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就業歧視, 毀掉的不只是中年人的未來

35歲的就業歧視, 毀掉的不只是中年人的未來

在最近的兩年,35歲被裁員,35歲找不到工作,企業對35歲員工的年齡歧視的現象幾乎隨處可見,尤其是伴隨著今年網際網路大廠的普遍性裁員,35歲焦慮不僅僅正在成為一種中年人的普遍心病,這種焦慮也正在蔓延到二十幾歲的年輕群體之中。

35歲焦慮正在蔓延到眾多行業

今年大廠裁員不斷,不少中年員工被優先裁掉。日前,九派新聞報道,在失業的5個月裡,39歲的K哥投了幾百份簡歷,但幾乎都被年齡不符合要求被拒。

在知乎上,近期一個話題非常火熱:“

既然很多工作35歲就會被裁員,那麼深耕一個領域的意義是什麼?”

瀏覽次數達到972萬,側面凸顯了當下人們的35歲焦慮正在蔓延。

35歲的就業歧視, 毀掉的不只是中年人的未來

筆者身邊就有前騰訊的同事今年被裁後失業,因為過了35歲,找工作也一直不順利,投出去的簡歷雖有約出去面試,但許多都以專案經歷不夠豐富、職位不匹配、年齡不合適為由拒絕,如今幾個月過去了,依然還處於失業狀態,他自己心知肚明,年齡問題是主要原因。

事實上,很多35歲以上被裁員的人進入了外賣與網約車大軍。先養活自己,再尋找機會是該群體的共識。但是大多數身處這種狀態中的人都明白,機會多數是留給年輕人的,為中年人的敞開的大門已經越來越少。

前程無憂釋出了《“35歲+”人群就業壓力觀察2022》,報告中提到,35歲晉升通道基本被關閉,而仍有過職業晉升的受訪者,多數任職於金融券商、人工智慧、專業服務、IT軟體/專業服務、半導體/晶片/積體電路、生物醫藥等高精尖行業。

根據早前財經的報道,在招聘市場上諸多崗位都要求應聘者年齡在35歲以下,這種現象在各個行業和工種的招聘中都存在。

35歲的就業歧視, 毀掉的不只是中年人的未來

在這種焦慮的蔓延下,在脈脈上,你可以看到大量的職場人都在討論同樣的話題“什麼職業35歲沒有被裁壓力,越老越吃香。”然而眾多的回覆都指向了教師、醫生、公務員這類的穩定行業群體。

在筆者看來,這種35歲的年齡歧視蔓延,也導致了考公熱,因為體制內的鐵飯碗成為香饃饃,在體制外,35歲的年齡歧視也給社會催生一種賺快錢的心理,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自己的工作只是一份短期的工作,如果在這個崗位上沒有在短時間內賺到足夠的錢,一旦35歲被淘汰,將面臨著非常危險的境況。

某種意義上,35歲的年齡焦慮正在毀了這些35歲中年人的未來,他們原本可以在壯年的時候一展抱負,畢竟,35歲正是一個人事業上爬坡的最好時候,也是自身的技術、經驗、閱歷、知識積累到成熟的時候,但在這個時候,卻被企業拒之於門外,沒有了用武之地,這無疑是一種悲哀。

偏愛年輕化的網際網路行業,為何正在走入瓶頸?

偏愛年輕人的這種風氣,源於網際網路行業,在過去,各網際網路大廠都在標榜自己公司的年輕化——平均年齡26歲、27歲、28歲等,許多網際網路公司也對此頗為沾沾自喜。但這種年輕化的企業文化也讓那些年齡較大的員工頗為焦慮,這些中年員工中,不乏企業的大齡工程師、程式設計師、技術人才。

“員工35歲被裁”“高齡員工勸退”,許多大廠論壇裡一些案例,更是放大了網際網路人的35歲危機感。

如果要尋找脈絡,是因為國內的網際網路公司本質上並不是科技公司,而是營銷公司或者說銷售公司,本質上,他們需要年輕化的隊伍來更加深入的瞭解年輕人的偏好、習慣與潮流,做出迎合年輕人需求的流量產品。

