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工業園區電鍍行業安全風險現狀分析與管控措施探討

關於工業園區電鍍行業安全風險現狀分析與管控措施探討

引 言

近期,省廳對工業園區電鍍行業安全風險進行了研判,並針對性提出管控措施。電鍍是有毒有害的作業工種之一,電鍍生產要使用大量的酸、鹼、鹽、重金屬和易燃、易爆及危險化學品等原料,併產生危害人體健康和汙染環境的廢水、廢氣、廢渣,這必然給企業安全生產帶來不利的影響;稍有疏忽就容易發生事故,安全生產是電鍍企業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

因此,需要進行認真地思考和研究。並透過規範化、專業化及科學化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式,對生產作業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和控制,對生產安全事故進行預警、預測、預防及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等一系列管理活動,來保障生產全過程的安全。

一、廣東省電鍍行業的基本情況

根據省廳的報告,目前省內電鍍行業重點企業約800家,省級批准建立的定點產業園區、歷史形成的產業集控集中區約22個。

上述企業以中小型企業佔絕大多數,規模化的大型加工企業較少,而集約化的規範園區更是寥寥無幾。同時,企業普遍存在起點低、管理水平低的狀況,企業法人重生產經營、輕安全管理的傾向普遍存在。相對於其它行業,電鍍與表面處理加工領域的職業教育程度比較薄弱,系統受過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培訓的從業人員點總體從業人員的比例較小,由於專業知識欠缺,安全生產的意識淡薄。

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受經濟成分多元化,從業人員複雜化、生產品種多樣化的影響,一些電鍍企業安全生產基礎設施不完善,安全生產管理的投入欠帳較多,造成事故多發。

二、電鍍行業風險特點

(一)主要特點

1、極易引發火災事故。電鍍生產用氣、用電頻繁,各類機器裝置較多,電鍍作業通常要經過加熱、溶解、電解、加工等流程,作業過程極易造成電氣裝置故障,從而引發火災事故。

2、極易引發爆炸事故。電鍍生產中經常使用汽油、煤油、丙酮、苯類、三氯乙烯和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對工件進行脫脂除油。汽油,煤油,苯類和其它一些有機溶劑的閃點很低,在空氣中極易揮發,其蒸汽與空氣的混合物達到爆炸下限時如遇火花等點火源就會發生爆炸事故。

3、極易引發中毒事故。氰化物在電鍍業頻繁使用,如在使用、儲存等環節發生洩漏,當抽風機未正常工作,因通風不良致區域性達到一定濃度時,極易發生作業人員氰化物中毒事故。短時間內吸入或者誤服氰化物,會導致呼吸立即停止而死亡。

4、極易引發觸電事故。電鍍裝置需要專門的電源,這些電源擁有電壓低,電流大的特點,電鍍廠房腐蝕性液體多,電源長期置於廠房環境下易出現腐蝕現象,造成觸電事故。

(二)風險特點應對

1、電氣火災管控方面

(1)電路迴路設定:將企業的所有用電迴路至少分成四路,裝置用電、照明用電、消防用電及安防用電(監控系統、氣體報警系統)區分開來,設定獨立迴路;所有用電裝置設施外殼做好安全接地,電氣裝置和開關應裝設短路、過載等保護。

(2)鍍槽導電與電源裝置應符合規定要求,用電裝置設施的外殼應安全接地;禁止使用電加熱管作槽液加熱,應採用蒸汽加熱管。

(3)完善用電管理機制,生產中應對電源線路、直流電源、過濾機、天車及控制櫃等做好日常維護與定期檢修,嚴禁電器裝置的絕緣裸露、帶病執行;停工、停產時做到人離斷閘(安防用電除外),消除能量源。

(4)嚴格執業動火作業許可制度,落實動火作業前“三個一律”:一律不準進行交叉作業;一律清除現場可燃物質;一律監測可燃氣體含量、保持良好通風,嚴防交叉作業動火引發爆炸、火災事故。

2、化學品爆炸事故方面:

(1)控制各類危險化學品的存放量,特別是甲、乙類易燃液體,使用場所的最大存放量不應超過一晝夜需要量。

(2)為防止氫氣爆鳴,應經常對鍍槽的極杆觸點進行清洗,使之導電良好,並控制液麵的泡沫高度,加強通風,並避免建築物屋頂留有死角;對鋅酸鹽滾鍍鋅工藝的滾筒及時放氣和清理,避免發生鳴爆。

