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身處地看《前哨》

美劇前哨小女孩在第幾集

設身處地看《前哨》

商業片不是沒有看點,特別是這種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前哨》是美國好萊塢打造的阿富汗戰爭題材影片。影片則根據CNN記者Jake Tapper著作改編。影片故事圍繞53名美國士兵的真實故事展開,這些士兵與阿富汗東北部約400名塔利班武裝分子拉開持久的作戰。他們所建造的前哨基地位於巴基斯坦邊境僅14英里處的三處陡峭山脈底部。

我對這部電影產生些許共鳴,是在看到了這個前哨陣地的佈置之後。簡易工事護牆、蛇腹形鐵絲網、活動板房、衛星電話、物資集裝箱、柴油發電機……這些跟我們維和時候的營區,高度相似。

我第一次到達北蘇丹達爾富爾維和營地時,我的感覺跟《前哨》中那些初到的美軍如出一轍:營地怎麼能設在這個地方?

從地形上看,維和營區位於一片窪地,一南一北有兩個高地卻被北蘇丹政府軍佔據,並且在地圖標註上,高地上有炮兵陣地。這算什麼?維和部隊赤裸裸地暴露在當地政府武裝部隊的重火力之下,這還有安全可言?

設身處地看《前哨》

時間久了,最初的心驚就變成了些許的麻木,維和部隊畢竟是執行維持和平任務,不是過來殺人放火,有啥事情都靠外交協商手段解決,雖然效率不高,卻也多方滿意。

維和八個月,我們一槍未放,也未曾受到一彈騷擾。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的營地也就滿足於那個“險地”了。

可是,美軍這個前哨營地就跟我們有天壤之別了。時不時地遇上一陣冷槍彈雨,甚至於還有迫擊炮彈RPG,在這麼險惡的生存環境下,美軍的營地竟然跟我們維和營地大為相似,這就很無奈了!

設身處地看《前哨》

先說柴油發電機。

野外營地不能拉電線連電網,只能靠柴油發電機不斷髮電。這個發電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訊系統、裝備電池、生活照明……你能過幾天沒有電的日子?我們維和營區有兩臺柴油發電機,輪流不間斷髮電。因此,發電機的保護工作還是必須到位的,我們專門給他們建了工事,不像美軍那樣明明白白地擺在那裡。

後來,前哨營地遇襲,美軍軍士乾脆在發電機上架起機槍,才打了不到一個彈鏈,就被打傷掛彩,也足見防護薄弱。

設身處地看《前哨》

再說彈藥庫位置。

美軍這個彈藥庫不僅靠牆而且在地上!這是我們中國部隊很難接受的。

即使在執行和平任務的維和部隊,我們也是把彈藥庫半地下化,不僅有工事保護還有偽裝,畢竟都是能爆會炸的彈藥,你怎麼小心都不過分。

設身處地看《前哨》

再說迫擊炮陣地。

這是美軍前哨營區內最有效的山地戰武器了。可這個陣地依然是靠牆而建,位於營地邊牆位置。並且,迫擊炮彈就堆碼在炮口前方,這雖然便於炮兵裝填,卻降低了安全係數,萬一敵人越牆扔過來一個炸藥包,或者是一捆集束手榴彈,不但迫擊炮陣地完蛋,營地也會炸開一個口子。

令我不解的是,可能是隨時處於作戰狀態的原因,美軍的那門迫擊炮架起來就不收了,從電影拍攝的劇情看,這門炮就一個炮手會擺弄,在他中彈倒地之後,這門炮就沒發射過一發炮彈,開玩笑呢吧!

設身處地看《前哨》

一個排就靠一門迫擊炮?好歹配門小口徑高射炮吧!

