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的核心技術被確認, 倪光南院士的夙願實現了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科院的核心技術被確認,倪光南院士的夙願實現了!

中科院的核心技術被確認, 倪光南院士的夙願實現了

相關限制實施的過程中,對於全球半導體行業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給國內半導體企業敲響了“警鐘”,缺乏核心技術的困境也被無限放大,華為在這個過程中所展現出現的意志力,讓國內企業徹底醒悟了,明白了自主創新的重要性,唯有實現技術的自主化才能夠打破封鎖。

除了國內的各大企業全力研發核心技術外,中科院也不負眾望,多次研發出了先進的技術,近期中科院再次傳來了好訊息,自研的香山晶片已經正式誕生,成功給中國芯注入了新的希望,目前這款晶片已經成功在作業系統上執行,這將會給國產晶片帶來更多的實際性意義,而這也是倪光南院士終生的夙願。

中科院的核心技術被確認, 倪光南院士的夙願實現了

中科院的核心技術被確認

早在2021年6月份的時候,中科院就傳出了研發搭載RISC-V的香山晶片的訊息,但沒想到僅僅經過了半年的時間,這項核心技術就得到了確認,並且已經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近日中科院的包雲崗正式官宣,在Linux系統上已經能夠很好的匹配香山晶片了。

中科院的核心技術被確認, 倪光南院士的夙願實現了

雖然香山並非國內首款搭載RISV-C架構的處理器,但相比於阿里巴巴旗下的玄鐵910,中科院旗下的產物自主化程度肯定要優於平頭哥半導體,畢竟阿里巴巴是一家外資控股的企業,自然存在著很多不確定因素,而中科院技術研發成功之後就不一樣了,香山晶片成功在Linux系統上執行,是國產晶片全新的里程碑。

香山晶片誕生的意義

倪光南院士曾多次呼籲,要加強半導體領域自主技術的獨立性,而指令級架構就是國產晶片的核心,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架構為ARM以及X86,所有的晶片設計都離不開這兩大架構,這兩個架構的授權相對來說是比較難的,而如今嘗試RISC-V架構這是完全免費開源的,同時還具備有前兩大架構沒有的優勢,因此這是非常符合國內市場定位的一項技術。

中科院的核心技術被確認, 倪光南院士的夙願實現了

而中科院利用RISC-V架構研發的香山晶片,成功匹配上另外一個開源系統Linux之後,意味著國內也擁有了成熟的中央處理器,這也大大提升了國內的資訊科技體系,目前國內只有阿里以及中科院,能夠在作業系統上面執行中央處理器,其難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在有了這項技術的加持之下,在國際上也能夠具備有一定的競爭力,這是目前我們迫切需要的。

中央處理器是最為核心的,相當於電腦、智慧手機、人工AI智慧等等裝置的“大腦”,如今香山處理器的誕生,將會給國內科技領域的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而在技術獨立自主成功實現後,國產晶片的潛能將會徹底的被激發,給未來中國芯的崛起奠定良好的基礎。

中科院的核心技術被確認, 倪光南院士的夙願實現了

國產晶片的崛起

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麼一個疑問,短短几年時間,就在晶片領域實現了這麼大的突破,為何前面的幾十年都在原地踏步呢?其實主要問題還要歸結到國內企業的“商人思維”上,老想著怎麼獲取到更多的盈利,在賺到錢之後也逐步麻木了,只想著技術進口,從來沒有想過技術自主研發。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國內大多都是中小企業,根本沒有能力提供研發高階技術的資金,而大型的企業過度在乎經濟效益,因此在研發經費上並不會投入太多,能選擇進口就進口,這也導致了很多如雷貫耳的科技企業,實際上就是一個“組裝廠”,國內科技的發展也就此偏離了軌道。

中科院的核心技術被確認, 倪光南院士的夙願實現了

好在有了華為這樣的企業誕生,證實了技術自主創新的可行性,只要擁有了核心技術,實現盈利翻番是必然能夠實現的,隨後國家也開始大力扶持半導體領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及時醒悟了過來,開始投身於半導體領域技術的研發,國產晶片已經迎來了最好的時代,接下去就看我們怎麼去更好的經營了。

我們不能再執著於ARM以及X86架構的研發,適當聚焦完全開源的RISC-V架構發展晶片產業,只有這樣才能夠掌握更多的自主權,利用這條路開闢出更多的產業鏈,這裡打破國外的技術限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擁有未來。

中科院的核心技術被確認, 倪光南院士的夙願實現了

相關限制想要在短期之內解除,顯然是不太現實的,因此對於國產晶片的發展來說,我們還有很大的一道坎要走,但結合目前的情況而言,國產晶片成功的可能性遠大於失敗,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