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 金錢統治下, 人性的扭曲和奴役

馬克·吐溫

馬克·吐溫是19世紀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代表作《艱苦歲月》《鍍金時代》《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百萬英鎊》《卡拉弗拉浮現的著名跳蛙》《三萬元遺產》。

《百萬英鎊》

《百萬英鎊》是馬克·吐溫最負盛名的作品。故事的主角亨利·亞當斯是一個美國的窮小子,在舊金山一位礦業經紀人手下當僱員。他喜歡在海灣裡駕駛小帆船。

再讀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 金錢統治下, 人性的扭曲和奴役

有一次,亨利·亞當斯划著,竟劃到夜幕降臨,劃得太遠回不來了。好在,一艘開往倫敦的大型雙桅橫帆船將他救了起來,靠在船上以工作酬而勉強維生。隨後他跟著這艘救命大船來到了倫敦。

到達倫敦後,亨利·亞當斯舉目無親,在用掉僅剩的一美元后,就陷入無衣無食的窘境中。飢腸轆轆的亨利·亞當斯來到了倫敦的波特蘭廣場,一個小孩把一個咬過一口的梨子扔進了陰溝裡。飢餓難耐的亨利·亞當斯目光緊盯著那個泥汙中的“寶貝”垂涎欲滴。

再讀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 金錢統治下, 人性的扭曲和奴役

就在亨利·亞當斯馬上就要抓起那個“寶貝”的時候,他遇到了兩個富豪兄弟,從此,命運發生了逆轉。

這兩個富豪兄弟用一張面值百萬英鎊的現鈔打賭,賭如果一個貧窮、誠實的人收到天上掉下的一百萬英鎊會有怎樣的結果。於是他們找到了流浪漢亨利·亞當斯當實驗。哥哥認為亨利·亞當斯最終結局是餓死,因為他無法證明這些錢是他自己的,會受到別人的懷疑,連銀行都不會讓他存錢。弟弟則認為他會過得很好。

再讀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 金錢統治下, 人性的扭曲和奴役

兄弟倆將一百萬英鎊的支票借給亨利·亞當斯,並和他約定在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可以任意使用。但一個月後亨利·亞當斯必須把鈔票原樣不動地還給富豪,這樣他可以得到富豪們為他提供的任何一份他想從事的工作。亨利·亞當斯糊里糊塗地接受了約定。

接著亨利·亞當斯拿著錢;來到附近的小餐館,因為他實在太餓了。老闆見他像個窮光蛋,打發他到角落裡,侍者也覺得他沒錢付,這時他受到的是老闆和員工深深的歧視。而當他結賬時,所有人都驚呆了,支票是一百萬!

再讀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 金錢統治下, 人性的扭曲和奴役

當人們看到了那張百萬英鎊的支票後,表情誇張到無法想象。飯店老闆對亨利·亞當斯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不僅吃飯免了單,臨走時老闆還對他兩次鞠躬,還希望亨利再次光臨。

隨後他來到一家服裝店,因為自己的衣服實在太破了,必須換一套新的。不過當衣衫襤褸的亨利·亞當斯來到服裝店之後,幾乎沒有人願意理他。而唯一接待他的店員,還選了別人不要的衣服中最破舊的給他,結賬前還諷刺了亨利·亞當斯一番。

再讀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 金錢統治下, 人性的扭曲和奴役

而當亨利·亞當斯拿出百萬英鎊付錢的時候,又出現了戲劇性的反轉,小店員竟哭了起來。老闆知道後,一會兒抓這樣,一會兒抓那樣,口中一面不斷地責備店員的傻言蠢行,一面不斷地對亨利·亞當斯說著阿諛奉承的話,並馬上安排人為亨利·亞當斯量身定製衣服。換衣的換衣,量尺寸的量尺寸,整個小店馬上圍繞他而忙個不停。最後服裝店老闆為亨利·亞當斯量身定製了48套一年四季在各種場合穿著的衣服。

亨利·亞當斯在經歷了衣食住行的各種主動賒賬、免費後,住進了漢諾威廣場專供富人住的豪華旅館,併成為全世界最大都市中的著名人士之一,甚至被美國公使邀請參加私人宴會。

再讀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 金錢統治下, 人性的扭曲和奴役

之後在私人宴會上,亨利·亞當斯認識了美麗可愛的英國姑娘波霞,並與其雙雙墜入愛河。二人玩得旁若無人,痛快至極。甚至就連他的美國同事兼好友勞埃德講述其痛苦經歷時,亨利·亞當斯也是聽而不覺。

在回到賓館,當勞埃德讚美其舒適陳設和奢侈用品時,亨利·亞當斯才從天堂回到現實。也就是在此時,他才深刻地意識到,他債臺高築,在世界上一文不名。甚至和一個可愛姑娘的愛情,也可能因自己的貧窮而擱淺。

再讀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 金錢統治下, 人性的扭曲和奴役

然後勞埃德的出現卻讓亨利起死回生。他透過自己百萬英鎊主人的身份,為勞埃德的礦山做了擔保。在賣掉礦山後,亨利·亞當斯和勞埃德各自的賬戶裡進了一百萬美元。他拯救了好友勞埃德,也拯救了自己。他們也因此步入了真正的富人之列。

一個月之後,亨利·亞當斯再次見到了兩個富豪兄弟,此時心高氣傲地拒絕了富豪兄弟提供職位的機會。誰知道自己的愛人波霞卻是其養女。亨利·亞當斯馬上表示了後悔,並開門見山地說他想收回剛才所說的話。最終在他智慧和幽默下贏得富豪兄弟的好感,有情人終成眷屬!

再讀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 金錢統治下, 人性的扭曲和奴役

馬克·吐溫透過《百萬英鎊》將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在金錢面前的醜態刻畫得惟妙惟肖,對當時的金錢至上、拜金主義進行了批判。

金錢的統治和人的奴役

馬克·吐溫在創作《百萬英鎊》時,英國社會各階層對金錢的崇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狂熱。

19世紀的英國,即維多利亞時代。這個時代,對於當時的英國人而言,這是一個偉大而繁榮的盛世。當時的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程序,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這一壯舉的國家。

再讀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 金錢統治下, 人性的扭曲和奴役

英國的“世界工廠”可謂空前絕後,表現為技術、工業組織形式、分工體系先進性,以及海外殖民體系,原料產地與商品市場都是全球性的。

工業化、城市化為人類社會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大量財富和物質豐富,但也把人類帶進了一個金錢至上、拜金主義的時代。

再讀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 金錢統治下, 人性的扭曲和奴役

那個時代,無論是上流貴族,還是中產階層,還是底層工人、農民,都對財富、榮譽、成功的欲求無限膨脹,

整個社會瀰漫著一種利己主義的自私冷酷的金錢意識形態。

在當時人的眼裡,金錢代表了一切,金錢也可以主宰一切,甚至親情和良知。金錢、權力、慾望使無數人為之瘋狂,人性也隨之扭曲、異化,失去生而為人的最低底線。

再讀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 金錢統治下, 人性的扭曲和奴役

人們對金錢的渴望和佔有慾已經達到了病態的程度,人成為金錢驅使的奴隸,人性被金錢所吞噬,財富和地位已讓他們失掉關愛他人的能力,只為謀求個人名利而不擇手段。

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中,以一張空頭支票為線索,調動著各色人物追逐物質利益的心。這個世界所展現的也不是人的世界,而是物的世界、金錢的世界、貨幣的世界,貨幣異化歸根結底是人的異化,是人的類本質的喪失。

人在整個過程中不是展現自己的本質力量,而是表現為被奴役、被摧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