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水(洋水)續考——《山海經》系列研究

滎的讀音怎麼讀

青水(洋水)續考——《山海經》系列研究

本人於《“赤水”、“黑水”補考,兼論“崑崙”地望》、《“海經”原本略圖》等文中對上古“崑崙”地望及周邊河流地理作了詳細考證。考證所用的主要文獻是《山海經》,準確的說法是《山海經》的海經部分,而山經部分本人前有成見,認為大都後人以戰國地理彙編而成,雖有部分內容出自於海經滲入,但總體上多所附會,難以據信,徒增混亂,故研究中多捨棄不用。(詳見本人文章《解讀上古中國的一把鑰匙————關於<山海經>所載地域及其史料價值的討論》)不過,近日本人在對照山經和海經的崑崙周邊地理形勢時,發現山經中的部分海經故事內容對相關研究有重要幫助,感到此前的認識過於偏頗。

青水(洋水)續考——《山海經》系列研究

《西山經》所述山脈前人皆屬於陝甘,但西經中首經、次經與四經按今日地形大多皆可落實,其山多有與今日地名相同者,唯此《西次三經》所述於陝甘地形無一可對照,其行文也與其他三經差異較大,其內容每與海經故事相合,本人早已懷疑其本非山經內容,而為後人以海經一篇滲入,今即知曉海經地域原為今日滎陽地,其內容或包含有價值的資料。《西次三經》其中有“英水”一節:“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焉,基狀如黃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渾敦無而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此節中“湯谷”《海經東經》有載:“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又見於《大荒東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有谷曰溫源谷。湯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載於烏。”而此“英水”於《南山經》首經有載:“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䨼。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於即翼之澤。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此《南山經》又是內容多與海經合,而其地望無法落實,則可能同樣也為海經材料滲入。這裡的“青丘”也是上古重要地標,正是“九尾狐”所居。從本節可知“英水”出於青丘,這就給我們一個提示:

“英水”或可稱為“青水”,而“青水”即“洋水”,是發源於崑崙的著名河流,也即今日滎陽的索河。

青水(洋水)續考——《山海經》系列研究

“青水”(洋水)在海經中又稱為“滎水”,今日“滎陽”的滎讀音為Xíng,上古可通洋(詳),又可讀為yíng,正與英通。故“滎水”可稱為“洋水”,又可稱為“英水”,都是指“青水”。“青水”源於少陘山下,其地正為上古青丘,為“九尾狐”部落所居,又有“湯谷”,為十日傳說發生地。在海經中有一女丑之屍,著青衣,頗疑與黃帝戰蚩尤故事中“黃帝女魃”為同一人,其又稱為天女,前引文《西次三經》中:“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此天女得名顯然與此天山有關,而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䨼。”,與天山物產相同,又皆言出“英水”,當是同一山。“青水”、“青丘”得名或都來自於此青衣天女“女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