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屢次在兩子之間猶豫, 為何選了平庸的奕詝, 沒選出眾的奕訢

公元1722年,剛剛即位不久的大清雍正皇帝為防止皇子爭儲而引發政治鬥爭,便創立了

秘密立儲制

124年之後,年逾六旬的道光皇帝決定立儲,在諸位皇子之中,唯有四皇子奕詝、五皇子奕誴以及六皇子奕訢年齡較為適宜。

而五皇子奕誴已經被道光帝過繼給了他的三弟愛新覺羅·綿愷,因此,大清王朝的繼承者就只能從奕詝和奕訢之中進行選擇。

道光帝屢次在兩子之間猶豫, 為何選了平庸的奕詝, 沒選出眾的奕訢

若將奕詝和奕訢進行一番比較,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六皇子奕訢更加出類拔萃,但最終,道光帝冊立的太子卻是能力平庸且身體孱弱的四皇子奕詝。

那麼道光皇帝為何要如此抉擇呢?

育有9位皇子的道光皇帝立儲時為何只能二選一

素來以敬業、節儉著稱的道光皇帝乃是清朝的第8位君主,儘管他一生兢兢業業、克勤克儉、循規蹈矩,卻依然無法扭轉當時的中國那衰頹落後的國情和局面。

身為一介帝王,道光帝遇到的最大的挑戰便是鴉片戰爭,面對列強的悍猛攻勢,身為戰敗國君主的道光也只能不斷妥協退讓。對於道光帝來說,鴉片戰爭是他一生都無法釋懷的痛苦

道光帝屢次在兩子之間猶豫, 為何選了平庸的奕詝, 沒選出眾的奕訢

17歲那年,道光皇帝被他的父皇嘉慶帝秘密立為儲君。其後,他克己復禮、小心翼翼地做了21年太子,公元1821年,嘉慶帝駕崩,道光帝繼位,此後,道光帝便執掌了30年大清皇權,一生先後冊立了4任皇后,育有9位皇子和10位公主。

生於公元1831年的五皇子愛新覺羅·奕誴是道光帝與祥妃鈕祜祿氏所生,奕誴僅僅比同父異母的四皇子愛新覺羅·奕詝晚出生6天。

儘管身為大清的皇子,可奕誴偏偏是個不喜讀書習文、性情粗魯之人,道光帝心裡是不喜歡這樣的皇子的。

於是在公元1846年,15歲的奕誴便被道光帝過繼給了已逝的三弟、惇親王

綿愷

,奕誴作為綿愷的子嗣隨即便承襲了其爵位,成為了一個小王爺。

道光帝屢次在兩子之間猶豫, 為何選了平庸的奕詝, 沒選出眾的奕訢

道光帝一生共育有9個皇子,皇長子奕緯、二皇子奕綱以及三皇子奕繼福薄命短,相繼早逝。

公元1846年,已然老邁的道光帝決定立儲,彼時,五皇子已經被過繼出去了,除了15歲的四皇子奕詝以及13歲的六皇子奕訢年紀剛剛好以外,餘下的3位皇子均為不滿6歲的稚童,並非儲君的適宜之選。

因此,最終能夠站在皇位PK臺上的僅為四皇子奕詝和六皇子奕訢。

而這兩兄弟自幼便同食同宿、同窗誦讀、同習文武,始終是一對關係比較親密的哥倆。

特別是奕詝10歲那年突遭生母病歿,六皇子奕訢的生母靜貴妃便將奕詝接到身邊親自撫養,因此與其他諸位皇子相比,四皇子奕詝與六皇子奕訢手足情誼甚篤,好似一母同胞一般。

道光帝屢次在兩子之間猶豫, 為何選了平庸的奕詝, 沒選出眾的奕訢

年滿6歲之後,四皇子奕詝和六皇子奕訢分別有了各自的老師,奕詝的老師是時任上書房總師傅的杜受田,而奕訢的老師是文淵閣大學士卓秉恬,兩位學識淵博的老師勤懇教學、敬業奉獻,將二位皇子教育得通曉經典、知禮善文。

道光帝64歲那年才決意立儲,不得不說他對立儲一事思慮已久、謹慎異常。

相較而言,六皇子奕訢文韜武略、聰穎有識,是比較出類拔萃的皇子,而四皇子奕詝則身體較為孱弱、能力稍遜一籌,可最終道光帝偏偏將四皇子確立為大清儲君,也就是後來的咸豐帝。

歷史上的咸豐帝奕詝與恭親王奕訢

咸豐皇帝在歷史上可留下了不少罵名,他本身是個早產兒,因為這種先天性的不足,直接導致了咸豐帝體弱多病、資質平庸,後世之人稱其“無才能、無遠見、無卓識”,是個空懷宏圖大志卻一生碌碌無為的無能皇帝

