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和拜占庭藝術

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和拜占庭藝術

原創內容輸出者

統治了2200多年的古羅馬帝國,到了晚期,依然地域遼闊,行省眾多。在這片土地上,猶太教,摩尼教,密特拉教,諾斯替教,多教並存,像一個宗教大熔爐。

基督教的興起,古羅馬的分裂

公元1世紀到公元3世紀,基督教在羅馬各省悄然流行,並迅速席捲了羅馬近三分之一的領土。

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和拜占庭藝術

312年,為波斯入侵而憂思滿腹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306年至337年),在一天夜裡眺望星空之際,突然看到蒼茫的天空中出現了四個碩大無比的火紅色十字架,伴隨著出現文字:

依靠此,你將大獲全勝。

依靠神秘力量的保佑,戰爭取得了勝利。君士坦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皈依基督教,並且在313年頒佈米蘭敕令,正式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並歸還了以前所沒收的基督教堂和財產。

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和拜占庭藝術

▲ 聖墓教堂 耶路撒冷

他在此後的統治期間,建造了多座知名教堂,如耶路撒冷聖墓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聖科斯坦沙教堂等。

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和拜占庭藝術

▲ 聖索菲亞大教堂 土耳其

經君士坦丁時代之後,基督教的地位已不可動搖,終於在392年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

但早在380年,羅馬帝國統治者狄奧多西一世就禁止帝國內的一切異教形式,而確立了基督教的正統地位,使基督教從此成為古羅馬的主流宗教,基督教成為了帝國後期及中世紀歐洲的權威宗教。

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和拜占庭藝術

▲ 古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羅馬

395年,狄奧多西一世病逝。臨終之時,他將羅馬帝國拆成了兩個國家,分別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封次子霍諾里烏斯(Honorius)於西羅馬,長子阿卡迪烏斯(Arcadius)於東羅馬。

自此,

羅馬變成了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

西羅馬以羅馬城作為政治中心,東羅馬將拜占庭作為政治中心。

拜占庭的崛起

拜占庭,天然良港,是連線歐亞大陸的要衝,也是歐亞洲貿易的重心,加上“金角灣”的地理優勢,這個盲腸狀的海灣,大鐵鏈一拉,即可禦敵於國門之外。

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和拜占庭藝術

▲ 地處巴爾幹半島的君士坦丁堡(拜占庭)

在君士坦丁之前的羅馬帝國時代,拜占庭一直未受到應有的重視。隨著羅馬帝國疆域擴大,他的位置日益重要。公元330年(東晉時期),君士坦丁為了便於統治,並從政治上擺脫羅馬諸勢力的牽制,將羅馬帝國的首都從羅馬遷到拜占庭,並將該地改名為新羅馬(非正式稱呼為君士坦丁堡)。

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和拜占庭藝術

▲ 三面環水的得天獨厚地理位置

君士坦丁遷都後大規模擴建了古老的城市拜占庭,使得君士坦丁堡(今名伊斯坦布林)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直到1453年仍是東羅馬帝國的首都。

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和拜占庭藝術

▲ 奧斯曼入侵君士坦丁堡

1453年5月29日,拜占庭帝國在奧斯曼帝國的進攻下,存在了一千多年後,終於滅亡(約公元8世紀,中國唐朝);而西羅馬帝國卻早在公元5世紀就被來自東方、北方的日耳曼人、汪達爾人等遊牧民族所滅。

點選

“拜占庭最後的瞬間:被遺忘的凱爾卡門

,回顧拜占庭帝國最後的瞬間。

羅馬正統在東方

在羅馬的藝術史上,有一個觀點叫做:“羅馬正統在東方”,言下之意,東羅馬帝國繼承了羅馬的藝術核心。

為什麼這麼說?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藝術究竟發生了哪些時異事殊的變化?

公元4世紀,日趨強大的拜占庭帝國,不但在政治上超過西方,在藝術上也成為了中心,不僅保留了大量羅馬風格與希臘風格的建築藝術風格,還融合了基督教內質與東方風格。

今天,我們將融合了古羅馬,古希臘,東正教,以及東方裝飾風,流行於拜占庭帝國的全新藝術風格,叫做“拜占庭藝術”。

拜占庭藝術

眾所周知,羅馬文明的前身是希臘文明。公元前146年羅馬征服希臘後,羅馬貴族大量收集和複製希臘時代的雕刻,同時也模仿希臘的樣式雕刻紀念像和墓碑,如《凱撒》、《龐拜城某人頭像》、《演說者》及《捧著雙親頭像的羅馬人》等。

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和拜占庭藝術

▲《拉奧孔與兒子們》、《典雅優美的古希臘雕塑》

拜占庭帝國因地處亞、非、歐交界地帶,極盛時期領土包括歐洲東南部、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因此其文化藝術也受到了多種文化的影響。

