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071:正史中,竟記錄一件盜墓案?

科斗文字什麼意思

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本期的《鴞胖說千字文》,我是鴞胖。上期鴞胖跟您聊了聊杜稿和鍾隸,今天來和您說說漆書和壁經。這個不是具體某個人的作品了,而是出土的文獻,鴞胖就分別和您聊聊這兩類文獻。

先是漆書,這名字聽著有就有些奇怪。據說上古時期的書,用墨調漆,使之附著在竹簡上。中國人使用漆的歷史已經很長了,我們把塗了漆的器物,一般稱為漆器。《韓非子》中記載,虞舜、大禹時代,先民已能製作

“流漆墨其上”、“墨染其外而朱畫其內”

的食器和祭器了。中國目前出土的最早的漆器,應該是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朱漆木碗和纏藤篾筒形器,距今約七千年。後來經過發展,成為中國古代極富特色的物品。中國漆器的發展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次始於戰國,垂五百年,延續至西漢;第二次經唐宋元,在明清達到頂點。

漆的主要原料是漆樹上割取的天然汁液,稱之為天然漆,然後會摻和一些別的物質,比如用墨調,顏色發黑;用銀硃、丹砂或絳礬調,顏色發紅,還有比如赭石、雄黃等等。加入不同的物質,得到的漆的顏色自然不一樣。使用天然漆主要是因為,天然漆既有抗潮、防腐、耐磨、耐酸、耐熱的作用,又能有裝飾作用,所以漆器會成為隋唐以來古人常用的器物。

《千字文》071:正史中,竟記錄一件盜墓案?

朱漆木碗

言歸正傳,咱們來說一下漆書。剛才說了,所謂漆書,就是用墨調製成漆,然後書寫在竹簡之上。漆書,可以泛指上古之書,但在千字文中,它有一個特指,就是《竹書紀年》。這本書您可能有些陌生,它是一本古代編年體史書,內容主要以夏、商、西周、春秋時晉國和戰國時魏國史事為主,因原本寫於竹簡而得名。這本書的傳世,並不很光彩,因為它牽扯一起盜墓事件。

晉武帝司馬炎時期,發生一起盜墓事件。盜墓者是汲郡人不準。不準,念成否標,但寫是寫成不準。不準盜的墓,據說是魏襄王的墓,也有人說是魏安釐(音:西)王的墓。據說,不準剛進入墓中,漆黑一片,他順手撿起地上的竹簡點燃,當成照明物。等到幾天之後,不準被擒獲,官員才得到訊息,趕到事發地點的時候,剩下散在地上未被燒光的大批竹簡,但

“文既殘缺,不復詮次”。

晉武帝趕緊安排人員整理,由中書監荀勖、中書令和嶠總體負責,集合了束皙、傅瓚、張宙、衛恆等幾十位文化界名人,參與整理、釋讀竹簡的工作。後人稱這些被搶救出來的竹簡為《汲冢書》,取“汲郡大冢”的意思。這些竹簡,又被後人整理為《古本竹書紀年》,它比司馬遷著的《史記》成書時間還要早二百餘年。

《千字文》071:正史中,竟記錄一件盜墓案?

竹書紀年

那《竹書紀年》和漆書有什麼關係呢?不準盜墓的這件事,記錄在《晉書》當中,這其中,有這麼一句:

“漆書皆科斗字。”

就是說,發現的這些竹簡,是有漆書寫成的蝌蚪字。那,這些竹簡中,記錄了哪些內容呢?《晉書》當中說道:

“記夏以來至周幽王為犬戎所滅,以事接之,三家分,仍述魏事至安釐王之二十年。”

除了周幽王的外,還有三家分晉,在這之後,主要是魏國的事情。現在的《竹書紀年》,主要有兩版。一版大致成書於宋元時期,被稱為“今本竹書紀年”,今是今天的今。但學者多數認為這一版的竹書紀年是偽書。另一版是學者從西晉以後文獻中搜集整理出來的,稱為“古本竹書紀年”,古是古代的古。兩版竹書紀年,仍然為當今學者們所關注和研究的重要文獻。

剛才鴞胖提到了,竹書紀年比司馬遷的《史記》早,那它和《史記》記錄的事情,有沒有什麼區別呢?當然有。比如在記錄堯舜禹禪讓的時候,《古本竹書紀年》是這麼說的:

