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天使”曾一週兩次光顧,漢江漢川段迎來江豚科考

極目新聞記者 陳勇

通訊員 宋博

近日,中國漁政42477號執法船進入漢江漢川水域,湖北省長江江豚科考隊在漢江漢川水域,開展為期2天的考察。

目前,2022年9月19日啟動的2022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江面考察階段全部結束,目前開始進入對考察資料彙總分析環節。

就在去年年底,漢江漢川段兩次發現了江豚的身影,12月26日,更是有網友拍到了江豚群。

漢川30年內首次發現江豚

2021年12月21日19時30分許,湖北省孝感市漢川市馬口鎮的吳師傅在漢江漢川馬口段河堤上散步,突然聽到了一陣不尋常的叫喚聲。

吳師傅以為是有人落水,迅速走下河堤檢視。結果發現在江邊取水樓附近的淺水灘塗上,有一隻很像江豚的動物擱淺了。

“長約1。8米,重量估計最少有200斤。”吳師傅說,他走近一看,藉著手機手電筒的光亮,他發現這就是一隻國家保護動物江豚。“江豚的身上滑溜溜的,非常冰涼。”

顧不上江水刺骨,吳師傅摸黑下水,試著將江豚推到深水區,江豚體型較大,吳師傅發現自身力量不夠,他隨即報警求助。

聞訊後的民警、消防員、漁政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小心翼翼地對擱淺的江豚展開了救護。

據漢川市公安局馬口水陸派出所民警鄭志介紹,擱淺的江豚已經沒有力氣,但是可以動。經過檢查發現,江豚沒有皮外傷。

民警隨即和村民一起,將江豚推送到深水區。沒想到江豚又折返淺水區兩次,面對人群微笑,憨態可掬。直到民警不時往它身上濺水後,才慢慢離去。

“微笑天使”曾一週兩次光顧,漢江漢川段迎來江豚科考

2021年12月21日被漢川救助的江豚

“我在漁政工作了30年,還是第一次在漢江漢川段發現江豚。”漢川市漁政執法大隊副大隊長王義雄介紹。

擔心這頭江豚出現意外,漢川市漁政執法大隊組織漁政執法人員和沿江的護漁員開展沿江巡查。從22日到24日,巡查人員均未再發現江豚的身影,王義雄分析,這說明這頭江豚沒有再發生意外,目前是安全的。

據漢川漁政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三十多年來,江豚首次出現在漢江漢川段。對於市民熱心救護江豚的善舉,漁政部門對其進行了獎勵。

5天后江豚群再現

漁政執法人員巡查3天都沒有發現江豚的蹤跡,但就在兩天後,江豚在漢江漢川段重新出現了,而且,這次來的是一群。

12月26日13時左右,一名網友在漢江漢川電廠附近拍到一群江豚在江面騰空跳躍、追逐嬉水,數量大約有四五隻。在這名網友拍攝的影片的第9秒左右,有三隻江豚同時躍出水面。它們彷彿在用歡快的舞蹈表演,感謝救過擱淺江豚的漢川“親人”。

江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佈在長江中下游幹流,以及洞庭湖鄱陽湖區域,被稱作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是高度瀕危物種。體型較小、頭部鈍圓,額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闊,上下頜幾乎一樣長,全身淺灰色或灰白色,體長一般在1。2米左右,最長的可以達到1。9米。

長江江豚是我國長江中特有的淡水鯨豚類動物、生態系統狀況的指示物種,主要分佈於長江中下游幹流和鄱陽湖、洞庭湖中,種群極度瀕危,被稱為“微笑天使”。

湖北江段自古便是長江江豚重要的棲息地之一,除了長江外,漢江也是江豚的傳統棲息地,歷史上丹江口段都有江豚棲息的記載。

有人把江豚叫做“水中精靈”,它們性情活潑,常在水中上游下竄,還有有趣的吐水行為,喜歡單獨或成對活動,結成群體的一般不超過四五隻,但也有七八隻在一起的記錄。

漢川市漁政執法大隊副大隊長王義雄表示,江豚一週內兩度現身漢江漢川段水域,作為守護者,他們倍感欣慰。也有專家分析,江豚是移動性很強的物種,這說明它們覓食的通道暢通無阻,一路追著魚兒到了漢江,沿線沒有受到漁業活動的干擾。

