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一個老北漂的角度,說一說京城美食,真的那麼難吃嗎?

從我,一個老北漂的角度,說一說京城美食,真的那麼難吃嗎?

北京胡同,老樹,老宅子

最近,天津交通廣播的兩位男女主持人,卻為了北京是不是“美食荒漠”的問題,將一場好端端的直播,吵上了熱搜。

二人在討論“乾隆白菜”時吵了起來,男主持人憤然摔門而去……

我聽罷覺得好笑,關於北京的美食,天津認真了。

今天,我就從一個老北漂的角度,講一講我對京城美食的愛與恨。

從我,一個老北漂的角度,說一說京城美食,真的那麼難吃嗎?

北漂,北漂

我,曾是一個老北漂。

2008年元旦,從北京站下車,找不到東南西北,到2019年春天,從G1京哈高速一路向北……

我在北京生活了11個年頭還冒點尖兒,這是我人生中最青春激盪的歲月。

從我,一個老北漂的角度,說一說京城美食,真的那麼難吃嗎?

我也曾孤獨、迷茫地看過這座城市

我,不是一個合格的北漂。

我拼了命工作,但不攢錢,沒住過傳說中的半地下,也沒在合租房裡和人搶過衛生廳,每逢閒暇便逛京城,11年的歲月,兩個字:吃、玩!

北京的吃,飽受詬病。

有人說,京城無美食,全靠窮講究。

這句話,對於我,也對,也不對。

從我,一個老北漂的角度,說一說京城美食,真的那麼難吃嗎?

炒肝兒

飽受詬病的三大京城美食:炒肝兒、豆汁兒、滷煮。

我雖然是一個吃貨,但也是內臟無力者,能吃下去,但無愛。

內臟,也就是下水,這個東西有趣,愛者甘之如飴,恨者誓與之不共戴天。

而京城傳統小吃中,炒肝兒、滷煮便是著名的內臟美食。

說實話,面對炒肝兒、滷煮,我渾身無力,可我哥們兒卻常常大晚上拉著我去吃滷煮,還總對那塊火燒有沒有硬心兒而斤斤計較。

“我不吃滷煮,還總叫我幹啥?”我問他

“可我喜歡啊!”他一臉戲謔說:“我一邊享受美食,一邊欣賞你這一副生不如死的德行。”

“我X!”

從我,一個老北漂的角度,說一說京城美食,真的那麼難吃嗎?

爆肚兒

爆肚兒,治療了我的內臟無力症。

在北京,吃爆肚兒,請遠離旅遊區域,遊人如織的地界可別湊熱鬧,尤其是帶著什麼“老北京”字樣的,十有八九要崴泥。

吃地道的爆肚兒,要找本地人扎堆的地方,如有本地老饕帶路最為妥當。

有一次,本地朋友帶我去吃爆肚兒,打開了我的新世界。

爆肚兒小店不大卻乾淨利落,爆肚兒是水爆肚,火候拿捏準確,吃起來脆爽嫩彈,麻醬香濃,尤其是那個辣椒油特別提味。

吃得興起,與店家閒聊兩句,店家說他家爆肚沒啥秘訣,一是洗得乾淨,二是火候得當,三是原料實實在在。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哪天他家店也火了,他是否能保持這份難得的初心?

從我,一個老北漂的角度,說一說京城美食,真的那麼難吃嗎?

擁擠的北京地鐵站

傳統的京味,何在?

在北京吃早點大抵是在早點鋪、早點攤上解決,在家開火做飯者甚少。

而早點從業者,多由外地人包攬,雖然也能像模像樣地炸個油餅油條,要說有什麼京城風味,說心裡話,我真不信。

梁實秋先生在《雅舍談吃》中寫過,久煮成蜂窩狀,佐以醬油、醋、韭菜末、芝麻醬、辣椒油的“老豆腐”。

我在北京苦尋多年,就想品嚐一下樑實秋先生寫的這個“老豆腐”是啥滋味。

很多次有人煞有介事地指著一碗豆腐腦,告訴我,這就是“老豆腐”。

我信你個鬼啊!

從我,一個老北漂的角度,說一說京城美食,真的那麼難吃嗎?

