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性常色常受想行識陰界入。即佛位

法性是什麼

《摩訶止觀》

卷第七上

複次今此一章是觀陰界入境。須約陰入而判次位。所謂黑陰入界即三惡道位白陰入界即三善道位。善方便陰入界即小乘似位。無漏陰界入即二乘真位。變易陰界入即五種人位。法性常色常受想行識陰界入。即佛位(云云)。

又假名五品既轉明淨豁入聞慧。通達無滯深信難動。即信心也。如此次第念進慧定陀羅尼戒護迴向願等十信具足。名六根清淨相似之位。四住已盡。仁王般若雲。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即此意也。次入初住。破無明見佛性。華嚴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真實之性不由他悟。即此意也。如是次第四十二位。究竟妙覺無有叨濫。是名知次位。

○第九安忍者。能忍成道事不動亦不退。是心名薩埵。始觀陰界至識次位。八法障轉慧開或未入品。或入初品神智爽利。若鋒刃飛霜觸物斯斷。初心聰睿有逾於此。本不聽學能解經論。覽他義疏洞識宗途。欲釋一條辯不可盡。若懷寶藏璧蘊解匿名。密勤精進必得入品。或進深品志念堅固。無能移易彌為勝術。但錐不處囊難覆易露。或見講者不稱理。或見行道者不當轍。慈悲示語即被圍繞。凡令講說或勸為眾生。內癢外動。即說一兩句法。或示一兩節禪。初對一人馳傳漸廣則不得止。初謂有益。益他蓋微廢損自行。非唯品秩不進障道還興。象子力微身沒刀箭。掬湯投冰翻添冰聚。毗婆沙雲破敗菩薩也。昔鄴洛禪師名播河海。往則四方雲仰。去則千百成群。隱隱轟轟亦有何益利。臨終皆悔。武津嘆曰。一生望入銅輪。領眾太早所求不克。著願文雲。擇擇擇擇。高勝垂軌可以鏡焉。修行至此審自斟酌。智力強盛須廣利益。如大象押群。若其不然且當安忍深修三昧。行成力著為化不晚。大論雲。菩薩以度人為事。

云何深山自善。答曰。如服藥將身體康復業。身雖遠離心不遠離。若至六根清淨。名初依人。有所說法亦可信受。一音遍滿聞者歡喜。是化他位也。若此時不出強軟兩賊無如之何。自行轉成於他有辦。大象捍挌刀箭無施。日光照世長冰自冶。此即安忍之力焉。若被名譽羅罥。利養毛繩眷屬集樹。妨蠹內侵枝葉外盡者。當早推之莫受莫著。推若不去翻被黏系者。當縮德露玭揚狂隱實。密覆金貝莫令盜見。若遁跡不脫當一舉萬里。絕域他方無相諳練。快得學道如求那跋摩(云云)。

若名利眷屬從外來破。憶此三術齧齒忍耐。雖千萬請確乎難拔。讓哉隱哉去哉若煩惱業定見慢等從內來破者。亦憶三術。即空即假即中。設使屠粉肌肉心不動散。大地鎮壓不為重淪。毗嵐弗輕寒冰非冷猛炎寧熱。端心正觀那得薄證片禪即以為喜。才見少惡即以為憂。坯器易堆庵華難實。大品雲。無量人發菩提心多墮二乘地。為辦大事彌須安忍。若得此意不須九境。若未了者當更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