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的真相是什麼?河南靈寶傳說揭示夸父追隨蚩尤征戰四方

夸父逐日是一個千古傳頌的神話故事,人們樂於讚賞他追逐太陽的精神。不過拋開精神遺產,我們也可以探尋,夸父逐日的原因究竟是什麼?他真的有那麼傻嗎?他真的是渴死的嗎?其實我們可以從中看到涿鹿大戰的一角——巨人族與黃帝的戰爭。

《山海經》讓我們看到一個逐日的夸父,不過“應龍殺夸父”的記載,讓夸父之死與涿鹿之戰脫不了關係。《山海經》的記載,河南靈寶的夸父逐日傳說,讓我們看到了戰爭的硝煙,也讓後世幫助大禹的巨人族防風氏牽扯其中。

《山海經》記載

《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翻譯:夸父追逐太陽,入日,路上他口渴了想喝水,便喝了黃河水和渭河水,黃河水和渭河水都不能滿足他,他想到北方大澤去,還沒有走到他就渴死了。他的手杖,化作了桃林。

《山海經》描述的路線,夸父逐日是從黃河流域到渭河流域,如果順著黃河,從山東出發,經過河南省,進入陝西,就是自東向西追逐太陽。這條路線與河南靈寶民間傳說並不相符。還有一個問題,這條線路與《海外北經》敘述的位置不符。涿鹿之戰的敘述,在《海內北經》和《海外北經》還有《大荒東經》都出現了,涿鹿之戰發生的位置是河北涿鹿縣,如果說河北是海內北和海外北的交界處,那山東就不可能是海外北。

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兇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

翻譯:大荒的東北角,有一座山叫兇犁土丘,應龍在土丘的最南邊,殺了蚩尤和夸父。

這條記載,在告訴我們,夸父是死在東北兇犁土丘的。大荒比海外還要荒遠,這個記載是可以結合涿鹿縣民間傳說的。涿鹿傳說蚩尤戰敗後,往北方逃去,到了兇犁土丘,差點就到了葷粥(匈奴前身)的地方。蚩尤被應龍抓住,押解回涿鹿,但是蚩尤沒有死,而是投降了。(蚩尤沒死這一條資訊後面還有用。)

從方位來說,兇犁土丘還在涿鹿的北方,那麼就不會在山東。所以夸父並不是那麼正宗地往西而去,他並不是追逐太陽,而是往西南方向逃走。

沿河西遷,是不是很耳熟?苗族古歌有沿河西遷的傳說。苗族傳說,涿鹿大戰之後,苗族沿河西遷,往太陽落下的地方而去。如今有四川珙縣的苗族,號稱是夸父後人。不過珙縣並不是桃林塞,它並不在渭河或者黃河流域,而是在長江流域。珙縣也沒有桃林塞的傳說,只是後期夸父後人遷徙到那裡。有桃林塞傳說的是河南靈寶縣。在這裡我們要搞清楚一個問題,夸父後人不一定是一路走的,珙縣苗族帶給我們的結論是,《山海經》中夸父逐日的方向其實是戰敗後西遷的方向,而且是之一。

河南靈寶縣夸父逐日傳說

接下來我們可以看河南靈寶傳說給我們的資訊,《山海經》的記載與靈寶的傳說並不完全相符。河南靈寶傳說,夸父一族遭遇了旱災,於是夸父就想控制住太陽。他從大海邊出發,在浙江臨海縣的復釜山,踩下了一個大腳印,然後他又到了湖南沅陵縣,之後再北上,到了甘肅涇川縣,渭河流域,喝了渭河和黃河的水。本來他想去山西雁門的大澤,但還沒走到,就在河南靈寶桃林塞死了。之後他的族人就生活在靈寶的桃林塞,現在這裡仍然有一片桃園,也有活生生的夸父後人。不過他們不是巨人,而是普通人,這個很好理解,只要一通婚,相對高的部族的人的身高就會被拉平。

在結局中突然冒出了夸父的族人,這說明這個路線並不是夸父一個人在逐日,而是夸父一族的遷徙路線。這個路線其實也並不是一直追逐著太陽往西走,而是從浙江臨海縣西遷,又到西北方向,然後又往東。

