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給崇禎留下撤退途徑,為何崇禎卻沒選擇?最後寧可選擇自殺?

明朝末年

各地起義不斷,加上清軍侵犯邊境,內憂外患之下,最後終迎來了覆滅。明朝的覆滅是多方面影響的結果,崇禎皇帝在明朝的眾多皇帝中,算得上比較勤政的一個。他也想改變明朝的局面,然而清除了閹黨,卻還是沒有改變朝廷被東林黨掌控的局面。

朱棣給崇禎留下撤退途徑,為何崇禎卻沒選擇?最後寧可選擇自殺?

在崇禎之前,明朝的根基就已經開始動搖。相比於清軍不斷進攻邊境,國內起義影響更大。尤其是李自成的勢力發展迅速,打退了幾次,可是很快又捲土重來。崇禎在治政上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果是在穩定時期,崇禎應該算得上一個開明的皇帝。然而他登上皇位的時候,接手的卻是一個爛攤子。最後李自成打到北京,他又嚴格遵守祖訓不肯逃跑,選擇上吊自盡,結局無疑讓人唏噓不已。

朱棣給崇禎留下撤退途徑,為何崇禎卻沒選擇?最後寧可選擇自殺?

實際上,崇禎並非沒有退路。早在

朱棣

的時候,

他就考慮到了可能面臨的異變,留了一條退路以備後患。不過崇禎卻沒想過走那條退路,這其中既有他軟弱的原因,而且也跟他墨守成規有關。崇禎想改變明朝官場狀況,但是權力集中在東林黨手裡。

朱棣給崇禎留下撤退途徑,為何崇禎卻沒選擇?最後寧可選擇自殺?

他不得不顧及東林黨人的利益。鎮壓農民軍以及在邊境應對清軍襲擊,耗費了大量錢財,財政收入卻入不敷出,結果導致軍隊戰鬥力越來越弱。但他又不能採取一些措施獲得錢財,一旦頒佈了出格的措施,東林黨人就群起請奏反對,想要實施改革措施舉步維艱。

朱棣給崇禎留下撤退途徑,為何崇禎卻沒選擇?最後寧可選擇自殺?

北京城被攻破的時候,其實他可以選擇

朱棣

留下的退路。

朱棣

將明朝都城遷往了北京,不過原來的都城南京卻沒有做什麼改變,保留了原來的建築和機構。他這麼做的原因就是以防北京城守不住,還能有一個去處。

然而崇禎卻信奉

君王在社稷在

祖訓

,原本有機會逃走,卻執意留下殉國。如果他偷偷逃走,在南京重新規劃發展,說不定還能重整實力。

或許即使他逃走也無力再改變局面,北京城還沒丟失之前,明朝的糟糕狀況始終沒有好轉。

朱棣給崇禎留下撤退途徑,為何崇禎卻沒選擇?最後寧可選擇自殺?

即使他在南京建立政權,也只是延長了一段時間,還是無法改變明朝滅亡的結局。

朱棣

留下那條退路,更適合特定情況下選擇。比如說北方有外敵來襲,

那麼可以撤退到南京應急。而如果國內起義不斷,內部環境都不穩定。即使撤退到南京,也還是會遭到起義軍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