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傳·一三八·墨子非樂,就是反對一切音樂嗎?

墨子傳·一三八·墨子非樂,就是反對一切音樂嗎?

八佾之樂

由於墨子非樂,有人就說墨子反對一切音樂,是這樣嗎?

墨子在非樂篇中說:

“昔者齊康公,興樂萬,萬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糠糟。曰:

食飲不美,面目顏色,不足視也,衣服不美,身體從容醜蠃不足視也。

是以食必梁肉,衣必文繡,此掌不從事乎衣食之財,而掌食乎人者也。

是故子墨子曰:

今王公大人,唯毋為樂,虧奪民衣食之財,以拊樂如此多也。

是故子墨子曰:

為樂,非也!”

意思是說,從前齊康公作萬人舞,舞者不能穿粗布短衣,不能吃糟糠,吃的不好,面目顏色不好看,衣服不美,身體動作不好看,必須吃好飯好肉,穿上好看的衣服,這些人不生產衣食財物,而要食用別人生產衣食。

所以墨子說,現在的王公人,要搞音樂活動,掠奪百姓的衣食財物,大規模的鼓吹樂器。

所以墨子說,搞這樣的音樂,是錯誤的。

在那個年代,戰爭不斷,人民痛苦不堪,寒者不得衣,飢者不得食,勞者不得息,百姓吃不飽穿不噯,生活在飢寒交迫之中,而作為統治者的王公大人們,為了個人享樂,大搞這樣的活動,是非常錯誤的。

墨子傳·一三八·墨子非樂,就是反對一切音樂嗎?

八佾,八八六十四人

更為甚者,那些諸侯士大夫,不理朝政,整日沉浸在腐朽委糜的音樂舞蹈之中,大搞八佾之樂舞,過著糜爛的生活,不管百姓的死活,既害國又害民,墨子非常反感,所以提出非樂,堅決反對這種委靡不振的音樂。

孔丘又怎樣呢?

孔丘非常喜歡周朝的禮樂,在聽到儒家鼓吹的音樂之後,三月不知肉味。

而對民間音樂,儒家和孔丘的態度則是:

“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

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

而魏文侯問於子夏曰:

“吾端冕而聽古樂,則惟恐臥,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新樂之如此,何也?”

所謂鄭衛之音,是指春秋時期,鄭國和衛國的民間音樂。

所謂桑間濮上,是說在衛國的一個地方,桑田之間,濮水之畔,聽著衛國優美的音樂,大家邊勞動,邊歌唱,更間春暖花開,氣候溫和,草長鶯飛,生機勃勃,這樣的情景,多麼美好,惹得莊子也在這裡釣魚。

而儒家和孔子,聽到這樣的情景,大發議論,大力譴責:

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

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

看來,反對音樂的不是墨子,而是儒家和孔丘,他們讚賞的是宮廷裡面的靡靡之音,他們反對的是百姓們喜聞樂見的人民音樂,而且把民間音樂誣衊為:

亂世之音!

亡國之音!

墨子傳·一三八·墨子非樂,就是反對一切音樂嗎?

宮廷樂舞

墨子怎麼會反對一切音樂呢?

墨子年青的時候,跟著史老師習過六藝,學過音律,會吹奏幾種樂器,像墨子這麼聰明的人,學習音律還不是很容易的事,墨子怎麼會反對音樂呢?

墨子反對的,是宮廷之中供統治者享樂的靡靡之音,並不反對百姓們喜歡的民間音樂。

儒家正好相反,儒家站在統治者一邊,墨家站在百姓一邊,雙方都是旗幟野明,立場堅定,誰也說服不了誰。

有人想搞墨儒調和,這怎麼可能呢?雙方立場不同,觀點不同,要想調和,除非統治者變成百姓,百姓變成統治者,如果這樣,儒家怎麼能實現勞心者治人的目標呢?

儒家的三號人物荀子,對墨子的非樂主張,囉囉嗦嗦的進行了很多批判,這裡不再舉例,想看的,自已去翻好了。

總之,墨子的非樂,並不是反對一切音樂,墨子不僅不反對音樂,而且還是一個業餘的音樂愛好者。

不信你去看看中國的古典樂譜,那也是很難,很複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