(3)禁忌物料應分開存放,避免混合;以難燃的水性清洗劑代替易燃可燃溶劑。

(4)噴漆室室體及與其相聯接的通風管道應採用不燃材料,並及時對漆垢進行清理。

(5)易燃易爆場所的照明燈具、開關和電機等均應符合防爆要求;應有良好的通風措施。

(6)易燃易爆場所應考慮設定可燃氣體濃度檢漏報警裝置和火災報警裝置;同時在生產現場配備二氧化碳和乾粉滅火器等。

3、中毒事故方面:

(1)劇毒品的儲存和使用場所應設防盜報警裝置,且建築結構完整,門窗嚴密,禁止無關人員入內;領用時對安管人員和操作者共同完成,準確計量、建帳登記,將材料完成溶解,一次加入槽中。

(2)劇毒品的包裝容器和包裝袋不許隨便丟棄,應消毒後由供應商回收,專用的分取容器應存放在庫房內。

(3)改革工藝,儘量使用低毒無害的工藝和物料,採用低氰或無氰的生產工藝。

(4)過濾機應根據過濾液的理化特性(酸性、鹼性、強氧化性等),有針對性地選擇濾室、過濾介質和過濾管道等的材料;並做好洩漏及引排措施。

(5)排水管道應根據排放液體的化學性質和溫度選擇合適的材質,嚴防滲漏;不同性質的廢水應分開排入廢水池,含有氰化物的廢水管道和處理裝置應單獨設定。

(6)電鍍生產應機械化、自動控制、有毒物質生產裝置應密閉化,以減少人員與有毒物質的接觸,並避免氰化物與酸類物質混合、接觸。

(7)改善通風狀況,噴漆、電泳和油墨塗敷等崗位採用正壓送風,酸霧、漆霧、有毒氣體和粉塵等應吸收處理或高空排放。

(8)接觸有毒有害物質、腐蝕品、高溫物質和粉塵應佩戴防塵口罩、防毒口罩、防毒面具、橡膠手套、護目鏡、水鞋、呼吸器和防護服等相應的個體防護用品。

(9)嚴格控制工作溫度和電流密度等。

(10)在危險化學品的存放和使用場所設定明顯的警示標誌、安全周知卡和急救須知

(11)配備氰化物的急救藥物,如嚴硝酸異戊酯。

4、觸電事故方面:

(1)電氣裝置和開關應裝設短路保護、過負載保護和接地故障保護;潮溼作業場所的用電裝置應設定漏電保護裝置;整流器等電器裝置宜單獨設電源室集中放置。

(2)任何電氣裝置都不應超負荷執行或帶故障使用。

(3)能引起觸電且容易被觸及的裸帶電體必須設定遮護物或外罩;電線應穿阻燃料管敷設。

(4)電氣裝置的各種安全與警告指示應在裝置的相應部位上做出明顯標誌;存在事故風險的地方應有符合規範要求的警告標誌。

三、省廳研判報告防範措施探討

(一)狠抓底數摸排

報告中要求全省開展摸底工作,按照“一園一冊”的原則實施精準的安全風險排查評估,並實施治理整頓的對策是可行的;目的為透過改進工藝裝置,督促企業儘早還清安全欠帳,提高本質安全水平。

(二)狠抓專項整治

嚴格按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要求,緊扣“7個100%”工作目標,把所有工業園區,特別是電鍍企業園區納入安全整治範圍,實現安全網格化管理。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制機制,明確園區安全生產管理責任主體(機構),配足配齊專業監管人員。把好園區專案准入關,推進封閉化、規範化、標準化和資訊化管理。

導致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管理和技術兩個方面,通常管理上的缺陷是很多災難性事故的根源,技術上的缺陷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在企業裡強調安全文化、管理體系和人員培訓,這些都是實現安全的手段,它們歸根結底要體現在消除危害和控制風險上。長期而言,需要建立系統性的安全管理機制,是可行的對策。

(三)狠抓“四項制度”落實

督促工業園區管理機構及園區內涉及危險化學品儲存、使用企業,特別是電鍍企業必須嚴格實施“四項制度”(即風險研判每日承諾公告制度、風險管控和隱患治理每月報告制度、安全主題教育每季授課制度、安全生產“一線三排”年度報告制度)。

“四項制度”原本是針而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加油站除外)的一種自主承諾方法。而電鍍行業的大部分企業與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存在明顯的差異,如法搬用只能是碎片化的安全管理,是不按科學規律的形式主義;而在安全管理過程中的形式主義則會要了人的命。

