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到什麼都要買,家有“小購物狂”,父母該如何有效控制

一個家庭當中,差不多都是媽媽在扮演著“購物狂”的角色,但是有時候這種殊榮往往會被家裡的那位“小神獸”搶了去。

鄰居小何最近老是愁眉苦臉的,原來是在煩惱自家的那位“小大人”。上週末,本來高高興興地帶著孩子去超市購物,結果孩子看到什麼東西都要買,一旦不給買,就會迎來孩子不分場合的號啕大哭,這種場面讓小何甚感難堪,恨不得好好教訓他一頓。

由於是公共場合,小何

不想讓自己太尷尬,所以強忍著心中的怒火,對孩子表示妥協退讓

,就這樣,一連幾天她們去到超市都是超載而歸,如此一來,她再也

不敢帶孩子去購物了

孩子看到什麼都要買,家有“小購物狂”,父母該如何有效控制

現實生活中,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孩子見啥都想買其實是一種普遍現象。如果孩子經常出現這些行為,家長也不用太擔心,只要找到原因並給予正確的引導,就能輕鬆改變孩子的這個壞習慣。

孩子為什麼會看到什麼都要買?

1、家長對於孩子的溺愛

迫於經濟的壓力,大多數父母往往都是早出晚歸,因為每天要忙於工作,所以

陪伴孩子的時間顯得極其有限,這就不免會讓父母對孩子產生愧疚感

,當孩子提出想買什麼東西時,父母一般都會無條件接受,這也是父母對孩子的一種

補償心理

還有些孩子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而隔代親會讓長輩更加溺愛孩子,往往是孩子要什麼買什麼,這就讓孩子逐漸養成了看見什麼都想要的壞習慣。

孩子看到什麼都要買,家有“小購物狂”,父母該如何有效控制

2、孩子的好奇心和攀比心理在“作怪”

每個孩子都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尤其是當他們看到以前從未見過的東西時,強烈的好奇心便被調動起來,他們想要去觸碰、想要去看個仔細,這也是孩子

探索世界、認知事物的一種方式

有時候,當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有的東西自己卻沒有時,便會心生羨慕,進而總是會拿別人的東西和自己的比較,這也是攀比心理在“作怪”。

3、孩子缺乏對金錢的認知

很多孩子

對“金錢”的概念認知淺薄

,這是因為父母沒有教給孩子應該如何正確地使用金錢。在孩子眼裡,他們並不知道錢是怎麼來的,更不知道每一筆支出的背後,是父母每天辛苦工作換來的,因為他們

不能體恤父母的不易,所以他們看到什麼都想買。

孩子看到什麼都要買,家有“小購物狂”,父母該如何有效控制

由此可見,孩子的購買慾不僅與孩子本身的成長特點有關,還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那麼想要控制孩子的購買慾,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家長這樣做,有效控制孩子的購買慾

1、堅守原則,說一不二

有些孩子為了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可能會大哭大鬧或者是向父母撒嬌,這時候父母千萬不要因此動搖,違背購買原則的物品一定要做到說一不二。

比如,一些生活必需品、學習用品或是益智類玩具這些都可以購買,但是一定要控制數量和金額;而對於一些有安全隱患、奢侈品或是對學習無用的電子產品,父母一定要態度強硬,說不買就不買。

孩子看到什麼都要買,家有“小購物狂”,父母該如何有效控制

2、引導孩子共同制定購物清單

每次購物前,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共同制定購物清單,

教會孩子理性購物

。比如,父母和孩子一起統計現有物品的數量,再製定出必買物品的數量和名稱,或是讓孩子自己統計需要買些什麼,要買多少,再就是哪些東西是沒必要買的,這些都要做到井井有條。

其次就是父母要根據清單來引導孩子選出確定要購買的物品,而在購物的過程中,父母也要嚴格按照清單來進行購物,如果遇到臨時需要購買的物品,可以

讓孩子發表意見,然後再由雙方共同決定是否需要購買。

孩子看到什麼都要買,家有“小購物狂”,父母該如何有效控制

3、讓孩子瞭解金錢,理性購物

只有讓孩子瞭解到金錢的來源,他們才能正確地使用金錢,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金錢的來之不易,用在什麼地方才算合理等等。

比如孩子平時的零用錢,父母可以

讓孩子擁有管理權和支配權

,當孩子無法拿定主意時,父母也可以為其提供合理的建議,但是

最終決定權還是要留給孩子

如此一來,孩子在買東西時就會進行深思熟慮:這個東西一定要買嗎?再看看吧!或許還有比這個價效比更高的呢?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逐漸養成理性購物的好習慣。

孩子看到什麼都要買,家有“小購物狂”,父母該如何有效控制

常言道“說一百遍不如做一遍”,教育孩子也是一樣,要想改掉孩子看見什麼都想要的壞習慣,

我們與其嘮嘮叨叨,不如讓孩子親身去實踐,給孩子決定的機會,當他在實踐中得到真知時,自然而然也就建立起了理性消費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