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不黃俗話說233:牢丸、牢九、湯糰、元宵都「jiū」圝

圜圓怎麼讀

古來食物食品之名,大多能見字釋義,但諸如“牢丸”、“剗子”、“燒麥”、“河漏”(餄餎)之屬,睹文見名,探字釋義,就頗費躊躇。“剗子”乃“偃月”之形的餃子,我們在談點心的時候說了(草不黃俗話說217-218《點心·茶點·糕點·早點》)。今天說說“牢丸”這種食物的“得名之由”,“燒麥”“河漏”另文探討。

【牢丸】亦稱“牢九”。食品名。湯糰。一說為蒸餅。《初學記》卷二六引晉束晳《餅賦》:“四時從用,無所不宜,唯牢丸乎!”唐段成式《酉陽雜俎·酒食》:“籠上牢丸,湯中牢丸。”宋蘇軾《遊博羅香積寺》詩:“豈惟牢九薦古味,要使真一流仙漿。”清陳維崧 《二郎神·玉蘭花餅》詞:“想廚娘指螺紅一縷,牢丸上纖痕猶凝。”清俞正燮 《癸巳存稿·牢丸》:“牢丸之為物,必是湯糰。 宋以來多作牢九。陸游詩自注雲:‘聞人德懋言牢九是包子。’亦向壁之言。《老學叢談》雲:‘牢九者,牢丸也,即蒸餅,宋諱丸字,去一點,相承已久。’亦向壁之言。北宋《蘇軾集》已作牢九,豈知豫避靖康嫌名耶?其言丸去一點為九,今市語九為未丸,猶然。”

段成式《食品》有龍上牢丸,湯中牢丸是也。元美曰:即子瞻誤以為牢九者也……按:籠上牢丸,乃饅頭、扁食之類;湯中牢丸,乃元宵、湯丸,或水餃餌之類。(明方以智《通雅·飲食》)

〔餅〕……如彈丸者謂之牢丸。(自注)蘇子瞻詩用為“牢九”,誤矣。(清郝懿行《證俗文》卷一“餅”)

牢丸其本名,牢九其俗名。(中國烹飪辭典)

按:牢丸、牢九,古來紛紜。《蘇軾全集校注》雲:“牢九”,底本(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原作“牢丸”,今據集本、集丁、施乙、類本改。作“牢丸”者乃後人改,非蘇軾原貌。後引材料大致同上面所引。莫伯驥(1878

1958)《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初編》亦主“九”為“丸”字去一點,因為清黃蕘圃(丕烈)藏殘宋本《普濟方》詩云:“版系宋雕何處認,真珠丸已諱為圓。”(卷十《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提要)。但從蘇軾詩看,即使蘇軾詩是靖康以後雕刻,也確實應如校注所說,有“牢九”對“真一”(酒名)的必要,蘇軾(1037

1101)也不可能預避宋欽宗趙桓靖康(1126年1月25日

1127年3月20日)嫌諱。

俞正燮所謂“今市語九為未丸”,是指江湖切口“數字九”的隱語:

一平頭,二空工,三眠川,四睡目,五缺醜,六斷大,七皂底,八分頭,九未丸。(清翟灝《風俗通識餘·市語·雜貨鋪》)

“未丸”取義同“缺醜”。為何出現這個現象呢?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一、牢九必定當作“牢丸”

不管“牢丸”是湯糰還是包子,抑或是元宵還是蒸餅,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圓”;“圓”在古代或說“圝/欒”,而“圝/欒”恰恰符合“牢丸”“圝/欒”的反切音。

(一)圝/欒

【圝】《集韻·桓韻》:“圜也。”《希麟音義》卷五“團圝”注引《字書》:“亦團也。”《玉篇·囗部》:“團圝也。”《廣韻·桓韻》:“團圝,圓也。”落官切,平桓來。

【圞】《中華大字典·囗部》:“圞,俗圝字。”

廓然愨然,其形團圞。(唐張志和《空洞歌》)

盧碩曰:“橘種子者不結實,實亦長,俗呼柚子,廣柚則圞大。”(明方以智《物理小識·草木上》“橘”自注)

或從“囗、戀”,見《金史·五行志》衛州童謠。相關的詞有:

【巒】《六書故·地理二》:“圜峰也。”

(艹沃)穀子曰:“尖曰峰,平曰項,圓曰巒,相連曰嶺。”(《美術叢書·山水純全集·論山》)落官切,平桓來。元部。

【卵】《說文·卵部》:“凡物無乳者卵生。象形。”王筠句讀:“外象膜,內象子之圓也。凡卵皆圓,而獨取魚卵者,圓物多,惟魚之卵有異,故取之。”

【輪】《廣雅·釋器》“軑,輪也”王念孫疏證:“輪之言員也,運也。”

“坎坎伐輪兮”朱熹集傳:“輪,車輪。”(詩·衛風·伐檀)》:五代

【埒】《說文·土部》段玉裁注:“卑垣延長而齊等若一,是之謂涯際之偁;為迴環之偁;為相等之偁。”《廣韻·薛韻》:“還也。”力輟切,入薛來。月部。

【轆】“井上轆轆床上轉”王琦注:“轆轆,井上汲水木也,今井上圓木轉繩懸汲器以取水者是。”(李賀《後園鑿井歌》)