但是當所有網際網路公司的隊伍都變得年輕化之後,我們發現,網際網路公司基本上都沒有技術上或底層的核心競爭力。

因此,隨著今天網際網路增量使用者走向飽和,網際網路的創新也幾乎走入了瓶頸,進入了肉眼可見的下行階段。但我們放眼國外的科技巨頭,從微軟、亞馬遜再到谷歌等,一個個手裡都是握著核心技術。微軟有作業系統+雲技術+工業軟體等核心技術,亞馬遜有各種服務於零售業務的黑科技,包括雲科技、機器人、AI語音等各種技術護城河。谷歌的黑科技更是數不勝數。

這些巨頭轉型產業網際網路也頗為成功。

網際網路公司沒有成熟的技術競爭力,往往在流量紅利消退之後,在獲取流量的主業之外,就難以開啟產業網際網路的大門,因為產業網際網路,對於技術賦能的要求非常高。

網際網路對35歲的裁員,也同樣導致了人才流失,年輕人由於技術與經驗沉澱的缺失,無力支撐一大大公司的技術壁壘與核心競爭力,甚至之前在原有崗位上犯過的錯誤,新人要重新趟一次雷。

有業內人士指出:許多被迫離職的中年員工,其實公司為了他的成長付出過高昂學費的,包括出了事故的,系統雪崩了的,叢集腦裂宕掉的等等,他們走了,意味著公司交的學費化為烏有,公司是可以請新人,但所有的錯誤可能都重新犯一遍。

而產品團隊的問題在於,它的知識傳承太感性,很難透過制度和流程的設定,讓經驗與教訓一代代傳遞下去。新人還得原封不動地再踩一次才恍然大悟。

這無疑也說明了,國內的網際網路行業也依然難以逃脫勞動密集型的本質。

有行業人士談到,他盤點了他那些微電子專業畢業的同學,很多人都從網際網路大廠離職到了小公司。要麼當骨幹,要麼創業,還有少數一些人穩定在央企以及研究所。

35歲就業歧視,不利於底層技術的突破與精進

事實上,如果35歲的焦慮蔓延到晶片等技術行業,那將是危險的。

而技術行業,中年人的經驗非常重要,比如晶片行業,有業內人士談到,IC行業則需要經驗的積累。上一個專案的經驗,對於下一個專案的成功非常重要。晶片專案通常還具有一定的延續性。

他表示,當某IC企業的高層也學著網際網路企業開始吹噓隊伍年輕化的時候,你就應該想到,這家企業人才流失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如果一個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晶片企業,是值得擔心的。

在晶片製造領域被美國卡脖子的華為可能更加明白技術人才的重要性,任正非曾經說過,晶片光砸錢是沒用的,要有大量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但是一個人才發展到成行業專家,沒有時間積累是很難的,你不可能要求這些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都在35歲以下。

綜上所述,35歲年齡歧視現象,讓國人普遍存在安全感缺失,傾向於賺快錢,而晶片行業恰恰是需要長期沉澱與積累的行業,如果在大量技術人才因受年齡限制,處於巔峰的時刻被辭退,也將因此導致技術斷層,對行業的技術提升與打擊都非常大。

其實我們會發現,歐美日本基本上都沒有35歲焦慮。在矽谷的 IT 公司,儘管年輕化也很普遍,但許多 40 歲以上的人依然有發展與生存空間,甚至高齡的基層程式設計師也是普遍現象。這也推動了底層技術的精進與積累。

Java 之父 James Gosling 創造 Java 的時候已經 40 歲了,目前幾乎是最主流的 Python 是 Guido van Rossum 在 35 歲時創造的,Bjarne Stroustrup 在 35 歲時創造了 C++,而在 2009 年,Ken Thompson 以 66 歲的高齡和 53 歲的 Rob Pike 等人發明了 Go 語言。Webpack 作者四十多歲才創造出了這個世界上最流行的打包工具,VSCode 核心開發人員有 60 多歲。

在日本,終身僱傭制的文化間接也推動了日本在眾多高精尖的工業化科技領域的成就,它可以將有技術與經驗積累的人才長期繫結在企業內部,所帶來的積累傳承給企業帶來的助力與技術升級與突破。

在這些國家,他們注重人才在一個行業的穩定積累。尤其是日本,在一個職位幹一輩子也頗為常見,由於沒有35歲焦慮,技術人才可以在一個行業、一家公司、一個崗位持續深耕與精進,這無疑為該公司的技術突破、經驗沉澱以及行業的技術沉澱帶來了穩固性。

