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造成的肌肉“扳機點”現象,只靠拉伸就足夠消除了嗎?

對於熱愛跑步的人來說,跑步前後要拉伸這件事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識。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跑步為什麼要拉伸肌肉呢?其實無非是兩個目的:

第一,透過拉伸肌肉改善肌肉的彈性和伸展性,讓肌肉既可以用力縮短,也可以很好地放鬆拉長,延長肌肉做功距離,提高肌肉工作效率;第二,運動完後肌肉傾向於縮短和僵硬,這時透過拉伸可以降低肌肉興奮度,讓肌肉放鬆下來。

跑步造成的肌肉“扳機點”現象,只靠拉伸就足夠消除了嗎?

但是,只依靠拉伸就能真正做到充分地放鬆肌肉嗎?

跑步造成的肌肉“扳機點”現象,只靠拉伸就足夠消除了嗎?

並不能,因為拉伸無法消除肌肉打結點。

肌肉外面和裡面包繞著筋膜結構,筋膜不僅包裹肌肉,還把肌肉分割成若干束,這樣可以讓一塊肌肉的每條束獨立收縮而互不影響。

很多時候,如果包繞肌肉的筋膜比較緊張,裡面的肌肉收縮舒張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導致肌肉收縮阻力增加,也會產生額外的能量消耗。筋膜緊張加之肌纖維糾纏,如果沒有得到有效地放鬆和梳理,長此以往就會造成軟組織中筋膜形成粘連,專業術語稱作“扳機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肌肉出現“打結”現象。

跑步造成的肌肉“扳機點”現象,只靠拉伸就足夠消除了嗎?

這時候,僅僅依靠拉伸是無法解決問題的,還需要使用泡沫軸對肌肉進行滾壓。

也就是說,透過肌肉拉伸和肌肉滾揉的相互配合,才能達到肌肉放鬆的效果,同時這對於提高跑步能力、預防傷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就為大家提供5個最精細化的泡沫軸放鬆方法。趕緊試試吧~

【泡沫軸滾壓小腿後側練習】

a.前後滾壓;b.側向滾壓

跑步造成的肌肉“扳機點”現象,只靠拉伸就足夠消除了嗎?

1。坐在舒適的地面上,雙手放於髖部後面,手指指向身體外側,並將髖部抬離地面。開始以1英寸(2。54釐米)/秒的速度緩慢地向前移動身體(見圖a)。

2。發現敏感點後,停在這個部位並持續施壓30秒。保持施壓的同時,髖部可以放回地面,但要保持來自另一條腿的壓力不變。敏感度降低後,緩慢地上下滾壓肌肉,重複4次。然後,將泡沫軸置於小腿中央,重複4次側向滾壓(見圖b)。

【泡沫軸滾壓小腿外側練習】

a.前後滾壓;b.側向滾壓

跑步造成的肌肉“扳機點”現象,只靠拉伸就足夠消除了嗎?

1。坐在舒適的地面上,將需要滾壓的腿置於身體前方,髖部外旋,讓腿的外側可以平放在地面上。腿放在滾壓器上,滾壓器要靠近腳踝,將腿下移幾英寸(見圖a),緩慢進行滾壓。

2。發現敏感點後,停在這個部位並持續施壓30秒(如果沒有敏感點,反方向滾壓至腳踝)。重複滾壓這些部位4次,每秒移動1英寸(2。54釐米)/秒的速度。4四次滾壓後,從滾壓器的上側開始反覆進行小腿的側向滾壓至滾壓器下側(見圖b)。

【泡沫軸滾壓股四頭肌練習】

a.上下滾壓;b.側向滾壓;c.屈曲與伸展

跑步造成的肌肉“扳機點”現象,只靠拉伸就足夠消除了嗎?

1。面部朝下,俯臥姿勢開始,把滾壓器放在靠近你要滾壓的大腿膝蓋處,另外一條腿往外伸。緩慢下推身體,以使滾壓器以1英寸(2。54釐米)/秒的速度向上移動,直到找到敏感點為止(見圖a)。

2。當找到敏感點時,持續施壓30秒。然後,重複上下滾壓肌肉4次。接下來,保持脊椎中正,大腿側向移動以完成兩個完整的動作,在滾壓器上拖拽身體進行側向滾壓(見圖b)。

3。停在相同的點上,透過屈曲、伸展膝蓋2次來伸展肌肉(見圖c)。

【泡沫軸滾壓膕繩肌練習】

a.前後滾壓;b.側向滾壓

跑步造成的肌肉“扳機點”現象,只靠拉伸就足夠消除了嗎?

1。將大腿置於身體前面,呈坐姿,泡沫軸放在膝蓋上方的膕繩肌處。雙手靠近髖部,手指指向外側。然後,髖部稍微抬起,身體向前推,泡沫軸順著膕繩肌往上滾(見圖a)。

2。滾壓至找到敏感點,持續施壓30秒。時間到了之後,緩慢滾壓肌肉4次。下一步,大腿側向移動以進行側向滾壓(見圖b)。

【泡沫軸滾壓股內收肌練習】

a.上下滾壓;b.屈曲和伸展

跑步造成的肌肉“扳機點”現象,只靠拉伸就足夠消除了嗎?

1。面朝下俯臥,泡沫軸放在身旁,長軸與身體平行。然後把需要滾壓的大腿放在泡沫軸上。前臂在地上以支撐上身。為了達到滾壓的目的,將身體略微抬離地面,緩慢地移動身體,讓泡沫軸向前移動,即向大腿上方滾動(見圖a)。

2。滾壓至找到敏感點,持續施壓30秒。時間到後,重複滾壓肌肉4次。然後,完成兩個動作,透過屈曲、伸展膝蓋(見圖b)來拉伸肌肉。

跑步造成的肌肉“扳機點”現象,只靠拉伸就足夠消除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