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Invent 10週年:創新者行遠自邇

雲計算的概念本身,從最初的概念到形成共識,走過了差不多60年的時間。麥肯錫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提出,“計算遲早有一天會變成一種公用基礎設施”,而云計算恰恰做到了成為數字世界的“水”和“電”。

2006年,亞馬遜雲科技 Amazon S3 的釋出應該是全球公有云啟動公認的節點。從此雲計算的浪潮洶湧而來,一發而不收。

必須承認,正是亞馬遜對雲計算的探索,帶來了今天的雲市場空前繁榮,回顧過去15年,亞馬遜雲科技給市場帶來了兩個非常積極的變化:

第一,推動了技術創新的效率,因為雲計算模式是典型的技術驅動,有了雲作為創新底座,如人工智慧等技術創新相比以往的迭代速度更快;第二,隨著數字化創新企業和選擇上雲的傳統企業在商業上的成功,吸引更多和更大的企業開始選擇雲。

直到如今,雲成為了全球數字化浪潮中公認的標準,亞馬遜雲科技作為雲世界的探索者,功不可沒。

re: Invent 10週年:創新者行遠自邇

2011年,re:Invent全球大會,作為亞馬遜雲科技,甚至是全球雲技術創新的舞臺,向世界發出了第一聲呼喊。過去10年間,每年的re:Invent都被全球的開發者看做是技術的樂園,也是全球雲計算技術發展的風向標。

如今,re:Invent已經步入整整第10個年頭,亞馬遜雲科技也迎來了一位新的執行長Adam Selipsky。

迴歸“第一性原理”,讓創新效率提升

Adam Selipsky將雲上先鋒客戶比作是“探路者”,他認為這些客戶探索新業務、新模式,積極重塑自己和所在的行業,勇於探索未知、發現新機遇,為雲行業樹立了榜樣。

re: Invent 10週年:創新者行遠自邇

在筆者看來,亞馬遜雲科技本身就是一位技術創新的探索者,與行業創新的探路者相結合,形成了一整套雲上創新的體系架構,也為雲計算與行業需求的深度融合,開啟一扇門。

而這背後也是亞馬遜雲科技對客戶需求至尚的“第一性原理”的遵從。

澎湃而來的數字化轉型浪潮,雲計算等大量的新興技術帶來了無比複雜的數字化挑戰。但從容應對這一切並非無章可尋,不被日新月異的變化所迷惑,才能夠時刻把握住根本,那就是從客戶需求的視角去看待技術、去選擇雲的方向。亞馬遜雲科技顯然深諳此道。

而儘管企業上雲這條路已經走過了15年,但傳統IT架構依然佔據了企業IT的主要負載。這說明雲計算市場還有很強的增長空間。根據Garnter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亞馬遜雲科技以40。8%的市場份額大幅領先、位居全球第一。這說明亞馬遜雲科技還將是未來雲計算市場發展最強有力的推動者。

re: Invent 10週年:創新者行遠自邇

如亞馬遜全球副總裁、亞馬遜雲科技大中華區執行董事張文翊所說:“在亞馬遜雲科技創立雲計算15年來,沒有任何一個行業不跟雲計算相關,沒有任何一個顛覆性的創新缺少雲計算的參與,雲已經是不可逆的滾滾洪潮。即便如此,一切不過剛剛開始,分析師預測目前雲上支出只佔IT整體支出的5%到15%,在中國市場,這個數字甚至只有2。7%。未來,還有更多的應用會上雲,更多的創新會在雲上發生。”

的確,數字化時代的要義是“快魚吃慢魚”。在當今的環境下,企業要不斷加快產品上市和服務的響應速度,而云是一個加快創新速度的必選項。這也是為什麼亞馬遜雲科技將探路者推向前臺,與整個行業形成同頻共振。