轆轆、軲轆為圓圜、圓轉之物。

【蠃】“冠無觚蠃之理”東漢高誘注:“蠃,讀指端蠃文之蠃。”(淮南子·本經訓)《廣韻·戈韻》:“同螺。”

鸚蠃蜁蝸(文選·郭璞《江賦》)郎果切,平戈來。歌部。

螺紋、螺絲、螺螄無不有迴旋紋。至今川渝還有“欒範”(圓範:說不~)、“欒啵啵”、“欒啵兒”(圓,○)之語;疊用音陰平有“和得蠃蠃旋”“逗得蠃蠃旋”之說它們屬於“礱龍靈→圝欒卵埒→埒蠃腡”之“圓圜”組系。礱,磨礱,往復旋轉;龍,靈便無窮;靈圓轉即溜。

(二)反切出現的時代

反切在漢朝稱為反語。反切漢代已經發展成熟,並非魏晉時期受到外來佛教影響。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篇》雲:“孫叔然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孫炎,字叔然,名炎)陸德明《經典釋文》也說:“孫炎始為反語,魏朝以降漸繁。”事實上,孫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東漢服虔注《漢書》“惴,音章瑞反”。孫炎對反切進行了整理,並編成了《爾雅音義》。以上文章明確表示了反切是漢朝時期產生的。(360百科)

西南師範大學林序達先生(1925

1993)有專著《反切概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可參看。

因此,晉代的束皙(261

300)用反切來表述“圝”,正如“桑落”(酒)之於“索郎”,是當時的風氣所致:

﹝河東郡﹞民有姓劉名墮者,宿擅工釀,採挹河流,醞成芳酎,懸食同枯枝之年,排於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自王公庶友,牽拂相招者,每雲索郎有顧,思同旅語,索郎反語為桑落也。

因此,“牢丸”是表示湯糰等“圝”的反切之名,殆無疑義,取義於“圓”。

二、何以用“丸”避“桓”諱?

1。【丸】“松柏~~。”李富孫異文釋:“桓、丸同聲通假。”(詩˙商頌˙殷武)胡官切。

2。【完】宋避欽宗諱。既有兼避嫌名“完”之則,又有以“完”代“桓”之例,可見其時“桓”、“完”音同。(王彥坤《歷代避諱字彙典》“278。桓”條)

原來“丸”、“完”與“桓”同音相避。“九”為“未丸”之“丸”,就是“丸”那一點“丶”(知庾切,zhǔ);此點平常可以視為“圓點”。所以“未丸”即“沒有那一圓點”即是“九”的意思。

三、以“九”作“丸”解

(一)東坡避族諱“渙”

或以為蘇東坡以“丸”為“九”,是避其伯父蘇渙的嫌諱。王坤彥《歷代避諱字彙典》“桓”條引《附釋文胡注禮部韻略》載《淳熙修文書式》,欽宗嫌名諱尚有“鸛(古玩切,去/呼官切,平)、皖(戶板切,上/胡玩切)”等,今“玩”讀陽平。如果准此,則蘇軾一方面“丸”改“九”可能是避伯父蘇渙(字公群,號文甫。1001

1062)嫌諱,因為《詩˙鄭風˙溱洧》“方渙渙兮”,韓詩作“洹洹”,“洹”與“丸”同音。以“丸”為“九”,屬於“缺筆”那一類(去一丶)。另一方面是,惟其如此,方可遷就本詩的“九”對“一”。蘇渙做過寶雞主簿,官終提點利州路刑獄,非常喜歡蘇軾蘇轍兄弟,對兩個侄兒影響很大,蘇轍有《伯父墓表》以記其一生行履。他的名頭雖不及弟蘇洵響亮,但亦非等閒之輩,他於仁宗天聖二年(1024)中進士。東坡是名人,他這樣一用,別人跟著學樣。至於後來的避欽宗嫌諱,只是順勢而已。

但這個說法不可靠,因為蘇軾有《蜣螂》詩云“誰言轉丸手,能作殷床聲”,不分明用“丸”字嗎?

(二)宋代市語已有“未丸”為“九”之說

另一種可能是,那就是“九”為“未丸”可能在宋代民間就出現了。但目前只見到清代的資料,不敢確定宋代已有此說。

(三)“九”者“聚也”,“圓也”

《集韻·尤韻》:“勼,《說文》:‘聚也’。或作九。居尤切。”

《五音集韻·尤韻》:“九,《說文》:‘聚也’。居求切。”

《洪武正韻·尤韻》:“聚也。與鳩同。”

因此,“牢九”之“九”當取其“聚集”義。聚集有“團圓”之隱含義。此其一。

其二,川渝狀圓叫“[jiū]圓”:

的一顆球;或圓[jiū][jiū]的:湯圓搓得圓

的。我們曾經論證[jiū]可納入“廾拱→圜環匊鞫→鞫匊球”的演變路徑解釋。“九”恰恰有“鳩”音。因此,“九”還是個“圓”。“牢九”暗含“溜圓”。

因此,避諱說無法解釋蘇軾詩的“牢九”對“真一”,俞正燮的駁語,如果不加上這個“對語”說,則顯得無力,因為有欽宗後刻板避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