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個至死未曾出山的頂級謀士, 一個是水鏡先生, 另一個是誰?

三國中至死未曾出山,最被大眾低估的頂級謀士,一共有兩位!一位是水鏡先生,另一位是誰?

三國兩個至死未曾出山的頂級謀士, 一個是水鏡先生, 另一個是誰?

說起三國,除了武將的戰場比拼,最精彩的莫過於謀士的指點江山,而說起三國謀士,大家第一反應肯定是諸葛亮、司馬懿、荀彧、賈詡等頂級謀士,畢竟這些人實在是太出名了,成績太亮眼了。事實上,三國時期,人文薈萃,

除了這些知名的頂級謀士,還存在著不少至死未曾出山,且被大眾低估的頂級謀士!

今天本文就為大家介紹兩個最被低估的頂級謀士,歡迎斧正!

司馬徽

司馬徽號稱“水鏡先生”,精通奇門、兵法、經學,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諸葛亮、龐統這種絕世大才,和司馬徽的關係非常好,而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和諸葛亮、龐統等人玩得非常好的人,絕非泛泛之輩!

司馬徽當時隱居在荊州,名氣大,才識高,深受眾人的敬仰,但是他卻並沒有選擇出山幫助其他人,可謂是絕對的隱士。那麼

司馬徽空有一身才華,又為何不願意出山呢?

實際上這裡面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司馬徽未遇明主

司馬徽很長一段時間都生活在荊州,而荊州的主公便是劉表,這個劉表還是非常有能耐的,曾經

單騎平荊州

,令天下震撼。而且荊州在劉表的治理下,繁榮富強,和天下其他州郡相比,宛如一個世外桃源。有如此英明的主公,按理說司馬徽是完全可以一展抱負的,結果他卻並沒有選擇輔助劉表,因為

他知道劉表這個人心胸狹隘

,一定會謀害善者,所以一直緘口不言,不投奔劉表,不談論時勢。

《司馬徽別傳》:知劉表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談議。

三國兩個至死未曾出山的頂級謀士, 一個是水鏡先生, 另一個是誰?

司馬徽的名氣非常大,劉表手下的人聽過他的大名,所以向劉表推薦,說司馬徽是奇才,可以幫助劉表安定天下,希望劉表主動去邀請司馬徽出山。這一點倒是

有點像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只不過

劉表沒有劉備的耐心

,僅僅去過一次,劉表便做出瞭如下結論!

《司馬徽別傳》:人謂劉表曰:“司馬德操,奇士也,但未遇耳。”表後見之曰:“世間人為妄語,此只小書生耳,其智而能愚者皆類。”

劉表去見了司馬徽後,回來的評價是

司馬徽也就那樣,見識和普通人差不多

。這裡面一方面是因為司馬徽本身不看好劉表,不願意在劉表面前展露才華,還有一方面倒是有點像是司馬徽在故意考驗劉表,就好像當年諸葛亮故意考驗劉備一樣,需要三顧茅廬才最終出山,結果

劉表耐不住性子,所以最終雙方一拍兩散

!不得不說,相比於劉備,劉表在識人方面,確實差了一點!

二、司馬徽年紀大了

司馬徽年輕的時候,沒有遇到明主,所以即便劉表親自上門拜訪,雙方最終也落得個不歡而散。而等到司馬徽遇到明主的時候,他的年紀也大了,於是他只能把諸葛亮推薦出去,並說了一句:

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

上了年紀後的司馬徽,

遇到的明主便是劉備

!劉備白手起家,從一介平民做到了一方諸侯,無論自己遭到何種挫折,無論被打得多麼狼狽,身邊都緊緊圍繞著一堆文臣猛士,這足以說明

劉備這人才能不凡,人品極佳

,不然別人早就棄他而去了。劉備是個真正的仁義之人,且本事不錯,更為重要的是,劉備集團什麼都不缺,就

缺頂級謀士

,所以對於司馬徽來說,劉備這種主公,算得上是一個真正的明君,能夠讓自己發揮出自己平生所學!於是在劉備闖入司馬徽隱居之地時,司馬徽對劉備的處境進行了一番深入的剖析!

三國兩個至死未曾出山的頂級謀士, 一個是水鏡先生, 另一個是誰?

原文:因問玄德曰:“吾久聞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猶落魄不偶耶?”玄德曰:“命途多蹇,所以至此。”水鏡曰:“不然。蓋因將軍左右不得其人耳。”

司馬徽問劉備,您名聲享譽天下,且才能絕佳,又有猛將相助,為何會落魄如此,寄居荊州?劉備的回答則是命運多舛,顯然他是

把自己的不順歸因於命運

了。然而司馬懿卻有不同的見解,他認為劉備之所以奮戰二十來年還如此落魄,

主要是因為劉備缺人

!劉備一聽,當即反駁,說自己文有孫乾、糜竺,武有關羽、張飛,根本不缺人!可以看到,直到此時,劉備仍然對自己集團的發展沒有清晰的認知,仍然將自己的失敗歸因於命運,於是司馬徽又說出了這麼一番話!