標杆客戶上雲總會引發全行業的效仿,正是有了Netflix、NASA、NTT DOCOMO等早期亞馬遜雲科技的“探路者”客戶,才加快了更多企業上雲的速度。

據悉在近期,納斯達克正在分階段把他們的全部業務遷移到亞馬遜雲科技上。在2022年,他們將首先把美國的一個期權交易市場上雲。這一合作還將惠及納斯達克全球的130多個企業客戶,幫助這些企業建立一個標準化的上雲路徑。

“為了實現這個全面上雲的目標,也適應對延時的要求,納斯達克也透過Amazon Outposts建立了一個混合的架構,推出了金融行業的第一個專用亞馬遜雲科技的本地區域。納斯達克的目標是成為全球第一個100%全面上雲的金融市場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張文翊說。

創新者行遠自邇

《禮記·中庸》當中有一個詞叫:行遠自邇。意思是說,要想走很遠的路,到達遠大的目標,就必須從近處開始。形容的是一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創新之路。

re:Invent這10年來也很好地詮釋了行遠自邇的意義。

早在2013年,亞馬遜雲科技釋出實時流式資料服務Amazon Kinesis,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流式資料實時分析處理奠定基礎;2014年又釋出雲原生關係資料庫Amazon Aurora,和釋出業界首個Serverless函式計算服務Amazon Lambda,為業界開闢了先河。

近年來,讓我們記憶猶新的,還有2018年釋出的Amazon Outposts,其第一次將雲能力延伸到本地;2019年釋出基於Arm架構的自研雲原生處理器Amazon Graviton2,開創了企業級應用大規模使用雲端Arm架構服務的局面。

應該說亞馬遜雲科技在技術創新上的每一步,都引領了整個雲行業的技術進化,這就是典型的行遠自邇。

今年的重頭戲之第一,就是亞馬遜科技宣佈推出最新一代Arm晶片Amazon Graviton3。對於普通工作負載,與Graviton2相比, Graviton3快25%,在科學浮點計算方面快2倍,在一般機器學習工作負載上快3倍,而能耗比上一代晶片少60%。第一個採用Graviton3的例項是Amazon EC2的新C7g,也同期釋出,目前已經提供預覽版。

re: Invent 10週年:創新者行遠自邇

對於這一創新的必要性,Adam Selipsky這樣說,“儘管我們已經如此努力地創新,我們依然意識到,如果希望針對所有可能的工作負載徹底變革計算的價效比,我們需要徹底重新思考例項。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我們需要深入底層技術,一直到晶片。因此,我們開始自己設計基於Arm的晶片。”

確如此言,今天的雲計算的能力愈發向著芯邊雲網端一體化能力延伸,而亞馬遜雲科技作為行業的領導者,顯然更為清楚的看到了客戶的需求。

re: Invent 10週年:創新者行遠自邇

如亞馬遜雲科技大中華區產品部總經理顧凡所說:“亞馬遜雲科技是雲廠商裡最瞭解客戶工作負載的,也是雲廠商裡最早做自研晶片的,我們擁有自研晶片最完整的產品家族:我們有今天已經發展到第四代的Nitro,我們有基於機器學習推理和訓練的晶片產品線Inf1,我們有基於ARM架構的Graviton整個版本產品線。光是自研CPU我們就有3條產品線。”

“堅冰”在不斷融化

我們知道,在傳統IT的範疇裡,有很多塊“堅冰”,尤以金融行業的核心業務最為牢固。

re: Invent 10週年:創新者行遠自邇

那麼,對於這一類過去很難享受到雲優勢的大型機使用者,亞馬遜雲科技推出了新服務Amazon Mainframe Modernization,可以將大型機核心工作負載遷移到雲的時間縮短2/3。客戶有兩個選項:可以重構大型機工作負載,將老舊應用程式轉換成基於Java的現代雲服務,在亞馬遜雲科技執行;也可以將工作負載平移到亞馬遜雲科技,只需要少量更改程式碼。

筆者認為,這個新服務一針見血的扎進了傳統IT架構最核心的區域,一直以來,以大型機為代表的金融客戶的核心業務,始終是雲計算模式不容易觸碰的“禁區”,當這塊“堅冰”被打破,任何行業和領域都不存在不上雲的藉口。