對比一下我們維和營地和美軍前哨營地,我覺得美軍這個營地就不該建起來。在群山環抱、眾敵環伺的環境下,美軍這個營地建起來就是找捱打的。

如果美軍將這個營地作為誘餌,吸引塔利班有生力量過來持續殺傷,也不是不可以。那麼,就必須滿足守必固援必至兩個條件,哪一個不具備都很可能是慘局。

俄國關於阿富汗戰爭題材,拍了《第九連》,也是一個加強排的兵力跟數百塔利班硬懟。只不過,俄軍是守高地,美軍是守谷底。美軍的自信,自信的有些過分了。

設身處地看《前哨》

《前哨》以四位美軍指揮官的輪換為敘事線索,蠻有看點的。

第一位上尉基爾,扮演者是大家熟悉的“精靈王子”,也從側面說明這是個好軍官。他以協商的方式處理衝突,花錢維持脆弱的和平,有點聯合國的做派,算是美國的一個另類。可惜,這名軍官殉職在夜間山地行車的事故中,他維持和平的努力也隨之化為雲煙。

第二位上尉,明顯美軍傳統做派,一遇襲就派出巡邏隊的軍校套路——找到他消滅他。也是在他的指揮下,美軍士兵站在了塔利班視角觀察了自己的營地,發現了弱點和不足。但是,就跟當前的美國一樣,我知道弱點在哪裡,可我就是不去克服。這名軍官,最後殉職在巡邏的路上。

第三名上尉,一副官僚做派,不知道為啥是黑人(不知道事實是不是這樣)。這名上尉不受士兵喜歡,不僅是生搬硬套上級意圖,更是分毫不差地脫離實際,甚至於連座標都能報錯,讓迫擊炮打偏了方向。在村民找過來時,又無腦地草率接下可能不是自己的鍋!就是這名弱智的軍官,卻全身而退,被撤換了。

第四名中尉,在前哨營地被撤掉之前的最後負責人,就是他率領眾人硬扛下了數百名塔利班的攻擊。但在影片中,這名中尉大部分場景都是穿著汗衫站在指揮所鎮定指揮中的。看來,美軍發電機的質量就是好啊!

設身處地看《前哨》

現在,我就站在塔利班方面,單從軍事角度來看,這個前哨據點該怎麼打。

必須指出,美軍前哨據點能得到空中以及地面快反部隊的支援,因此必須速戰速決。影片中,這場攻防戰從早打到晚,給了美軍從容增援的時間,明顯不妥。

從影片看,塔利班在進攻過程中,動用了迫擊炮和RPG等火器,卻火力分散,重點目標一處也沒有毀傷,明顯不足。

如果由我制定進攻方案……

進攻時間選擇在凌晨美軍換崗之時,這個跟影片中一致,原因是我根本不相信塔利班有很強的夜戰能力,索性就在美軍鬆懈疲憊之時,也是不錯。

進攻方向就選擇山谷的三個方向,同時進攻。美軍要點防守,便於集中火力,因此多點同時攻擊能化解美軍這一優勢。

攻擊火力全部集中,這一點最重要。參與此次進攻的迫擊炮、火箭筒,全部統一編組,集中使用。首先是迫擊炮,第一波火力打擊務必打掉美軍的迫擊炮陣地,最好的效果是摧毀炮陣地引爆彈藥炸開圍牆;第二波火力打擊務必打掉美軍的柴油發電機;第三波打掉美軍的彈藥庫,效果好的話還能炸開一段圍牆。然後是火箭筒,居高臨下集火射擊打掉美軍的三輛悍馬偵察車。最後就是靠近圍牆,透過手榴彈步槍甚至是刺刀,以步兵傳統方式解決戰鬥。(影片中,塔利班竟然沒有手榴彈可用,真是費解!阿富汗人民不用石頭放羊嗎?)

最後一提,片中讓我最感動的地方,就是美軍士兵給家裡打電話。都是當兵盡義務,為國家執行任務,哪個士兵沒有幾段柔骨衷腸?

幸運的是,中國維和士兵安安全全載譽歸來了;不幸的是,美國大兵帶著傷亡傷痛至今未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