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可能是最後一個“雙11”

今年, 可能是最後一個“雙11”

2021的雙十一,把大家都整累了。

0

1

雙十一,涼了

“今年的雙十一,我不會購物。”

今年雙十一預售開啟的前一天(10月19日),網友“愛菜”發帖表示不會參加今年的雙十一。

今年, 可能是最後一個“雙11”

帖子引來大量網友迴應,“去年雙十一買的今年都還沒用”成了大量網友的真實消費寫照。

僅“愛菜”所在的豆瓣小組“極簡生活”小組,就聚集了33萬網友。

戰報少了,折扣少了,玩家也少了。

從2009年首屆雙十一購物節至2020年的12年間,其活動期總交易額從0。52億元高速增長至4983億元,十二年時間,總交易額增長了近10000倍。

巨大交易額背後的隱憂卻是熱度在下滑,11月12日零點,天貓“雙11”總交易額定格在5403億,增速8。45%。

今年, 可能是最後一個“雙11”

看上去數字在增加,但實際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

改變統計口徑就行了。

以前雙十一,大家都看當天的成交額,現在是拉長到11月1日統計,很多商家甚至在10月底、10月中就開始搞預熱活動,很多人本來要在10月買的東西,統統留到了雙十一活動。

實際上今年的雙十一,

是把10月-11月兩個月的消費量全都擠壓到雙十一這一個促銷活動中來。

今年, 可能是最後一個“雙11”

所以,從紙面數字來看雙十一還有巨大熱度,而且一年比一年熱。

細心觀察可以發現,

今年雙十一消費增速不到去年同期增速三分之一

,難看的資料將銷售增速的下滑,消費疲軟的窘境一展無餘。

今年雙十一的戰線被進一步拉長。

從10月開始,各大電商平臺、主播、商家就跑步進入雙十一週期。各類促銷、推廣活動層出不窮,但仍然無法改變雙十一正在變冷的趨勢。

今年, 可能是最後一個“雙11”

幾秒成交額破10億、幾分幾秒成交額破100億、第1小時以X元打破紀錄……

各大平臺喜報式的實時成交額,突然不見了。

口水戰,熬夜攻略,快遞爆倉……似乎也不見了。

按照往年,將雙十一推向高潮的無疑是各大雙十一晚會。從曾經的四大頂流到一年一茬的偶像團體,再到頂級的國際巨星,它幾乎見證了娛樂圈狂飆突進的那些年,消費主義與偶像狂歡完美融合。

明星、晚會、購物,雙十一早已成為一場盛大的嘉年華。

然而今年的雙十一晚會卻顯得冷清。似乎大家都對雙十一不怎麼感冒了。

0

2

曾經的神話

在淘寶出現以前,11月11日是個再平淡無奇的日子,那會兒光棍節這個概念都還不曾流行。

直到馬雲帶著淘寶橫空出世,才讓這一天在全中國火了起來。

2006年的阿里在雅虎中國的合併案中被搞得灰頭土臉,公司經營連帶著也出現很大問題。要走出困境,需要找到足夠的資金,上市融資便是最可行的辦法。

今年, 可能是最後一個“雙11”

此時,精明務實能幹的百安居中國區總裁衛哲吸引了馬雲的眼光,主動讓賢請衛哲當阿里巴巴公司的總裁。

衛哲上任僅僅一年,阿里巴巴公司淨利潤大幅增長409%。隨後阿里在香港上市,市值一度高達250億美元,比當時的騰訊+百度+新浪的市值總和還要多,一躍成為全球第五大網際網路公司。

然而衛哲急速擴張方法的代價,是大量資質不符的商家入駐淘寶,進入阿里的供應鏈體系,假貨氾濫的漩渦立馬把勢頭正盛的阿里捲了進來。

最終,馬雲組織了一場阿里內部的“廬山會議”。衛哲被冠以“涉嫌欺詐”供應商的名義,被當作批鬥物件,要求他引咎辭職。

衛哲的離去並未讓阿里聲名狼藉的境況扭轉。

2008年5月17日,在廣州舉行的網商大會上,馬雲對業界質疑淘寶假貨氾濫的傳言予以澄清。馬雲說這些話時,底氣也不是很足。

淘寶的優勢就是便宜,不論馬雲承認與否,以低價為主要特徵的假貨,正是淘寶崛起壯大的功臣。這就是淘寶的“原罪”。

創立之初,馬雲立志“阿里巴巴要做成一家102年的企業”。一家偉大的企業,可以有“原罪”,但不能不“贖罪”。

然而,打假太難了。淘寶的商家、商品數以千萬計,監管極難。更為重要的是,假貨在淘寶交易中分量很重,一旦斬草,勢必影響淘寶的根基。

今年, 可能是最後一個“雙11”

