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微笑天使”

守護“微笑天使”

9月7日,都昌縣大咀頭附近水域,一頭江豚露出水面,岸邊有許多垂釣愛好者。以往同期,釣者站立的地方還在水下。旱情導致的水位下降及鄱陽湖十年禁漁吸引了許多江豚在此覓食。

“前面有兩頭,母子豚,盯一會兒就出來了。”49歲的江西都昌縣江豚救護隊隊長佔柏山站在甲板上,手指船前方的水域,提醒船上的隊員留意江豚的動態。

江豚灰色的腦袋冒出湖面,又迅速沉入水下。緊跟著,又一頭江豚露出水面。“這是兩頭江豚,後面的那頭個頭小,是一對母子豚”。佔柏山出生在鄱陽湖上,與江豚相處了49年,禁漁後從漁民轉做江豚守護者。

今年7月以來,鄱陽湖地區遭遇乾旱天氣,水位迅速下降,湖面已經收縮成一條河,江豚面臨擱淺等一系列危險。佔柏山和江豚救護隊員每天在湖面24小時巡查,在水面和灘塗之間守護江豚的安全。

守護“微笑天使”

9月7日,都昌縣,江豚救護隊員站在船頭尋找露出水面的河道垃圾。

9月3日,江豚救護隊的船沿著湖面巡護一天,隊員遇到近二十頭江豚,江豚躍出水面的畫面雖令人欣喜,但佔柏山的注意力還在湖水水位下降後顯出的灘塗上。“能在水裡跳來跳去的基本都是健康的,巡護主要看有沒有江豚擱淺在灘塗上。”

佔柏山告訴新京報記者,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漁民在湖面上經常見到江豚。九十年代中後期,漁民使用柴油動力漁船,湖面上的挖沙船也開始增多,鄱陽湖的水質也一度惡化。

佔柏山出船到湖中捕魚,就很少再看到江豚的身影。“江豚多,說明湖裡的魚多。沒有了江豚,說明湖裡的魚也少了。”多年的捕魚經驗讓佔柏山意識到,江豚的數量變化與漁民的收入存在著某種聯絡。

2009年,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到鄱陽湖區科研,需要經驗豐富的漁民帶路。因熟知當地的水域環境,佔柏山當上了協助科研的志願者。

守護“微笑天使”

9月7日,都昌江豚救護隊隊長佔柏山跳下漁船與隊員們一起清理幹湖床上的垃圾。

佔柏山有著一雙粗糙的手,但指甲短到不能再短。這是因為所有參加救護江豚的隊員,必須把指甲全部剪掉,避免劃傷江豚。講述救助江豚的過程時,佔柏山語氣中透著小心翼翼,“所有的人這時候都不能說話,船上和水中的隊員只能用手勢交流,聲音太大會驚到江豚。”

靠岸後,救護隊員用鋪滿海綿的擔架抬出江豚,轉移到醫院或深水區。佔柏山伸開左臂上託,右臂向前做出從下往上的環抱動作。“就像抱小孩一樣,一條胳膊託著頭,一條胳膊固定住尾巴。”

結束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志願者服務後,佔柏山開始做江豚保護志願者。2019年,鄱陽湖實施全面禁捕,佔柏山卸去漁民身份,專職做江豚救護隊員。

守護“微笑天使”

9月7日,都昌縣,為了保障水源安全,漁政幹部駕船來到觀湖水廠附近水域,勸說釣魚愛好者離開。

佔柏山有三個孩子,從小都在學校上學,假期跟著佔柏山出船捕魚。孩子對江豚更加親切,每次在湖面遠遠地看到江豚都很激動。今年,佔柏山最小的兒子已經22歲,開始和父親一起擔負著江豚救護工作。

鄱陽湖十年禁捕後,湖中的魚、蚌和候鳥也逐漸增多。佔柏山明顯感覺到,近兩年,湖區可觀測到的江豚數量在變多,“幾乎每天都能在湖上看到江豚”。

如今,持續的乾旱讓江豚面臨又一次考驗。都昌縣漁政執法大隊工作人員詹定鸝擔心,乾旱天氣若持續,鄱陽湖冬季的水位有可能達到歷史最低點。水質惡化、食物資源短缺,江豚擱淺或被困的可能性增加。人類活動密集,對江豚構成的威脅將進一步加重。

守護“微笑天使”

9月7日,江豚救護隊員用力拉起沉在淤泥裡的垃圾。這是江豚救護隊員日常的工作。

詹定鸝,他們制定的應急預案中,對江豚保護有一系列的舉措,加強沙坑等重點水域巡護,加強對母子豚的重點關注等。都昌縣在全縣重點水域鄉鎮組建了17支護漁隊,263名護漁隊員,24小時全天候巡查湖面。

提及江豚可能遭遇的危機,詹定鸝仍緊蹙眉頭。“不能人為干涉太多,但又要有效保護”,在他看來,在加強湖區巡護的同時,還要大力宣傳江豚保護,動員更多群眾參與到江豚保護的行動中來。

守護“微笑天使”

9月7日,忙碌了一上午的佔柏山與隊員們在巡護船上吃飯。

記者 郭延冰 攝影報道

記者 聶輝 文字報道

編輯 劉晶 張湘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