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舉行“政協委員話環保”活動 助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人民網廈門5月26日電 (餘乃鎏)在2022年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26日,由廈門市政協資源環境和農業農村委員會、市生態環境局、市政集團等聯合主辦的“呵護清潔海洋,共建美麗海灣——政協委員話環保”活動舉行。據悉,此舉旨在展示該市海漂垃圾綜合治理工作成效,進一步助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動打造水清灘淨、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

當天上午,廈門市政協委員代表一行等乘坐廈門“海上環衛”機械清掃船,途經廈鼓、演武等海域,現場觀摩海漂垃圾海上作業方式,實地感受“海上美容師如何守護廈門藍”以及廈門海漂垃圾綜合治理成效。期間,大家在廈鼓海域看見了三撥海豚躍出水面逐浪的場景。

廈門市舉行“政協委員話環保”活動 助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廈門市“政協委員話環保”活動舉辦。人民網 餘乃鎏攝

在隨後舉行的座談交流會上,政協委員代表們一行觀看了廈門海漂垃圾治理模式影片,詳細瞭解了廈門市海上環境衛生管理站對海漂垃圾進行常態化保潔等情況,並聽取了廈門市生態環境局有關海漂垃圾治理工作情況、成效和經驗做法等介紹。期間,圍繞著本次活動主題“呵護清潔海洋,共建美麗海灣”,6位政協委員還從各自專業角度發表觀點,為廈門進一步做好海漂垃圾綜合治理工作、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建言獻策。

據悉,海漂垃圾綜合治理工作是今年福建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專案。一直以來,廈門市高度重視海漂垃圾治理工作,圍繞加快建設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創新建立制度化、常態化、系統化、資訊化的海漂垃圾治理機制並取得明顯階段性成效。資料顯示,經過綜合治理,廈門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從2016年的56。7%逐年提高到2021年的87。3%;2020年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無人航拍,廈門海漂垃圾分佈密度全省最低,2021年航拍分佈密度同比再下降16%。此外,廈門每年投入約4000萬元、組建500餘人的保潔隊伍,每年清理海漂垃圾約3000噸,實現“海上收集、陸上處置”。

廈門市舉行“政協委員話環保”活動 助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政協委員話環保”座談會交流現場。人民網 餘乃鎏攝

“生態改善再現海豚逐浪,廈門是唯一一個在城區就能見到中華白海豚的城市;海漂垃圾治理扮靚了岸線景觀,為市民遊客創造了樂遊宜憩、人海和諧的優美環境;廈門海漂垃圾防治的經驗做法,屢屢在全國得以推廣……”廈門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陳秋茹介紹,這一切也得益於在海漂垃圾綜合治理上,近年來廈門生態環境等部門創新探索、實施了一系列有力舉措,建立並健全、完善四大機制,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制度化責任落實機制,組建專門隊伍、建立常態化海上環衛機制,加大投入保障、建立系統化綜合治理機制,強化科技支撐、健全資訊化預報監管機制等。

值得一提的是,廈門市海漂垃圾治理工作,在職責分工上,由廈門市生態環境部門負責牽頭統籌,市市政部門負責打撈收集、轉運處置,各區政府建立常態化沙灘保潔及海漂垃圾清理的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在工作推進上,廈門已形成源頭減量、治汙保潔、清理轉運全鏈條的海漂垃圾治理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