早期的拜占庭建築樣式,大多照搬羅馬風格,因為拜占庭人十分清楚古典藝術的價值,他們有意識地將之傳承了下來。

唯一不同的是,

由於君士坦丁一世在政治上皈依了基督教,所以在文化思想上,逐漸由之前的多元走向單一。

這自然也影響著藝術領域。那些西羅馬時代的祖先、紀念像和眾神逐漸被取締,供奉希臘諸神的眾多神廟也逐漸被改為基督教堂。

羅馬時代的很多雕塑者,在拜占庭以後就轉變成了畫師。他們的創作主要圍繞宗教進行,結合東方風格,用彩色玻璃和彩色石頭所作的鑲嵌畫開始取代壁畫,成為教堂裝飾的主流,形成了後來的馬賽克鑲嵌畫藝術。

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和拜占庭藝術

▲ 拜占庭壁畫特點——鑲嵌藝術

之所以以玻璃為主要材料,這是因為它能反射出強烈的光彩,好像是小型的反射鏡一樣,排列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片非物質的閃光幕簾,達到一種虛無縹緲的效果。

這時期最著名的鑲嵌畫在義大利的聖維他爾教堂。

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和拜占庭藝術

▲ 聖維他爾教堂 義大利

公元540年,查士丁尼皇帝佔領了拉文納這一東哥特王國的首都,並以此為東羅馬帝國在西方的中心,聖維他爾也成了查士丁尼的皇家教堂。

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和拜占庭藝術

▲ 聖維他爾教堂內部

在教堂的主祭壇上方是鑲嵌畫《榮耀基督》,兩邊是表現皇室參拜的鑲嵌畫,一邊是《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一邊是《提奧多拉皇后和宮女》。人物都被不成比例地拉長了,但顯得非常肅穆、莊嚴。

色彩和明暗變化被提煉到最純粹、最簡潔的程度,絲毫不強調立體感,彷彿人們面對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抽象的精神符號。

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和拜占庭藝術

▲ 聖維他爾教堂內部《榮耀基督》

他們穿著華麗的服裝,珠光寶氣,織錦綵緞更為畫面增添了幾分神秘感。

所有的人物既沒有動作,也沒有變化,時間與空間也由此被昇華為一種永恆的存在。

人物與地面的垂直懸浮關係,彷彿宣稱著這凝結在金色閃光中的一切是一個折射的天堂而不是人間的景象。

畫匠們是要我們把皇帝與皇后當做耶穌與聖母的。

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和拜占庭藝術

▲ 聖維他爾教堂內部《提奧多拉皇后和宮女》

在提奧多拉的外衣邊上有三王禮拜的故事,同時查士丁尼兩旁的12個隨員象徵著耶穌的12個門徒,

這種人與神的混淆也正是政教合一體制所需要的。

鑲嵌畫、浮雕、建築成為了拜占庭藝術的三個代表,融合了歐洲和阿拉伯藝術的特點,華麗貴氣、絢爛繽紛。

皇權和基督教

隨著羅馬帝國的分裂,基督教也分化成了西方基督教與東方基督教即:

天主教與東正教。

拜占庭早期藝術風格還是比較自由的,但是,基督教作為政教合一的產物,皇帝是當然的教會領袖,他不僅代表世俗權力,也象徵神的意志,因此體現這種精神的拜占庭藝術形象總是威嚴莊重、動人心魄。

拜占庭的神像必須在天神與君王之間取得統一,皇帝有權干涉教會,不讓教會利用神像過分地顯示自己的力量,公元726年,皇帝釋出公告,禁止一切宗教製作偶像。

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和拜占庭藝術

▲ 接受基督的君士坦丁大帝

從歷史大趨勢來看,這也是一個必然,因為拜占庭帝國包含了廣闊的中東領土,而它所在的位置,又處於帝國的邊境。

在七世紀,由於伊斯蘭教的崛起,不拜偶像的傳統影響到了拜占庭。出於帝國的安全考量,必然要做一些妥協,因此,從利奧三世到君士坦丁五世堅持反偶像,他們認為偶像會使宗教變為迷信,這種破壞聖象的運動持續了100多年。

不過,這種妥協最終給帝國自己找來了麻煩。一方面是拜占庭內部發生了分裂,滋生了反對勢力。另一方面,從西歐羅馬方向也傳來了對抗的聲音,因為他們贊成偶像崇拜,這種爭論在教理方面牽涉到耶穌、人性與神性間的雙重關係,這間接導致了後來1054年的東西教會大分裂。

破壞聖像運動之前,拜占庭的藝術已趨保守;而這之後,則保守加劇。

比如那個時代的聖母、聖子像,通常都是一臉苦相,人物色彩、線條也非常單一,這幾乎成為了人們對拜占庭影象藝術的刻板印象。

拜占庭藝術對後世的影響

在藝術和宗教方面,拜占庭對今天的東歐國家產生了巨大影響,典型代表就是俄羅斯,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東方基督教(東正教)為基調的文明區域。

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和拜占庭藝術

▲ 俄羅斯的民族信仰——東正教

而拜占庭所繼承和保留的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著作又深深影響了義大利、奧地利等國(學長曾臨摹過奧地利畫家克里姆特的畫作,就是典型的拜占庭藝術風格)。

古羅馬晚期的基督教和拜占庭藝術

▲ 《生與死》、《吻》 克里姆特

在整個中古時代,拜占庭始終是東方與西方、歐洲與亞洲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而裝飾性極強的拜占庭藝術,在當今藝術史上也是無法跨越的重要部分,未來還會有更多藝術家從中汲取藝術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