創新實踐區。

作為全市為數不多的中心城區小鎮,新涇鎮集體經濟發展成效顯著。新涇鎮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走在全市中心城區“五區六鎮”前列。六年來累計分配經濟聯合社成員收益金額約4。05億元,力保經聯社成員獲得長期穩定的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成為上海市區集體經濟發展的典範。

按照長寧“十四五”規劃佈局,新涇鎮發揮自身集體企業優勢特長,重點聚焦高質量發展,不斷爭取特色專案的“先行先試”,主動融入長寧經濟發展大格局。2018年以來,拿出集體企業資源綠谷別墅用於打造西郊國際金融產業園專案。目前,園區已有交銀系、建信系、東航系等一批優質金融企業入駐,管理資金規模近500億。園區獲頒虹橋商務區特色產業園、虹橋商務區黨建服務示範點、虹橋商務區投資促進工作站、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特色金融產業園等多項市級榮譽。未來,對標《關於加快推進上海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建設的若干意見》的要求,新涇鎮將緊抓經濟金融改革契機,探索建設面向長三角、輻射全國的高階財富管理集聚區,打造與浦東金融要素市場體系建設呼應互補、協同聯動的金融園二期財富虹橋管理中心,為推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金融載體建設貢獻新涇力量。

江南·街鎮 | 新涇鎮:譜寫水脈、綠脈、文脈融合的新篇章

黨建引領社群治理

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新涇鎮是一個超大混合型社群,有農民動遷房、售後公房、商品房、高檔住宅、混合型小區住宅型別組成,有著房屋型別混合、小區形態混合、人群結構混合的特點,鎮黨委推進“微治到家”——黨建引領超大混合型社群分類治理以來,在黨建品牌建設、專案實體推進、先進典型引領上取得了可觀成效。

淮陰路居民區是全鎮最早在農民動遷房小區推行民主協商的典型。黨總支以對話形式組織居民群眾共商社群事,推進特色品牌——大眾論壇。由居民群眾“議一議”社群生活問題矛盾,發展成為多方參與“治一治”社群管理疑難雜症,用共同的社群發展目標凝聚人心,解決了一系列“急難愁”和“需盼求”問題,小區綜合改造、停車難治理、智慧小區建設等獲得了居民群眾的讚譽和好評。

“鄰居比親人還親,我們要長長久久地住在這裡,兒子買的老年公寓留著以後用。”在北虹居民區,類似這樣發自肺腑的居民心聲不絕於耳。黨總支堅持多年的鄰居課堂,不僅是長寧居民區黨建的金獎標兵品牌,更是樹在百姓心中的永恆印記。“商品房、售後公房小區的管理難題不少,黨總支為民服務就是要順民意、搭平臺,關鍵要為民辦實事,最近落實了一批共享停車位,老百姓對黨組織非常感激。”北虹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王春榮說道。

2018年,天山星城居民區被列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研討會實踐參觀點。天山星城,由農民動遷房和商品房混合而成,住有2000多戶、逾5000人,還有不少外籍居民。居民區黨總支融合動遷房和商品房居民的喜好,因地制宜營造小區共享空間,將五處涼亭賦予共治、共樂、共助、共學、共建的功能,居民自治載體“亭文化聯盟”建成,並派生出“亭文化、廳文化、群文化”,黨建引領、文化凝人的做法漸趨成熟。同時,運用“五亭工作法”,解決了樓道亂堆物、小區道路改造、綠化重塑等群眾“急難愁、需盼求”問題。

近期,50件代表上海社會治理創新最新成果的案例向社會公佈。其中,新涇鎮綠八居民區的“屋頂建生態系統、空中花園裝進居民家”案例,獲得提名。

綠八居民區黨總支在服務群眾工作中,始終堅持需求導向,運用“同心樹”工作法,黨建引領分類治理取得成功。協和家園(公租房、動遷房小區)劃歸綠八居民區管轄後,黨總支順應“新居民”年輕化、個體化突出的特點,對2331戶居民廣徵民意,把需求點作為工作切入點,組建併發揮“第五空間樂活秀”自治團隊的議事作用,整合各類治理力量,成功打造了面積約為600平方米社群微景觀——“空中花園”屋頂生態系統,小區面貌持續換新。

基層治理的創新不僅在於自身“出新招”,更有賴於從外部“引活水”。新涇鎮著力在區域化黨建上下功夫,強化居民區黨建、“兩新”組織黨建、駐區單位黨建“三建融合”,緊密搭建“居企連廊”,推動加裝電梯、架空線整治、養老服務等領域實現惠民共治的新成果。2018年以來,又建立了鎮園一體黨建聯盟,注重“一街一鎮一園”(新涇鎮、程家橋街道、臨空園區)板塊聯動、專案聯動、資源聯動,有效整合功能性資源,架設“長三角”合作橋樑,形成“集能量、集商機、集資源、集服務、集治理”的“五集”發展通路,努力以鎮園一體區域化黨建高效能融合,服務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經濟高質量發展。

卞曉清坦言:“一百個新涇人眼裡,有一百個新涇的未來。”當前,正值新涇鎮黨委換屆,下一個五年,對於新一屆鎮黨委而言,要讓新涇的居民過得更加幸福安康,鎮黨委政府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譜寫水脈、綠脈、文脈三者融合的新篇章,以展現高品位水鄉魅力、推動高質量協同發展、引領高水平基層治理、創造高標準美好生活為目標導向,加快建設“綠色新涇、精品小鎮、善治社群、樂活家園”。

作者:付鑫鑫

編輯:范家樂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