更危險的時刻還遠遠沒到。一年後,受金融危機、外貿下滑影響,阿里B2B陷入停滯。同時,C2C深陷假貨漩渦,B2C久久不見起色,可謂到了生死之際。

大廈已有將傾之勢,淘寶的幾個員工乾脆死馬當活馬醫,商量著模仿美國感恩節搞一次促銷。不知道誰提議,

“就放在11月11日,忽悠光棍來網上購物”。

誰也沒有想到,在阿里不知道哪個犄角旮旯裡討論出的促銷策劃,創造了5200萬元的銷售額,是日常交易額的10倍。

中國最早的電商從業者,第一次見識了網際網路“剁手”的力量。

此後,“雙十一”成為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節,為淘寶、天貓匯入大量的流量。

9。36億、52億、191億、350億、571億、912億、1207億、1682億、2135 億……。

一次次的購物狂歡重新整理成交記錄;至少在之前十年,雙十一是中國除春節、國慶外最重要的日子。

彼時,淘寶賣的是不是假貨,似乎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0

3

走下神壇

萬事萬物,皆有周期。

人的運勢有周期規律,社會的運勢也有周期規律,經濟的運勢也有周期規律,國家的運勢都有周期規律。

阿里、淘寶、雙十一,皆不是例外。

如今由淘寶開啟的雙十一的,走過發展、成長、成熟幾個階段,頹勢越來越明細,其背後不是沒有道理的。

一是,看似誠意滿滿,實則套路滿滿。

今年雙十一的各類活動,延續了以往數學題的“公序良俗”。

今年, 可能是最後一個“雙11”

不管你是定金人,還是尾款人,我們都是打工人!都不得不在“定金”“預售價”“預付抵扣”“滿減”“尾款打折”等詞彙中翻來覆去,並悔恨自己當初沒學好奧數。

上完“數學課”後,還要為了幾元錢的優惠,拼人品、拉人頭……最終再問自己一句去年問過的話:“怎麼今年又沒忍住?”

在這場涉及數學、心理學、經濟學甚至人類學的高規格博弈中,懂得再多的消費者,也很難逃開“限時折扣”的強力吸引。

其實,我們消費者對消費體驗的重視,追求的是簡潔明瞭、高效實惠,不會再為了一點小便宜而熬夜,花費大量時間成本,影響工作和生活狀態,更何況還不一定便宜。

既然是想搞促銷,就必須拿出真金白銀的優惠,沒有紅包、滿減,簡單直接,讓人通宵達旦點到手發麻依然精神亢奮。

可惜“雙11”的很多套路與這種需求背道而馳。

“巨惠特賣”“全年最低”“限時搶購”“爆款秒殺”,預售、紅包、滿減、優惠券,亂花漸欲迷人眼,全不是我們想要的。

二是,直播帶貨的降維打擊。

李雪琴說:“宇宙的盡頭就是鐵嶺。”薇婭說:“明星的歸宿都是直播帶貨。”

面對9億使用者的龐大流量池,短影片的商業化模式日漸成熟,廣告、電商成為了主流變現模式,自抖音開展直播帶貨業務以來,一路高歌猛進,如今輕鬆超越淘寶。

今年, 可能是最後一個“雙11”

並且主播大多是,靠著生活點滴吸引觀眾,直播間的商品也都以家庭生活用品為主,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便宜好用的化妝品。

對於電商而言,價格優勢是最核心的優勢。對於抖音使用者來說,抖音直播間也有國際大牌,價格低於薇婭、李佳琦,雖沒有他們那麼多贈品,但少花錢才是王道。

在直播間天天都是雙十一,刷影片的時候可以直接搶購,完全不需要再去淘寶蹲守。

待到雙十一這一天,實際很多消費需求已經在平時被釋放,整個市場也變得疲軟。

三是,大家沒那麼有錢了。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6%;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471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0%。

今年, 可能是最後一個“雙11”

從宏觀經濟資料來看,中國人的支出增長速度已經大大超過收入增長,這還只是平均水平,具體到普通人身上,實際感受應該比這個要強烈得多。

經濟越來越不景氣,通脹導致物價又越來越高。一方面工資沒有增長反而有可能下降,還有近幾個對教培、遊戲、地產業一輪輪的打擊;另一方面柴米油鹽醬醋茶都在漲價,前段時間連蔬菜也翻了一番。

今年, 可能是最後一個“雙11”

再有就是,房貸已經成為家庭的沉重的負擔,房貸的佔比已經達到我們月收入的一大半,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吃不喝也要還房貸。

說得慘一點,

我們本就不多的消費能力,實際上已經被榨得差不多了。

我也很想去拉動內需,可那點工資去帶動消費比螳臂當車還可憐。

回到前文所說,大多數物種和個體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作為一個被製造的節日,自然也會有周期。

以前雙十一能火起來,一來是淘寶扭轉困境的現實需要;二來大範圍的促銷活動也能讓大家得到實惠。

現在雙十一套路越來越多,時間越拉越長,人們的消費疲憊感逐漸加重。加上直播帶貨的不斷擠壓,讓消費需求在平日裡被稀釋,這種大型集中促銷的日子只會一次比一次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