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繆《局外人》:想做個常人,身在世俗,心卻在局外?

局外之人什麼意思

1957年10月17日,瑞典皇家學院授予加繆諾貝爾文學獎,認為他“熱情而冷靜地闡明瞭當代向人類良知提出的種種問題”。這訊息震驚了加繆本人,也震驚了巴黎文學圈。不僅因為他戰勝瞭如馬爾羅、薩特和貝克特等幾位聲名更顯赫的大師,更因為他才44歲,是法國20世紀文學史上最為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很難描述讀《局外人》時的感覺,是緊張、憤慨?亦或是打抱不平?也許兼或有之。本篇作者通篇以主人公口述的語氣娓娓道來,句子簡潔而明快——也許主人公只不過是不願“隨大流”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但又偏偏捲入朋友爭端,繼而過失殺人,終至被“道德法庭”審判而判處死刑。

加繆《局外人》:想做個常人,身在世俗,心卻在局外?

令人覺得震憾之處在於:

是否按大家的道德觀來生存就是正確的?主人公事事都置之度外,好象是一位局外人,在群情悲傷的葬禮他冷眼旁觀,在朋友相聚他內心寂寞,是表達感情不力,還是有一些“愛無力”?

但可以肯定他的確沒有足夠的金錢能和母親住在一起,也無法奢望去建立一個家庭,他覺得人死再做什麼也無濟於事,表達怎樣的悲傷也蒼白無力。也許他內心的確冷酷,但以上選擇對他是最真實的選擇,也是最現實的選擇。

即使主人公再冷酷,也都不能作為被判處死刑的理由,無論社會還是法庭,都不能用這樣的審判去剝奪主人公的生命。

讀存在主義作家加繆的作品。初看,這是在寫什麼?各種絮絮叨叨,沒有具體詳細的場景和事件描述,沒有起因經過結果,沒有優美動人的文筆或發人深思的哲理闡述,這也能躋身位列蜚聲中外的名家故事之一?

加繆《局外人》:想做個常人,身在世俗,心卻在局外?

然而繼續往下讀,慢慢開始漸入佳境。小說家細緻入微的人物心理動態描述,表面看似不合人性常理的反應、細思又覺人性本就如此,貌似沮喪虛無事不關己的冷漠態度背後,是一種難以言說的體察、迫近和關切。

大概這便是一種典型的存在主義的“荒謬劇場”寫法:

描寫一些非常瑣碎的情境,一種我們可以稱之為"超現實主義"的生活,他看似還原我們本來的生活面目。

然而作品中的人物時常發現自己處在一個非常不真實、像夢一樣的情境裡,抽離了自身去冷眼旁觀。

他冷靜地看著自己的母親去世下葬而全程不流一滴眼淚,他在母親下葬完第二天就下海會女友看喜劇片,他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前途漠不關心,對女友希望結婚的要求也無可無不可。

他剝離了自身的存在,最終荒謬地捲入一宗毫無價值的惡性鬥毆事件中,走向了生命的虛無、悲觀和“不存在”。

一種荒誕空洞的"陌生感"、"異己感"的"局外人"心態緊緊扼住讀者,內心一片虛無荒涼,進而陷入深思。

加繆《局外人》:想做個常人,身在世俗,心卻在局外?

主人公是一個無神論者,拒絕接受宗教皈依,因此哪怕深陷牢獄,面對指導神甫的苦心勸導仍無動於衷。

雖然我從加繆的筆下讀出了他對神甫道貌岸然而精神虛偽空洞的百般諷刺,但不可否認,人在一個沒有宗教信仰、沒有意義的世界中會感到梳離,這種疏離感會造成絕望、煩悶、厭惡和荒謬等感覺。

作品借主人公之口說出了真相:

日子,過起來當然就長,但是拖拖拉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最後就混淆成了一片。每個日子都喪失了自己的名字。對我來說,只有"昨天"與"明天"這樣的字,才具有一定的意義。

小說中處處提到主人公因生理感覺而觸發心理感覺的各種不適:在母親出殯途中感覺到的天氣酷熱難耐、在海邊暴曬時感受到的灼熱威逼、在法庭上因窒息悶熱的氛圍感覺呼吸不暢、重返海灘時沉重熾熱的陽光和大海讓他失去控制而扣動扳機……

加繆《局外人》:想做個常人,身在世俗,心卻在局外?

存在主義的目的並不在於鼓吹人生沒有意義,恰恰相反,它真實地在作品中顯露出生命的“無意義”,顯示、揭發出日常生活情境的荒謬,以使旁觀者起而反對,進而迫使人們追求較為真實而有意義的生命。

木心在《文學回憶錄》“希臘悲劇及其他”一篇中提到:

"一切偉大的思想都來自悲觀主義。真正偉大的人物都是一開始就悲觀、絕望,置之死地而後生的。"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主人公最後走向生命的終結,未嘗不是另一種開始和重生。

關於“局外人”這個寓意,是在不斷地和主人公的交匯中體驗出來的。開頭一句

“我的媽媽,她死了”

,這句極簡單的話卻讓人深深動容。然後就是平淡的敘述,回憶。從默爾索走進敬老院開始,到葬禮的結束,整個過程都給人主人公不在場的感覺,一切都只是被迫,應付,然後疲憊不堪地逃離,只想回家睡覺,彷彿要把這一切完全忘記。

這樣被動的情緒中,如果還要在葬禮上哭,就太虛偽了。而默爾索就不喜歡虛偽,他完全憑心所為,戀愛,交友,都真實得讓人不可思議,卻能感受到他的真誠。他無悲無喜,總給人一種不在場的感覺。

加繆《局外人》:想做個常人,身在世俗,心卻在局外?

甚至連開槍殺人的時候,由於太陽的緣故,他也是不在場的,他甚至完全不知道為什麼殺了人,只是太陽的過錯。然後是被捕坐牢,在牢裡他仍然感覺是不在場的,仍然是不悲不喜,默然得像個局外人。但是最後當法庭把他當做局外人,隨意定罪的時候,他震驚了,可是此時他發現自己已經被別人代替,彷彿不存在了,真正成了一個局外人。

小說的設計非常獨特,“局外人”的寓意讓人久久地深思。其實我們都是局外人,為了所謂的常理,努力想做個常人,身在世俗,心卻在局外。我們都是所謂的法律和強權的局外人,擺脫不了被擺佈,被判決的命運。默爾索說,所有的人都會被判決,早死和晚死沒有什麼區別。

他一直到死都是清醒的,彷彿一直在局外觀看著這個局,看見眾人皆醉我獨醒。

從死刑的討論回來,我覺得本書喚起了對公平和正義的拷問,也是對每個人靈魂的拷問,你是否曾經用道德以及其他成見去判斷一個人,有意或者無意使一個人蒙冤或者受害?即使他在你眼中是個毫不起眼的局外人?

加繆《局外人》:想做個常人,身在世俗,心卻在局外?

可惜加繆卻因車禍早早去世,為世人留下不多作品,時任法國文化部長的馬爾羅對英年早逝的作家蓋棺論定:

“加繆的作品始終與追求正義緊密相連。”

,又如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所言,

“卡夫卡喚起的是憐憫和恐懼,喬伊斯喚起的是欽佩,普魯斯特和紀德喚起的是敬意,但除了加繆以外,我想不起還有其他現代作家能喚起愛。他死於一九六〇年,他的死讓整個文學界感到是一種個人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