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識|終日口說般若,不識自性般若,學佛者如何“悟”透般若

對境若不識怎麼辦

善知識|終日口說般若,不識自性般若,我們如何“悟”透般若

中國的傳統文化深奧之處很多時候我們很難以理解,也很難解釋。就如每個人想法不同,解釋出來的問題也不同。特別在史文領域這樣的例子很多,我們平常生活中也一樣都有,只是看我們能否參悟領會。儒釋道的文化就有很多這樣問題,如佛家祖師裡說的:“小悟無其數,大悟十八回。”生活中,經常出現,名師指點時往往話不說透,這時候就要自己領會,儒釋道思想中講的“悟”居多。這種悟境就是言思不及的境界。

善知識|終日口說般若,不識自性般若,學佛者如何“悟”透般若

善知識!終日口說般若,不識自性般若

《六祖壇經》記載:“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唸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意思是說:“世人一天到晚口說般若,卻沒有意識到自我本性中本有的般若智慧。就如同飢餓的人,口中談論各種美食,卻不能解決飢餓。同樣的,如果整天之是口說般若空理,而沒有實踐,雖然歷經萬劫,也永遠不能明心見性,終究無法收益。”

《六祖壇經》這段話的分享,體現了佛教人生思想最實際的問題,體現在我們當下。唸佛學佛念阿彌陀佛,我們要念阿彌陀佛的同時,把學佛修行中體會到的、悟到的應用到現實中來。禪宗的思想為何能在中國屹立不倒,不僅僅是結合了古印度佛教的傳承,更是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結合人們實際生活的需要來倡導弘揚。所以,大茶經一直提倡生活禪的原因,就是希望更多的學佛者能夠把唸佛修行時,把這些唸佛修行所得融到我們生活中去,我們要去領會、去領悟,而且儘可能的悟透。

六祖慧能大師在五祖弘忍傳承衣缽時,讓慧能夜裡三更到他方丈室去。五祖用錫杖在唯上敲了三下而後離開,六祖當下就領會五祖的心意,於是當天晚上三更時分,就來到了五祖的方丈室。這說明慧能的覺悟性高,可領會到五祖的意思。這就是我們提到的”悟“,悟性高,能領會,這樣是悟的一種。

善知識|終日口說般若,不識自性般若,學佛者如何“悟”透般若

四祖雙峰山景

淨慧長老曾說:“真正的悟境,更是一種言思不可及的境界,根本不是一般的感受能湊泊。”淨慧長老言:“世間法到了極致都說不出來,只有用行為了直接表現它,諸法的實相更是不可思議。所以祖師們或者一喝,或者一棒,或者豎一個指頭、或者給你一拳頭、就是藉助於短距離的直接交流,完成師徒之間的心心相印。”這也是師徒之間能領會,能悟透的。所以說“悟”字容易也難易。

學佛參禪者要悟不透怎麼辦呢?

那如果我們平常“悟”不透呢?怎麼辦?學佛者要精進學佛同時,而且要多瞭解經書的奧秘,現在的社會發達了,經書上的文字我們不懂。我們可以在網路上查詢,都有詳解版本給我們註釋。中國傳統文學深奧,儒釋道思想及儒釋道的問經書文字更難懂。這個時候我們就難以領悟,難以參悟,我們就容易聽從他人的指導思想。也不知錯還是對,也容易自己理解錯誤。經常陷入迷著的境地。

在我們生活中,開悟天天有,因為“悟”的意思也就是明白,關鍵徹底不徹底。比如我們念阿彌陀佛,那麼阿彌陀佛到底什麼意思呢?我們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不管是禪宗也好,淨土宗也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都有一定的道理的。我們應該從善積德,參悟修行,那我們當下應該如何做,如何執行呢?這是我們生活中必須遇到,也必須重視的問題。就看我們如何領悟。所以“悟”字含義太深,就要我們如何去悟透佛法的大意。

善知識|終日口說般若,不識自性般若,學佛者如何“悟”透般若

學佛禪修要“悟”透,應用到生活中來,得以般若智慧

佛家中有句話“迷即眾生,悟即諸佛”,悟字當頭。不管在任何時候,我們要懂得領會每件事物在當下的發生。在我們宗教領域這樣的問題存在的諸多,很多時候古人留下的真言就需要我們怎樣去領會,要去“悟”、學佛唸佛就要悟透,往這方面發展,那我們就應該多學習,才可領悟,方能參悟。佛學文化深奧 ,如果在思想上沒有真正的去用心體會,去理解,那我們就會迷失方向。關於“悟”字,在我們佛學、乃至國學思想中、生活中,很多層面上都應用上,當我們悟不透時,就一定要用方法。用我們佛教的語言來描述“悟即諸佛”,悟透了,你就是佛了。雖然我們很多難以悟的那麼透徹,我們也要精進學習,當我們能夠真正悟透了,落實到生活中來了,這才得以般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