“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

比如伊尹逐太甲,是因為太甲胡作非為,伊尹為了懲罰他,才流放他,等他改過自新後,又將君主的位置讓給他。但《古本竹書紀年》是這麼說的:

“伊尹放太甲於桐,乃自立……七年,王潛出自桐,殺伊尹。”

伊尹是篡奪君位,放逐太甲,後來太甲從桐這個地方跑回來,殺了伊尹。如果《竹書紀年》所言非虛,那可能歷史確實沒有咱們想象的那麼美好。不過,這《竹書紀年》畢竟屬於私家修史,有人用這本書裡的內容攻擊《史記》等書中的記述卻,妄圖動搖史學基礎,這卻是不可取的,《竹書紀年》只不過豐富了一種歷史的說法,至於記述是否真實,還是得有多方證據。

聊完了漆書,咱們來說說壁經。這也牽扯一件事情,是咱們熟悉的秦始皇焚書坑儒。《史記》當中,是這麼說的:

“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

如果沒有一件事情的發生,那麼“六藝”,也就是《詩》、《書》、《禮》、《易》、《樂》、《春秋》,真的有可能從此消失。多說一句,《樂》在戰國時期已經失傳,所以六經,後來也被改稱為五經。

據說秦始皇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213年,焚書令傳出。孔子的九世孫孔鮒從好友陳餘那裡聽說此事,說道

:“秦非吾友,吾何危哉?吾將藏之,以待其求。”

孔鮒藏起來的,據說就是《論語》、《尚書》、《儀禮》等書。他藏的地方,就是山東曲阜的孔府的牆壁之中。

孔鮒所藏之書的發現,得益於魯共(音:恭)王劉餘,他是漢景帝的兒子,也就是漢武帝的兄弟。《漢書》記載:

“武帝末,魯共王懷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

就是說魯共王想要擴大自己的宮殿,所以破壞了孔子的舊宅,發現許多舊書。現在曲阜的孔府中,還有一處景點,名叫魯壁,就是指魯共王發現孔鮒藏書的地方。

《千字文》071:正史中,竟記錄一件盜墓案?

魯壁

這些藏書,就被稱為壁經。這些書,還被冠以另一稱呼,名叫“古文經”。與古文經相對的,就是今文經。所謂今文經,是指用當時通行的文字寫的,也就是漢代的文字書寫而成;而古文經,主要是指用戰國時代六國的文字書寫的。這其中,有一部書引發後世爭議比較多,就是《尚書》。《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史書,也被稱為“書”。古代的文獻每每說:“書曰”,指的都是《尚書》。

其實《尚書》,在秦始皇焚書之後,一度失傳。《史記》中記載,漢文帝時期,想找一個能講《尚書》的人,幾乎找不到,只有一個秦朝的博士,名叫伏生,他能講。但當時伏生已經九十多歲了,走不動了,漢文帝就派一個人跟他去學,這個人,就是咱們熟悉的,晁錯。伏生口述,晁錯記錄,得到二十八篇。史書中記載得到二十九篇,但有一篇據考證可能不是伏生口傳的。這部《尚書》,被稱為“今文尚書”。從魯壁當中,也得到一部尚書,被稱為古文《尚書》。古文《尚書》經過孔子後人孔安國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書》多16篇。

不過後來,在西晉永嘉年間的戰亂中,今、古文《尚書》全都散失了。東晉時期,豫章內史梅賾給朝廷獻上了一部《尚書》。這部《尚書》,內含今文《尚書》33篇、古文《尚書》25篇。這部《尚書》,也就是現在流通的《尚書》的底本。

別看這部書一直流傳,但也引來學者的關注,畢竟在原始資料都找不到的情況下,平白無故出來一本書,被懷疑也是正常的。雖然學者一直懷疑,但沒有確鑿證據證明傳世《尚書》的部分內容是偽造,不過2008年清華大學收錄的一篇竹簡告訴我們,這本《尚書》中有一部分內容是後人偽造。清華簡是戰國中晚期文物,竹簡中有部分《尚書》內容,經對比,傳世《尚書》與竹簡中的部分記載有衝突,而且衝突不止一篇。

偽造《尚書》篇章的動機是什麼,鴞胖不好去猜測。但傳世《尚書》和《竹書紀年》的事情給我們一個啟發,那就是:“盡信書,不如無書。”歷史學中,在論證觀點的時候,講求“孤證不立”。咱們論證一件事的時候,不能以一本書或者一個出處的答案為標準,應該多方探求,這樣才能窺探事情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