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宮被明代稱為“宮後苑”,清代稱御花園

毓慶出自哪裡

毓慶宮

長春宮被明代稱為“宮後苑”,清代稱御花園

航慶宮位於內廷東路奉先殿與齋宮之間,它是1679年在明代奉慈殿基址上修建而成的。在1794年,宮內添建一座大殿以及遊廊、抱廈,在1801年繼續擴建,在1890年和1897年加以修繕。毓慶宮是由長方形院落組成的建築群,前後共4進。正門前星門,門內為第一進院落,有3座值房,西牆開陽曜門與齋宮相通。過院北祥旭門為第二進院落,正殿本殿,東西各有3間配殿。第三進院東西兩側各有20間圍房,直抵第四進院,正殿也就是慶宮建築為“工”字殿。

長春宮被明代稱為“宮後苑”,清代稱御花園

前殿面闊5間,進深3間,為黃琉璃瓦歇山頂,前明間開門,次間、梢間為檻窗,後簷明間接穿廊與後殿相通。穿廊面闊1閭,進深3間,東西兩側都是檻窗。後殿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簷明間與穿堂相通,廊簷安小板門,次間、梢間為檻窗,後簷均為檻窗。後殿室內明間懸匾曰“繼德堂”,西次間為毓慶宮的藏書室,所以,嘉慶皇帝賜名“宛委別藏”,東山牆接懸山頂耳房一間與東圍房相通。東耳房內懸皇帝御筆匾曰“味餘書室”,其東側圍房內“知不足齋”匾也是嘉慶皇帝筆所寫。因為毓慶宮內裝修特別考究,甚至很多房門都分不清是真是假,所以被稱為“小迷宮”。

長春宮被明代稱為“宮後苑”,清代稱御花園

最後一進院內有後罩房,面闊5間,進深3間,為黃琉璃瓦懸山頂,前簷出廊,明間開門,次間、梢間為檻窗,東西兩側有耳房,與東西廡房轉角相接。毓慶宮是在康熙年間專門為皇太子允所建立的,後來成為皇子居住的地方。乾隆皇帝從12歲到17歲一直居於在這裡。嘉慶皇帝5歲的時候曾經與兄弟子侄等人在這裡居住,後來遷往擷芳殿,在1795年即位後又遷回毓慶宮。同治、光緒兩朝,毓慶宮一直是皇帝讀書的地方。光緒皇帝也曾經居住於此。

長春宮被明代稱為“宮後苑”,清代稱御花園

長春宮

長春宮是內廷西六宮之一,它於1420年建成,初名“長春宮”,在1535年改稱“永寧宮”,在1615年複稱“長春宮”。在1683年重修,後又多次修整。在1859年拆除長春宮的宮門長春門,而且把太極殿後殿改為穿堂殿,鹹乍帝題額曰“體元殿”。就這樣,長春宮與啟祥宮兩宮院相互連線。長春宮為黃琉璃瓦歇山式頂,前出廊,明間開門,隔扇風門,竹紋裙板,次、梢間均為檻窗,步步錦支窗。明間設地屏寶座,上懸乾隆皇帝御筆所題的“敬修內則”匾。左右都有簾帳與次間相隔,梢間靠北設落地罩炕,為寢室。殿前左右分別設有1對銅龜和1對銅鶴。東配殿曰“綏壽殿”,西配殿曰“承禧殿”,各3間,前出廊,與轉角廊相連,可以與各殿相通。

長春宮被明代稱為“宮後苑”,清代稱御花園

長春宮南面,也就是體元殿的後抱廈,它是長春宮院內的戲臺。在其東北角和西北角都有一道屏門,與後殿直接相連。後殿與長春宮同一時間建成的,面闊5間,東西各有3間耳房。東配殿曰“益壽齋”,西配殿曰“樂志軒”,各3間。後院東南有一座井亭。長春宮是明代妃嬪所居住的地方,天啟年間李成妃曾經居住在這裡。清代為后妃所居,乾隆皇帝的孝賢皇后曾在這裡居住,死後靈棺也被停放在這裡。慈禧太后一直在這裡居住到1884年。御花園位於紫禁城中軸線上,坤寧宮後方明代稱為“宮後苑”,清代稱御花園。

長春宮被明代稱為“宮後苑”,清代稱御花園

始建於明水樂十八年(1420年),以後曾有增修,現仍保留初建時的基本格局。全園南北縱80米,東西寬140米,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園內主體建築欽安殿為重簷頂式,坐落於紫禁城的南北中軸線上,以其為中心,向前方及兩側鋪展亭臺樓閣。因內青翠的松、柏、竹間點綴著山石,形成四季長青的園林景觀故宮御花園御景事。

長春宮被明代稱為“宮後苑”,清代稱御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