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一首冷門作品,一國之君成為階下囚,那天晚上他有多難熬

想必大家也是知道的,寫作是需要一個靈感的噴發,而靈感往往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會從頭腦中噴湧而出,關於這點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如此,很多文學家往往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點上一盞燈,靜靜的於案前伏,讓靈感在筆尖流淌。而在某些個難以入睡的夜晚,更是想要拿起筆來將自己心中的感想寫出來。

李煜一首冷門作品,一國之君成為階下囚,那天晚上他有多難熬

詩人張繼在晚上睡不著覺的時候,寫下了一首《楓橋夜泊》,成為流傳千古的佳作;大文豪蘇軾在晚上難以入眠的時候,也會有“寂寞沙洲冷”的感慨;就連李白也同樣有失眠的時候,一首《靜夜思》道出了多少遊子的心聲。每個人失眠的原因都不一樣,有的人是感慨自己的命運坎坷,也有人是因為思念故友思念家鄉,而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這樣的詞作品,它是一首詞,出自李煜之手,雖然比較冷門,但是卻是一首經典之作。

《搗練子令·深院靜》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李煜一首冷門作品,一國之君成為階下囚,那天晚上他有多難熬

在宋開寶八年,南唐滅亡,而李煜也成為了一位階下囚,熟悉他風格的朋友都知道他的作品就是在這時開始變換了“味道”,開始變為國破家亡的痛苦以及追憶曾經的日子。而這時也是他的巔峰時期,留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佳作,可以說是主業上的失意,竟意外的成就了副業的巔峰。但無論怎樣,對於他來說這都是痛苦的,在某天晚上,他聽到了外面傳來搗衣的聲音,因此勾起了他對於曾經國家的思念,竟然意外的導致了失眠,於是便揮筆寫下了這首作品。

在這首詞的上闕中,他描寫眼前看到的景物,並點明瞭當時的季節。那是在一個秋天的夜晚,秋風瑟瑟,讓人感到十分寒冷,整個院子裡靜得沒有一點聲音,看起來也空空蕩蕩,這種非常孤寂,淒涼的環境,讓作者的心中感到更加的悽婉。一直以來,搗衣都被古時的人們視為是一種思念的象徵,李白也曾經在詩文中提到過。所以當詩人的耳中聽到這搗衣的聲音之時,他也是不自覺得就被勾勒起了內心的那種離別之痛,而他的離別與相思要顯得更加刻苦,因為他所思念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家人,還有他曾經的子民。

李煜一首冷門作品,一國之君成為階下囚,那天晚上他有多難熬

而在這首詞的下闕中,作者則是由近及遠,在這樣一個漫長的夜晚裡,搗衣的聲音與月光一起透過窗戶,傳到了作者的耳邊。他一個人躺在床上,但是卻輾轉反側,無論怎樣也難以入眠,這讓他感到非常無奈,從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內心深處的那種痛苦。實際上,打擾他睡覺的,真的是那倒黴的聲音嗎?未必,最主要的還是他內心深處的種種情感在作祟。

李煜一首冷門作品,一國之君成為階下囚,那天晚上他有多難熬

縱觀整首詞,他的感情都是統一的,那就是悲傷悽婉,但是他所要表達的意象其實卻並不清楚,我們可以將這首作品理解為是對於人的思念,也可以理解為是對於國家的思念,甚至也可能只是由於環境的變化而引起的心靈上的變化。但無論是哪一種,他都寫盡了我們的心間,極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