原文:水鏡曰:“關、張、趙雲,皆萬人敵,惜無善用之之人。若孫乾、糜竺輩,乃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也。”

水鏡先生點出了劉備集團的致命缺點,那就是

缺乏頂級謀士,缺乏經綸濟世之才

!至此,劉備徹底想通了,徹底明白了自己的弱點。劉備想請司馬徽出山相助,奈何當時的司馬徽已經年紀大了,不願意再出山了,於是司馬徽說出了臥龍鳳雛之名,希望劉備尋求這二人相助,而且見劉備始終未去尋找這兩人,司馬徽還專門去找劉備,去推薦臥龍,

暗示劉備重用諸葛亮。

只不過,在臨行之前,司馬徽說了這麼一句話: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

事實上,司馬徽臨行前說的這句話,也正好是他自己內心的真實寫照,他空有一身才華,前半生未能遇到明主,無法大展才華,等到他遇到劉備這個明主時,

自己年紀又大了,且天下局勢已經日趨明朗了,曹操在北邊已經勢成,劉備很難再一統天下了,所以他才會感嘆,“不得其時”啊!

三國兩個至死未曾出山的頂級謀士, 一個是水鏡先生, 另一個是誰?

司馬徽才華出眾,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最終未能出山輔助明主,未能一展才華,可惜、可嘆!而下面這位被人低估的頂級謀士,他雖然一直在操弄風雲,

卻從未真正的效命於某一個主公,而是完全忠於自己!

陳登

說起陳登,很多人的印象都不深,稍微有點印象的,也對陳登評價不高,認為他配不上頂級謀士的稱號,而且陳登一直為官,算不上從未出山,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為何說陳登有頂級謀士之才,為何說陳登算是從未出山?

陳登乃是徐州的一個世家子弟,自幼博覽群書,才華出眾,有匡世濟民之志,二十五歲,他被舉為孝廉,開始在徐州牧陶謙手下為官!看起來陳登這人是一個典型的做官之人,根本算不上是從未出山。但我們看陳登接下來的騷操作,便會發現,陳登這人,簡直就

是東漢末年的弄潮兒,所有人都被他玩弄於股掌之中!

其才能,其利己之心,令人歎服!

興平元年(194年),陶謙病死,於是陳登擁戴劉備繼任徐州牧,看起來陳登非常欣賞劉備,是把劉備當作明主了。

可轉眼的建安元年(196年),呂布偷襲了徐州,陳登便在呂布手下做起了高官。就在大家以為陳登看好呂布時,

陳登轉頭又把呂布賣了!

建安二年(197年),陳登破壞了呂布和袁術的聯姻,削弱了呂布的實力,之後更是向曹操面陳攻擊呂布之計,深得曹操嘉許,被曹操任命為廣陵太守。而這一期間的呂布,被陳登賣了還在幫忙數錢,壓根不相信陳登會坑他!

三國兩個至死未曾出山的頂級謀士, 一個是水鏡先生, 另一個是誰?

擊敗呂布之後,徐州落入了曹操手中,曹操一心想要收服劉備,但劉備有更大的志向,於是劉備借攻打袁術之計,反叛了曹操,並藉機攻下了徐州,斬殺了曹操的徐州守將車胄。

而劉備之所以能攻下徐州,斬殺車胄,其實就是陳登在背後出力。

後來曹操命手下前來攻打劉備,也是陳登在為劉備出謀劃策,建議劉備聯合袁紹,抵擋曹操。此時,被認為忠於曹操的陳登,又在為劉備效力了!就在眾人認為陳登是劉備的迷弟,一直對劉備忠心耿耿時,

陳登轉頭又把徐州獻給了曹操!

原文:陳登獻了徐州。曹操大軍入城,安民已畢,隨喚眾謀士議取下邳。

看看陳登這一通操作,誰敢不服!

呂布、劉備、曹操,哪一個不是人中龍鳳,天下豪傑,結果陳登卻屢次拋棄他們,另投新主,

關鍵是,這些人還一點都不記恨陳登,都認為陳登是好人,這等智慧、這等手段,有幾個人可以辦到?

十年之間,徐州之主,從陶謙換到劉備,從劉備換到呂布,從呂布換到曹操,從曹操換到劉備,再從劉備換到曹操,

主公一茬一茬地換,但陳登家的紅旗卻始終不倒,這是何種能耐?

徐州經歷的四位主公,性格各異,脾氣不同,但是陳登卻能恰到好處地得到他們的重用,將他們玩弄於股掌之中,此等智謀,絕對算得上是頂級了!

可以看到,陳登多次變換城頭,這說明他並非忠於那些主公,什麼呂布、劉備、曹操,這些人都不是陳登忠心之人,陳登真正忠心的人,只有自己!這便是本文為何說陳登從未出山的原因,

因為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並非出山輔助某個主公!

對了,臨末說一下陳登的結局,這傢伙就是好日子過多了,喜歡吃生魚片,最終感染寄生蟲死了……

三國兩個至死未曾出山的頂級謀士, 一個是水鏡先生, 另一個是誰?

結語

綜合來看,三國中至死未曾出山,最被大眾低估的頂級謀士,一共有兩位!

一位是水鏡先生,另一位則是陳登!

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留言討論哦!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三國演義》《司馬徽別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