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隱而顯,不矜而莊,不厲而威,不言而信

摘自《修德》天一村人編著

君子隱而顯,不矜而莊,不厲而威,不言而信

四、莊敬增加威嚴。

《傳》曰:君子居上,為天下之表儀,必極其莊敬。《近思錄》

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論語》

君子在上位,是天下的表率,一定要非常莊嚴恭敬。對老百姓態度莊重,他們就會對你恭敬;你象孝順自己父母,疼愛自己子女一樣對待百姓,百姓就會忠於你,舉薦品德好的人出來做官,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會受到鼓勵。

君子隱而顯,不矜而莊,不厲而威,不言而信。《禮記》

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塗不爭險易之利,冬夏不爭陰陽之和;愛其死以有待也,養其身以有為也。其備豫有如此者。《禮記》

君子韜晦反而顯達,不驕傲因而莊重,不嚴厲卻有威嚴,不說話而有誠信。君子起坐恭敬,說話一定先講誠信,做事一定堅守中正;路途不爭險要和平坦的便利,冬夏不爭寒暑的氣候是否宜人;捨不得輕易死去,是因為要等待時機,奉養自己的身體,是將有所作為,他們等待時機就是這樣的。

君子貧窮而志廣,富貴而體恭,安燕而血氣不惰,勞倦而容貌不枯。《荀子》

曾子曰:“狎甚則相簡也,莊甚則不親;是故君子之狎足以交歡,莊足以成禮而已。”《說苑》

君子貧窮而志向遠大,富貴而身體恭敬,安逸享樂而血氣不衰敗,疲勞倦怠而容貌不枯槁。

過分親暱就相互怠慢,嚴肅過度就相互不親近;所以,君子有個度:親暱足以使交情深厚,嚴肅足以使互相禮敬。

致禮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禮記》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論語》

人不自重,斯招侮矣;不自強,斯招侮矣。《薛方山記述》

自己的行為彬彬有禮才能顯出莊嚴恭敬,莊嚴恭敬就有威嚴。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所學的知識掌握也不牢固。人自己不尊重,就要招來侮辱;自暴自棄,就不會被人敬重。

或問:“何如斯謂之人?”曰:“取四重,去四輕,則可謂之人。”曰:“何謂四重?”曰:“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則有法,行重則有德,貌重則有威,好重則有觀。”“敢問四輕。”曰:“言輕則招憂,行輕則招辜,貌輕則招辱,好輕則招淫。”《法言》

一個標準的人要做到四重:說話鄭重,行為敬重,容貌莊重,嗜好慎重。說話鄭重就不會離譜,行為敬重就有操守,容貌莊重就有威嚴,嗜好慎重就不會有惡習。 如果犯有四輕毛病就會招來不利,即說話輕率就會招來禍害,行為輕佻就會招來災難,容貌輕浮就會招來侮辱,愛好輕薄就會招來淫亂放縱。”

五、神態要具備溫、良、恭、儉、威、願。

(一)溫。態度溫和,平易近人。

人主者,溫良寬厚,則民愛之。整齊嚴莊,則民畏之。故民愛之則親,畏之則用。夫民親而為用,主之所急也。《管子》

作為君主,能溫和善良寬容厚道,老百姓就敬愛他;能端正平和嚴肅莊重,老百姓就敬畏他。所以,老百姓敬愛他就與之親近,敬畏他就為他效力。老百姓親附且為之所用,這是君主迫切需要的。

子曰:君子不以色親人。《禮記》

孔子認為,君子不滿臉堆笑地去親近人。溫和過度就是諂。

(二)良。性格善良,忌桀驁不遜。

良就是脾氣好,不暴躁,不專橫跋扈。暴戾恣睢,令人討厭,人不願親近,所以良言不得聞,良策不得進。

(三)恭。即恭敬,不卑不亢,不傲慢,不低聲下氣。

恭敬是人儀表風度的重要部分。

貌者男子之所以恭敬,其以入君朝,尊以嚴;其以入宗廟,敬以忠;其以入鄉曲,和以順;其以入州里族黨之中,和以親。詩曰:“溫溫恭人,惟德之基。”孔子曰:“恭近於禮,遠恥辱也。”《說苑》【五州為鄉。曲,地方軍隊編制,後為家僕之稱。州,古代一種居民組織。五黨為州,二千五百家。裡,古代一種居民組織,先秦以二十五家為裡,古者七十二家為裡。】

男子的儀態就是恭敬,以恭敬進入朝班,莊重而嚴肅;以恭敬去宗廟祭祀,虔誠而忠實;以恭敬和鄰里共事,和諧而親順;以恭敬和家鄉族人相處,和睦而親密。詩經說:“溫暖地尊敬他人,是品德的基礎。”孔子說:“恭敬接近禮法,能遠離恥辱。”

(四)儉,就是節制,不放縱。

言不妄發,性不妄躁,喜怒不動其心,榮辱不易其操,萬態紛錯於前而心常一。《相術整合》

言語有所節制,不要隨便發言;脾氣有所節制,不要輕易暴躁。喜怒皆無動於衷,榮辱不改變操守,事物千變萬化,異彩紛呈於面前而心志專一。人能節制,不恣意肆行,不放縱,才能算有修養的人。

(五)威,指不怒而威。

在不與他人接觸或談話的獨自靜處狀態,包括獨行漫步,獨坐靜立時風度的自然流露,沒有矯飾和做作的狀態下所顯示的威嚴。威嚴者舉止有儀。女子的威嚴就是端莊。

(六)願,即質樸,不矯揉造作。

風度氣質是自然的流露,若故意擺出駕子,就給人以做作的感覺。

寬,言乎其容也;柔,言乎其順也;願,言乎其慤也。寬而慄,則賢否察;柔而立,則自守正;愿而恭,則表以威儀。《原善》【願:謹慎;老實;質樸。慤què:厚道;樸實。慄:莊敬;嚴肅。】

寬,說的是寬容;柔,說的是順從;願,說的是樸實。寬容而嚴肅,以知其賢與不肖;順從而有主見,自己能堅守正道;樸實而恭敬,都能體現在威儀上。

立身之法,惟務清貞。行莫回頭,語莫掀唇。坐莫動膝,立莫搖裙。喜莫大笑,怒莫高聲。立身端正,方可為人。《女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