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人修復800年觀音像, 無意觸動機關, 為文物界再添重大發現

重慶市大足區郊外的寶頂山自古以來便是佛教聖地,山上有一處U形山灣,名為大佛灣,其崖壁上雕刻著大大小小數萬座造像,宛如一副渾然天成的畫卷。

其中,以千手觀音造像最為奪目,它面容安詳,垂眼微笑,透出一種莊嚴神秘之感。

該造像龕高近8米,寬約12。5米,除這尊觀音主像外,邊上還立著4尊男女立像、2尊力士、2尊餓鬼等造像。

整龕造像流光溢彩,氣勢恢宏,具有極高的歷史及藝術價值。但由於重慶氣候潮溼,又處於地震帶上,因此千手觀音像面臨著許多儲存上的問題。

重慶工人修復800年觀音像, 無意觸動機關, 為文物界再添重大發現

在此背景下,國家文物局啟動了一項針對性的保護工程,從2008年立項到2015年修復完成的8年間,修復人員傾注了無數心血,也揭開了一個塵封近千年的秘密。

2011年,在確定了整體的修復方案後,修復人員各就各位,在專家的從旁指導下,修復工作正式展開。

要讓文物“活”過來,最重要的是要保證文物的“健康”,不可本末倒置,將美觀性優先於原真性。

重慶工人修復800年觀音像, 無意觸動機關, 為文物界再添重大發現

因此修復人員在進行修繕時,多采取傳統工藝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的方法。例如在造像的軟弱夾層帶上的處理,就沿用了傳統的石材補配方法。

4月26日,一位來自重慶本地的工人正在進行千手觀音主尊腹部的修復工作。

他發現在主尊的左腹處有一塊補配石磚,而石磚周圍的縫隙沒有用泥進行勾縫,這不僅不美觀,而且不符合古人造像的一貫手法。

他輕輕地撫上了這塊石磚,發現這竟然是一個活動的機關。

這名工人於是立即叫來專家,展開了進一步的勘察。

重慶工人修復800年觀音像, 無意觸動機關, 為文物界再添重大發現

經過探測,眾人意外地發現石磚後面留有一個較大的密閉空間,裡面很有可能還存放著一些近千年前的物件。

專家組成員利用內窺鏡,對石磚後的空間進行了一番深入探測。

結果表明,這個空間寬約3米,高近1米,是一個不規則的“暗格”。空間內有一些填充物,主要是碎石以及一些雜物,還有一隻依稀可見的瓷碗。

在專案負責人的指導下,修復人員小心翼翼地揭開了那塊石磚,利用內窺鏡等專業工具,逐步清理出了這個暗格中的“寶貝”。

重慶工人修復800年觀音像, 無意觸動機關, 為文物界再添重大發現

除一些碎石和泥土外,工作人員還找到了一些動物骨頭、禮佛用的絹花、金屬絲、頭髮以及果核。在這些雜物中,還有3只破碎的瓷碗,以及一些殘留的金箔殘片。

而其中最具研究價值的,還是那塊前人用來補配的石磚——

上面記載著乾隆四十五年的裝修題記,證明這尊千手觀音像在清朝就經歷過一次維修。

題記中提到,1780年,四川遂寧縣,一個名叫張龍飛的佛教徒為了修復千手觀音主尊,散盡家財,斥巨資讓這尊飽經滄桑的觀音像重現金身。

重慶工人修復800年觀音像, 無意觸動機關, 為文物界再添重大發現

透過核實,石磚上所記載的內容與寶頂山聖壽寺的石碑上所記載的史料吻合,具有重大的歷史價值。

專家學者大喜過望,這個暗格的發現再次讓世人得以穿越古今,與千百年前的人們對話。

隨著修復過程的深入,千手觀音像一點點恢復了百年前璀璨奪目的模樣,重新煥發出了生機。

在此過程中,還有一個驚喜的發現:千手觀音的手並非人們認知中的1007只,而是830只,其中有817隻手、13隻手臂以及283只殘手。

這一個個具體的數字,都源於上百名文物專家與修復人員整整8年的辛勞。

重慶工人修復800年觀音像, 無意觸動機關, 為文物界再添重大發現

8年,接近一個人生命的十分之一,有些修復人員也許一輩子都修復不了幾次文物。

因為每一段修復工程都是龐大而繁雜的,期間要付出太多心血,要經歷太多個漫長的黑夜。

這尊千手觀音造像,承載著我國的燦爛文明和歷史文化,是當之無愧的國之瑰寶。

我們在駐足觀賞時,無論如何都不能忘記,有這樣一群文物修復者,默默無聞地為傳承中華文化奉獻了一生。

參考文獻:《中國文物科學研究》《大足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