道光帝屢次在兩子之間猶豫, 為何選了平庸的奕詝, 沒選出眾的奕訢

自打他從道光手裡接下了江山皇權,整個大清早已被內憂外患所困頓,復興無望、前程晦暗。

與咸豐帝相比,恭親王奕訢卻是個足智多謀、精幹有勇之人

這個被稱為“鬼子六”的大清鐵帽子王,恰恰是道光帝親手安插在咸豐帝身邊、希望咸豐帝能夠在執政生涯中多多倚重、多多依靠的可信之臣。

據清史所載,咸豐帝奕詝和恭親王奕訢幼時曾為一母(孝全皇后、道光帝的靜貴妃)所撫養,關係親密無間。

但隨著奕訢的漸漸長大,經常纏綿病榻且貪杯好色的“跛足皇子”奕詝便因為有了文武雙全的弟弟做對比而被朝臣頻頻看低。

四皇子奕詝知道自己處處都不如弟弟奕訢,便請來老師杜受田做“助攻”。

道光帝屢次在兩子之間猶豫, 為何選了平庸的奕詝, 沒選出眾的奕訢

杜受田建議奕詝另闢蹊徑,用凸顯自己的“仁愛孝義”來鞏固其在道光帝心目中的地位。

最終,道光帝欽定了“長且賢”的四皇子奕詝為太子,儘管後來這個決定曾令很多朝臣疑惑不解,但皇帝的決定向來是不可違逆的。

公元1850年春,道光帝駕崩,奕詝隨即奉詔登上了皇位,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咸豐帝。

咸豐皇帝繼位後,始終謹慎地維繫著與恭親王奕訢之間的緊密關係,每逢大事要事必會邀請奕訢入宮相商。

與此同時,經風見雨後的奕訢為人處事愈發地靈活機變、周祥勇毅,其無意間顯示出的強大才幹一度又令咸豐頗為忌憚。

道光帝屢次在兩子之間猶豫, 為何選了平庸的奕詝, 沒選出眾的奕訢

縱觀晚清歷史,精明強幹的恭親王奕訢也正是因為個人能力卓越出眾而在咸豐、同治、光緒三朝的政治舞臺上留下了一系列活躍積極的身影。

杜受田支招:道光帝立儲更加看重個人品性

有人不禁要問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六皇子奕訢比四皇子奕詝更加優秀,為何道光帝最終還是將大清江山交到了孱弱平庸、好色淺薄的奕詝手中呢?!

實際上,道光皇帝絕非英睿之人,沒有雄才大略的他不但治國乏力,而且立儲也不甚聰明,他立儲主要看的不是皇子的才學和見識,而是注重個人的內在品性,尤其是仁厚和孝義這兩種特質

有人說,徒弟優秀不優秀還得看師傅的教誨和導引,所謂“名師出高徒”便是強調了一個優秀的老師若對徒弟進行了正確的指引和點撥,那麼這個徒弟即便資質較差也能有所成就。

道光帝屢次在兩子之間猶豫, 為何選了平庸的奕詝, 沒選出眾的奕訢

昔年,道光朝的上書房總師傅杜受田便是一位“名師”,在他的正確導引之下,在爭儲一事上稍顯弱勢的四皇子奕詝最終“反敗為勝”,憑藉“一番攻心的矯飾”而成功登上了儲君之位。

可以說,四皇子奕詝的老師杜受田是個懂得帝王心理的權謀家,

他看出了道光皇帝喜歡仁厚孝義之輩,於是就對奕詝提醒道:日後如若有機會與聖上、六皇子一同出行、論政,你可擇機表現出自己的謙恭與柔善、孝順和純良,這樣一定會令聖上更加偏愛於你。

有一年春天,道光帝帶著皇子們去圍場狩獵,奕訢因為體力好、善謀略而捕獲了很多動物,引來叫好聲無數。而始終神色平和的奕詝則手中空空,箭筒裡滿滿的都是箭簇,看得出來,他連一支箭都沒有使用。

感到好奇的道光帝不禁問奕詝:你為何不射獵,難道是因為興致不高?

道光帝屢次在兩子之間猶豫, 為何選了平庸的奕詝, 沒選出眾的奕訢

可奕詝卻回答說:我不忍心在這萬物蘇長的時節損傷弱小的生靈,更不願和弟弟們爭搶,因此索性選擇旁觀鼓掌助興。

又過了幾年,每當上朝論政議事之時,老邁的道光帝時不時地會感慨自己已經不復當年的神勇,估計不久便會離開這皇帝寶座,老病纏身、晚景悽悽。

眾人見狀大都不敢言語,唯有四皇子奕詝俯身跪地痛哭,以示其能夠與父皇共情、內心憂慮不捨之意。

數度的“虔誠”表演,令道光帝深感四皇子奕詝是個至孝至誠、仁愛厚重的孩子,這樣的品性也是道光心目中未來帝王的絕佳人選。

道光帝屢次在兩子之間猶豫, 為何選了平庸的奕詝, 沒選出眾的奕訢

於是,在恩師杜受田的精準指點之下,原本希望不大的奕詝被道光帝秘密立為儲君,終繼大統,掌控了大清江山11年。

自認為謹慎的道光帝雖曾屢次在兩個皇子之間徘徊猶豫,最終押寶一般地欽定了平庸的奕詝為“接班人”,可事實證明,道光帝的這一錯誤抉擇竟讓大清提前走向了覆滅。

可見,偌大一個帝國理應交給既有善德又富有才幹的繼承人掌管才行,恭順和孝義並不能抵擋危機和外敵,面對晚清那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晦暗飄搖,機敏聰睿的奕訢即便再怎麼不沉穩、不謙厚,也比那假裝仁重孝義、實則庸弱無識的奕詝強上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