夸父一族不可能沒頭腦地亂跑,他們這麼跑一定有他們的原因。浙江臨海縣不一定是真的起點,起點恐怕是在河北涿鹿。涿鹿之戰,戰場在河北,戰敗的一方,可以選擇的逃跑路線,南撤是一條可以走得通的路。河北以北,是黃帝的地盤,南方是蚩尤的大本營,往南逃合情合理。而且浙江就有一支巨人族一直留在那裡。這就是位於浙江湖州市德清縣的防風氏。他們現在依然還在那裡,是漢族汪姓。他們現在並不高,跟普通人差不多。

據孔子說,防風氏原來是嵎夷,生活在山東海邊一帶。防風氏南遷後生活在一片汪洋之上,被稱為汪芒氏,夏朝被稱為防風氏。據德清汪姓人說,他們原是蚩尤手下八十一兄弟之一,生活在山東,九黎被黃帝打敗之後南逃。

從考古來說,在山東挖出了距今五千多年前的巨人骨骼,他們平均身高一米九,有的甚至有兩米二。山東大人國的記憶應該來源於此。巨人國確實存在過,只是沒有後世演繹地那麼誇張。防風氏的回憶是與考古符合的。大人族的基地在山東,涿鹿是戰場。

夸父和防風氏都是巨人,當然他們不一定是同一個部落。但是他們都是蚩尤的手下,又都是巨人,南逃時很容易結伴而行。結合防風氏的經歷,可以猜想,夸父這支大人族敗退時與防風氏一起南下到了浙江,但是他們沒有全部停留,而是一部分去了德清,一部分去了浙江臨海縣。之後在臨海縣的一部分人去了湖南沅陵縣。

從浙江到湖南倒能算得上是從東往西逐日,他到沅陵真的是追逐太陽嗎?網上其他網友也有這麼一個觀點,他追逐的是他心中的那個太陽,他是在追隨蚩尤。湖南新化有蚩尤故里傳說,傳說蚩尤在這裡與黃帝大戰十三年,重歸於好,過幾年之後蚩尤又北上與黃帝爭鬥。涿鹿也有蚩尤和黃帝在涿鹿大戰多年,最後蚩尤投降的傳說。陝西民間傳說,炎帝在涿鹿之戰後回到湖南,把炎帝之位傳給蚩尤,老炎帝到寶雞養老。

我們可以串聯起來,做出這樣的推想。第一次涿鹿大戰之後,蚩尤並沒有死,而是投降黃帝。夸父部落一部分人和防風氏南逃。在浙江的夸父聽說戰爭結束蚩尤回到南方繼承了炎帝的位置,便追隨蚩尤到了湖南。但和平的日子還沒有最終降臨,蚩尤再次北上,而此時夸父也追隨蚩尤,從湖南到了渭河流域!

靈寶說夸父到了涇川縣,恐怕是他征戰佔領了涇川縣。到了涇川他繼續往西,到了太陽降落的禺谷,差點就抓著太陽。但是這個時候他被熱的暈倒,於是他暫時不追太陽而是喝了渭河和黃河的水。這時退休老炎帝在陝西寶雞,就在渭河流域,快要被夸父追上的太陽也許就是指老炎帝。他想殺了老炎帝卻沒有戰過,便選擇暫時休整和往東征戰。

山西有黃帝的傳說,也許夸父想去雁門關是要追殺黃帝。但他還沒有到山西,就在河南靈寶這個陝西與河南的交界處,再次折戟沉沙,被應龍所滅。餘下的族人,便生活在河南靈寶的桃林塞。

夸父族人可能的全部遷徙路線如下:一部分夸父族人在第一次涿鹿大戰之後,隨九黎人西遷,一起撤到湖南,另一部分南下浙江,又北上。第二次大戰後,一部分人在靈寶安居,一部分人再一次西遷,最終變成了苗族。

河南靈寶是一個有豐富黃帝傳說的地方,這裡也是一個黃帝鑄鼎所在地。傳說黃帝到靈寶巡視時,已經年老,這裡發生了瘟疫,於是黃帝在這裡鑄鼎煉丹,解除了當地瘟疫。但是在瘟疫解除時,黃帝也積勞成疾,便在靈寶去世了。所以靈寶也有一個黃帝陵。從這個故事可以推想,安頓在靈寶的夸父族人,與黃帝最終還是和解了。他們成為了黃帝的臣民,最後成為了漢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