(四)狠抓工藝推廣

近些年來,新的表面處理技術和工藝不斷湧現;如塗料塗裝、熱噴塗及熱浸鍍等。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間競爭激烈,電鍍加工費用較低,尤其是鍍鋅、銅、鎳、鉻等一些種類加工利潤微薄、企業無力在新工藝推廣上投入較多資金,推行清潔生產的阻力較大。

(五)狠抓預案建設

建立健全突發事件處置應急預案是很有必要的。電鍍生產中某些意外事故的發生是不可預見的,往往事發突然、猝不及防;電鍍企業除了日常生產中做好事故防範外,還應制訂對突發事件的處置預案,提高對事故的應急處理和施救工作的快速反應能力,定期進行事故現場的模擬演練,確保在意外事故一旦發生時人員和財產得到有效的處置。如人員快速疏散、火災及時撲救、中毒人員迅速救治等,最大限度地減小財產損失和人員傷害。

四、電鍍園區的風險管控思路與重點

(一)源頭控制措施:規劃設計與准入

1、准入與佈局:安全形度,對中低端、自動化程度低、安全投入低的電鍍企業禁止准入。

2、安全設計:園區管理需要強制介入企業的工藝安全設計。入駐企業必須強制採取本質安全設計,並在設計階段開展工藝危害分析(PHA),特別是危害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並在PHA與HAZOP中結合職業健康與環境影響,確保設計的安全。

3、安全管理:園區可對各企業提出要求,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中必須配置不少於一位具有一線操作經驗的專業人員,對企業的執行具有一票否決權,從管理制度上和技術能力上保障企業風險管控的獨立性。

(二)過程控制措施:運營管理

1、安全教育:園區管理可以建立“實訓基地”,將員工的現場操作培訓與HSE有機結合,包括入職教育安全培訓、特種作業安全培訓與實訓(登高、動火、有限空間等等)、應急管理安全培訓與實訓(演練)等全部納入,建立專門的實訓場所與培訓場所,對於園區內企業開展實操性的安全大比武,考核企業的安全操作與應急能力。

2、合規稽核:對園區內的企業進行強制的工藝安全管理(PSM)稽核與健康安全與環境(HSE)稽核,幫助企業發現問題並及時整改。

3、運營標準:園區的運營需要緊密圍繞風險管控,將園區准入標準、企業全生命週期管理、產業鏈管控等內容納入運營管理。

4、能量源控制:將劇毒品、甲乙類危化品全部納入園區供應配送範圍,實現危險品集中儲存,按需配送,使用現場“零”庫存;對禁止使用的危險品禁止入園。

(三)區域防控措施:監測監控與數字園區

1、監測監控措施:園區應建立風險監測措施,在主要裝置周邊廣泛安裝監測儀表與監控探頭,重點監測易燃易爆及含氰等有毒類氣體的洩漏;監測閾值分別按照環境標準、安全預警和爆炸下限等多限值設定,透過智慧化的風險決策系統,及時預見風險,並針對不同的洩漏情形採取不同的應急措施。

2、區域防控:園區需要封閉與隔離,限制無關人員的進入;其次,設定集中式的汙水處理系統、固廢焚燒處理系統,對園區的雨汙水進行集中管控,不允許任何企業向環境有任何排施;再次,有條件的園區可設定內河,以保障最嚴重事故下的消防用水與消防廢水的收集。

3、數字園區:推進園區安全生產資訊化和智慧化平臺建設,實現對園區內企業、重點場所、重大危險源、基礎設施等風險實時的監控預警;並將整體嵌入數字化、智慧化園區總系統,實現遠端監控。

(四)區域應急措施:

1、應急資源:園區設定應急隊伍,配置應急物資,建設應急管控體系。

2、應急演練:園區定期進行演練,選擇典型企業、典型工藝和典型化學品洩漏(如氰化物)與火災爆炸事故;

3、應急聯動:區域內各單位的聯動、應急資源共享,在緊急狀況下可調配園內規模企業的消防與應急物資,以彌補單個企業甚至園區的不足。

4、危機應對:突發事件後如何進行危機應對,如何面對公眾和媒體,如何資訊公開等園區需要未雨綢繆。

五、結論

新時期,風險管控能力是電鍍產業園區最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風險管控是個長期的系統工程,根本不存在簡單直接有效的管控途徑;系統的風險管理是透過源頭控制(危害物質替代),過程控制(隔離或工藝變更)、工程技術和管理控制(管理與監控)、個體防護(PPE與撤離)等多個無層面開展的。

園區管理重點在於對“准入”的設定,標準與遊戲規則的制定;在“准入”上做文章,強調入駐企業的自動化與安全的投入,強調企業工藝安全設計與過程控制,強制進行安全稽核以及運營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