炙子烤肉

北京,自古乃風雲際會之地。

涮羊肉,相傳起源於元世祖忽必烈。北京烤鴨,是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時由南京流傳而來。而北洋時期袁世凱做了總統,河南菜館“厚德福”風靡京城。

可見,北京之美食風味,往往與國家興亡大事息息相關。

北京的炙子烤肉,別具一格。

鐵炙子厚實,在炭火的加持下烤出來的羊肉,焦而不柴,滋味豐腴。

剛出鍋的芝麻燒餅,層層分明且沒有硬心兒,用筷子從邊上捅開,夾上滿滿的炙子烤肉,狠狠地咬上一口,太特麼香了,人間一切都值得。

從我,一個老北漂的角度,說一說京城美食,真的那麼難吃嗎?

門釘肉餅

門釘肉餅,妥妥的京城美食。

在北京美食中,門釘肉餅絕對有一號。

門釘肉餅因形似門釘而得名,模樣嬌憨喜人,顏色金黃誘人,內中牛肉餡,味道鮮香濃郁,滋味讓人念念不忘。

吃門釘肉餅,要趁熱吃,因為肉餅湯汁飽滿,容易冷凝,熱吃才最有味道。

從我,一個老北漂的角度,說一說京城美食,真的那麼難吃嗎?

但不能心急,切記不能一口咬下,一則燙嘴,二次能呲出湯汁,頗有撒尿牛丸的感覺。

吃門釘肉餅時,唯一不爽的便是店家的醋品質不高。

如有條件,自帶一瓶鎮江香醋,相信滋味一定更加迷人。

從我,一個老北漂的角度,說一說京城美食,真的那麼難吃嗎?

乾隆白菜

關於吵上熱搜的“乾隆白菜”,說實話,我不喜歡吃。

作為一個吃貨,要忠於自己的胃口,要有自己的態度,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不矯揉造作,不曲意逢迎,但決不妨礙您喜歡啊。

乾隆挺忙的,又要吃燒麥,還要啃白菜。

這道乾隆白菜,名兒取得大氣,說白了,就是酸甜口芝麻醬拌白菜。這口味拿來拌麵條,我可以接受,拌白菜差點意思。

從我,一個老北漂的角度,說一說京城美食,真的那麼難吃嗎?

芥末墩

冬天吃白菜,大抵是早些年物質貧乏時期北方地區冬儲大白菜留下的習慣。

白菜,古時稱之為菘,是高檔蔬菜,一般人還吃不起。

北京人愛吃白菜,醋溜白菜、乾隆白菜等等花樣好不少,而我最喜歡的就是:芥末墩。

北方菜餚口味,以鹹鮮味厚為主,而竄鼻子的芥末用的卻是不多。

北京的芥末墩,將常見的白菜,用上了芥末,頗有神來之筆的意味。

芥末墩,口味辛辣有一絲回甘,清爽解膩,如果把芥末墩放在冰箱裡,凍出微微的冰碴。

涮羊肉燙嘴,吃上一口帶著冰碴的芥末墩,在冰火兩重天的刺激之中,一股辛辣之氣霸道地直衝鼻竅,我二十年的老鼻炎都治好了……

從我,一個老北漂的角度,說一說京城美食,真的那麼難吃嗎?

“京城無美食,全靠窮講究”,也對,也不對!

傳統的京食,京味,於我看來,透著精心的講究與樂達的將就。

講究,源於京華煙雲,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而將就卻是對生活的釋然。

在北京生活了11年,雖然離開了,但總是在心裡默默的懷念。

畢竟在這裡,我賺到了錢,學到了本事,交到了朋友,也度過了人生中最燃的青春歲月。

記得有一年,在牛街。

我站在路口等朋友,有一位北京大媽和我搭話。

“小夥子,是H族嗎?”

“阿姨,我不是。”我回答:“我是朝鮮族。”

“是嗎?我還以為你是這邊的街坊呢!”大媽神秘一笑:“阿姨看你不錯,想著給你介紹女朋友呢。”

“謝謝您,阿姨!我不是本地人。”

“小夥子真精神!來!吃塊驢打滾,剛買的!可香了!”

看著大媽翩然而去的背影,我抓著一塊驢打滾,獨自在風中凌亂……

北京,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