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紅嘴綠鸚鵡”的菠菜,有個最精緻的做法

被稱為“紅嘴綠鸚鵡”的菠菜,有個最精緻的做法

菠菜來自外國,在唐代便有記載。宋王溥撰《唐會要》記載道:“太宗時,泥婆羅國(今尼泊爾)獻菠薐,類紅藍,實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菠薐即菠菜,其名源自尼泊爾古國名“palinga”。貞觀年間,尼泊爾國王從西域菠薐國帶來一種珍稀菜蔬進獻唐太宗,葉碧翠,根紅豔,人皆呼為菠薐菜。

唐代學者韋絢在《劉賓客嘉話錄》中引用劉禹錫的話講道:“菜之菠稜者,本西國中,有僧自彼將其子來。”劉禹錫說是僧人把菠菜的種子從西方帶來的。“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菠薐如鐵甲”,蘇軾所吟詠的菠薐就是菠菜了。

被稱為“紅嘴綠鸚鵡”的菠菜,有個最精緻的做法

菠菜雖然是從外國引入的,但在我國也是食用已久了。

吃菠菜的季節最好就是在春天,春天裡無論是剛吐葉子的嫩菠菜,還是滿是菜汁的長杆子菠菜,都是汁多嫩甜。但在嶺南的四季裡都能見菠菜,味道也不見得有多大的區別。

菠菜適合涼拌,拌菠菜做得最精緻的,汪曾祺先生就已經寫出來了,喜歡的可以照搬。

被稱為“紅嘴綠鸚鵡”的菠菜,有個最精緻的做法

“我做的拌菠菜稍為細緻。菠菜洗淨,去根,在開水鍋中焯至八成熟(不可蓋鍋煮爛),撈出,過涼水,加一點鹽,剁成菜泥,擠去菜汁,以手在盤中摶成寶塔狀。先碎切香乾(北方無香乾,可以燻幹代),如米粒大,泡好蝦米,切薑末、青蒜末。香乾末、蝦米、薑末、青蒜末,手捏緊,分層堆在菠菜泥上,如寶塔頂。好醬油、香醋、小磨香油及少許味精在小碗中調好。菠菜上桌,將調料輕輕自塔頂淋下。吃時將寶塔推到,諸料拌勻”。

如果嫌麻煩,就來個最簡單的做法。

只是菠菜帶澀,一定要過滾水焯,只等菠菜一斷生就可以撈起,晾涼,切成段,加上生抽,加上醋,再加些鹽調味,再加搗碎的蒜泥,往上一倒,吃的時候拌勻。

被稱為“紅嘴綠鸚鵡”的菠菜,有個最精緻的做法

其實涼拌菠菜的拌料是沒有固定標準的,有人喜歡芝麻醬,也有人喜歡加芥末的嗆鼻感覺,隨自己喜歡就好。涼拌菠菜入口微酸爽口,真是一個開胃的好冷盤。再加上豆乾絲、灑上花生,就是一道下酒菜了。

鎮江名菜“金鑲白玉板,紅嘴綠鸚鵡。”其實是菠菜燒豆腐。潔白如玉的豆腐經油煎後,兩面金黃,恰似金鑲白玉板,而碧綠的菠菜根部深紅,正如紅嘴綠鸚哥。

被稱為“紅嘴綠鸚鵡”的菠菜,有個最精緻的做法

菠菜燒豆腐很少吃,倒是菠菜豆腐湯從前小時候喝得很多。大熱天裡,稀里嘩啦地灌上幾碗,再出一身汗,整個人都舒服了。不過,後來聽有人說菠菜含草酸,跟豆腐搭配不合適,容易產生結石,就沒做這個湯好久了。

說到菠菜富含草酸,便有了個吃食以外的用途。愛穿白襯衫,但容易穿著穿著發黃。可以把發黃的襯衫泡進去剛焯完菠菜的綠水,一頓飯之後,取出洗淨,襯衫又會變得潔白起來。只不過,這種老方法,再簡單,現在也不會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