也因為如此,我們如果從各種小道訊息去看,很多網際網路人由於35歲焦慮,把目光瞄向了國外。在技術前沿的美國矽谷,在北歐甚至東南亞,活躍著大量中國網際網路人。他們來到國外後,危機感和焦慮感減輕了一些。在國外寫程式碼的他們,大多數35歲焦慮消失了。

30~40歲正是心智成熟最佳年齡,也有一定的人生閱歷,這個年齡被就業年齡門檻阻擋,對個人與公司而言,都是一種損失,而對於行業而言更是如此。

相對於眾多科技公司追求年輕化,微軟就曾公佈其員工平均年齡達到 38 歲,但中年人居多的微軟後勁頗大,過去幾年來市值與營收一度走高。華為無線營銷副總裁拉爾斯·邦德林德(Lars Bondelind)在接受採訪時也曾表示,公司一直因為員工年輕、無經驗而受阻。

從大量網際網路人才流向海外可以知道,對年齡的門檻一刀切無疑正在導致人才的流失。曾經有在海外工作過的碼農談到,公司寫 JDK 那幫人年紀都挺大了,不少都是從 Sun 公司那裡跳過來了。關於底層以及 API 設計,這批人的經驗比新手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你讓新手加班加點寫出來的 JDK 讓人信服麼?對於某些技術核心部分,老手的價值大得多。而很多國內企業,包括大廠,更多是堅持拿來主義,不願意造輪子,自然不需要太多老手。

該反思什麼?

一家科技企業,為了降低用工成本,盲目淘汰 35 歲老員工或是一種短視,而那些厚積薄發的人才,它所能帶來的經驗積累與爆發點往往也在 35~40 歲這個階段,這是職場員工最為心智成熟以及對行業趨勢具備較深的理解的時候,如果是技術研發型員工,往往能對一家企業在技術上關鍵節點的突破帶來真正的助力,這並非年輕的新員工所能替代。

張小龍捧出微信的時候已經42歲了。馬雲在 35 歲之前歷經諸多失敗,35 歲之後才創辦阿里,而黃錚創辦拼多多的年齡也恰恰是 35 歲。喬布斯捧出iPhone的時候的時候,已經52歲。

35歲的就業歧視, 毀掉的不只是中年人的未來

底層科研驅動的時代,它需要大量技術型人才,而對年輕化的極端偏執也容易導致大量超出 35 歲年齡界限的技術型人才不被重用,或者被拋棄, 以年齡為界劃線,容易錯失一些關鍵人才,而錯失一些關鍵人才,可能也意味著錯失一些轉型與升級的關鍵機會。

正如有科技行業員工曾對媒體表示,他們已接受這個行業對年輕人的偏愛,卻擔心(這種趨勢)走向極端,尤其在人工智慧等領域。因為一個程式設計師需要 10 年甚至 20 年去下沉到一個技術領域。

因此,35歲的年齡歧視,不僅會毀了個人的未來,對於各行各業來說,固執的追求年輕化,可能也會毀了行業的未來。無論是從國家層面,還是企業層面,都應該重視35歲的年齡就業歧視現象,並應該從制度層面進行規範企業的行為,過於推崇年輕化的網際網路文化其實不利於整個 IT 行業的基礎科研方向的根基走穩與更好的升級延續。

針對 35 歲的年齡設檻,對於科技網際網路產業、對基礎科研甚至對各行各業的長遠發展與人才儲備、技術升級都是不利的。

在底層科研驅動的時代,它需要大量技術型人才,以年齡為界劃線,容易錯失一些關鍵人才,而錯失一些關鍵人才,可能也意味著錯失一些轉型與升級的關鍵機會。

在今天來看,大多數行業缺乏沉下心長期研究技術的環境氛圍,而這種環境氛圍的喪失更多源於一種行業性的年齡焦慮,它讓年輕人沒有耐心沉下去執著於崗位深耕與技術產品創新,而偏向於短時間賺快錢,人們不再聚焦於長期主義的職業規劃與提升,技術性人才不斷的向管理層方向走,穩定氛圍缺失,技術人才斷層與人心浮躁的現象也就難免。

在今天來看,包括智慧手機在內的眾多行業都在一些關鍵底層技術層面受制於人,並且遲遲無法突破,或許我們應該從35歲就業歧視開始反思,可能就會有更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