與雲時代共同到來的還有萬物互聯時代。這令5G與雲產生了密切的聯接。的確,極高的網路速率和超低時延,實現了邊緣到雲端的秒級傳輸,可以讓更多的工作在雲端完成。網路間傳輸的內容會越來越多,資料量也會變得更大,進而推動端的數量和形態的多樣化。

面向5G時代,亞馬遜科技需要再打破一塊“堅冰”。

re: Invent 10週年:創新者行遠自邇

Adam Selipsky說,“高效能、高可靠的網路正發揮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但是設計、建設和部署行動網路需要大量的時間,已經超高的成本。因此,亞馬遜雲科技推出Amazon Private 5G,讓客戶輕鬆部署和管理自己的專用行動網路。”

據瞭解,Amazon Private 5G將企業搭建5G專網的時間從數月降低到幾天。客戶只需在亞馬遜雲科技的控制檯點選幾下,就可以指定想要建立移動專網的位置,以及終端裝置所需的網路容量。而且,這一服務是按使用付費,帶有為指定數量的使用者構建網路所需的所有硬體和SIM卡,如果需要擴充套件可以在亞馬遜雲科技控制檯中進行操作。該服務使用共享頻譜,無需為頻段單獨付費。

服務升級,遵從客戶視角

2019年,無伺服器模式就曾被 Gartner 稱為最有潛力的雲計算技術發展方向,作為一項從底層開始變革計算資源的形態,無伺服器模式為軟體架構設計與應用服務部署帶來了新的設計思路。

這是典型的使用者視角,無伺服器模式最大的價值,在於讓業務遠離運維,繼而聚焦業務。從雲的視角,無伺服器模式把計算、儲存的能力進行了雲化,開發者只需要獲得這些能力,而無需購買虛擬機器,以及相關的運維工作。

亞馬遜雲科技發現,有些企業希望獲得資料分析的好處,卻不想管理基礎設施。他們不想去做叢集調優,不關心那些儀表盤和按鈕,還有的企業不希望預測應用需要多少基礎設施。

因此,亞馬遜雲科技分析服務套件新推出三種無伺服器選項和一個按需選項:Amazon Redshift Serverless、Amazon Managed Streaming for Apache Kafka、Amazon EMR Serverless和Amazon Kinesis On-demand。基本把基礎設施工作完全剔除,讓使用者直接在雲端獲得資料洞察的能力。

再有最近一年風靡全球的“低程式碼”熱潮。那些無需編碼或透過少量程式碼就可以快速生成應用程式的工具,其一方面可以降低企業應用開發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將原有數月甚至數年的開發時間成倍縮短,從而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靈活迭代的價值。

re: Invent 10週年:創新者行遠自邇

對於機器學習這樣的技術來說,低程式碼模式可以降低使用門檻,加快企業邁向智慧化的速度。Adam Selipsky說,“我們問自己,是否有可能讓更多新的使用者群體,即使不具備機器學習經驗、資料科學經驗,也不是開發者,也能做機器學習。這就是Amazon SageMaker Canvas。它能夠使業務使用者和資料分析人員能夠使用視覺化的點選介面,生成高準確度的機器學習預測,而不需要寫程式程式碼。”

IDC中國助理研究總監盧言霞指出:“在大資料方面,亞馬遜雲科技在資料融合、統一治理等方面幫助使用者管理數字化旅程,並加速將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加入到資料旅程。在機器學習方面,釋出了Amazon SageMaker Canvas,無需程式碼,透過簡單點選即可完成整個機器學習工作流,值得沒有技術背景的分析師,以及聚焦業務分析層面但希望實時資料洞察的分析人群關注。”

客觀地說,任何新技術的創新,都是由供需決定的。對於亞馬遜雲科技來說,能夠在每一年的re:Invent上不斷突破極限,一方面來依靠的是自身在雲技術上的引領和積澱,另一方面則是對客戶需求的深入洞察。

10年是一個階段性的終點,也是一個新階段的起點,相信未來十年的re:Invent,依然還會是雲世界的技術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