珍稀江豚頻現 禁捕成效出現

2018年7月24日,農業農村部就長江江豚科學考察及長江珍稀物種拯救行動實施情況舉行釋出會,估算長江江豚數量約為1012頭,呈多年下降趨勢。

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長江流域的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2021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也全面啟動。

2021年2月5日,調整後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向公眾釋出。其中,長江江豚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國家一級。

自長江大保護和十年禁漁等國家戰略實施以來,湖北的江河中屢屢出現長江江豚的身影。

這幾年,在長江黃石段、武漢段、黃岡段,均出現過江豚的身影,且都被拍下。

在此背景下,2022年9月19日長江江豚科考正式啟動。

而本次考察是繼2006年、2012年和2017年後的第4次長江全流域江豚科學考察,也是《長江保護法》頒佈實施和長江十年禁漁實施後首次流域性物種系統調查。將全面掌握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及棲息地生境狀況,科學分析長江江豚種群變化,梳理長江江豚致危因素和保護措施效果,為客觀評價長江禁漁效果、制定更有針對性的長江江豚保護計劃奠定基礎。

“微笑天使”曾一週兩次光顧,漢江漢川段迎來江豚科考

科考隊進入漢江漢川江面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秘書長王克雄認為,長江十年禁漁、入河排汙口治理、岸線生態修復、小散亂碼頭整治等保護措施,是江豚分佈變廣的主要原因。

“特別是長江禁捕後,漁業干擾變小,魚類資源豐富,江豚覓食、嬉戲的通道被打通,分佈區域變大,因此逐漸出現在長江武漢段,如白沙洲、天興洲水域,甚至進入支流漢江。”王克雄說,江豚面板細嫩,對水質要求較高,渾濁水域下難以生存,這也證明了禁捕等保護措施,對長江水質改善效果明顯。

長江沿線共同守護“微笑天使”

今夏,長江流域大旱,長江裡的“微笑天使”過得怎麼樣,也牽動著人們的心。

據中新網報道,10月14日,兩輛共裝載6000斤餌料魚的運輸車輛,緩緩來到江西鄱陽湖松門山瓢牙頭深水坑水域,帶來江西省農業農村部門準備的第一批長江江豚應急“外賣”。活蹦亂跳的餌料魚從運輸車內被投入湖中。

今年7月以來,鄱陽湖遭遇罕見旱情,水位持續走低,水體大幅萎縮。受綜合因素影響,長江與鄱陽湖水位連日來止跌回漲,但中長期仍呈下降趨勢,長江江豚的生存環境仍面臨考驗。根據近期監測結果,江豚適口餌料魚數量明顯下降,當地隨即開始投放餌料。

2006年、2012年、2017年,加上剛剛結束的2022年長江江豚科考,每5年一次的江豚尋跡備受關注。

從宜昌到城陵磯,科考多次發現江豚身影。考察期間,考察團隊在長江城陵磯洞庭湖口附近江面觀測到較大江豚群體,有至少兩對母子豚躍出水面。

第4次長江江豚全流域科學考察,是長江十年禁捕後首次科考,整個科考在長江中下游1600公里江段分4段同步進行,由120餘名考察隊員、20餘艘漁政船艇同步實施,覆蓋有長江江豚分佈的長江中下游幹流、鄱陽湖、洞庭湖以及部分支流汊江水域。

據介紹,科考船看到了不少的“母子豚”中,這說明今年很多江豚群體中都有江豚寶寶出生,對於壯大江豚的種群規模來說是一個大好訊息。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