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惡女人”,瘋狂愛上姐夫:阿紫的結局,最令人唏噓

金庸筆下有很多壞女人,《天龍八部》中的阿紫便是其一。

臉蛋天真無邪,性格卻異常陰狠毒辣。

金庸筆下的“惡女人”,瘋狂愛上姐夫:阿紫的結局,最令人唏噓

她曾為自己一時不快,割了店小二的舌頭;

她挑斷馬伕人全身的經脈,又在其傷口上灑上蜜汁吸引螞蟻的噬咬;

甚至利用深愛自己的遊坦之,折磨他鞭打他,毀了他的容,還移植了他的眼睛。

就是這樣一個壞女人,卻被三毛評價說:

“最最讓人心疼、心痛、心傷。”

往事不懂,難道壞人也值得我們心疼嗎?

然而再看金庸,我突然懂得了三毛的同情。

金庸筆下的“惡女人”,瘋狂愛上姐夫:阿紫的結局,最令人唏噓

也許是因為阿紫的結局過於悲慘,愛而不得,為愛殉情。

也許是因為阿紫的身世過於坎坷,從小被生活“虐”到大。

因為缺少愛的滋養,讓她終身無法懂得該如何去愛他人……

金庸筆下的“惡女人”,瘋狂愛上姐夫:阿紫的結局,最令人唏噓

缺愛的人,更容易掉進“愛的陷阱”

阿紫本是北宋大理國鎮南王段正淳與情婦阮星竹所生。

段正淳早年朝三暮四,到處拈花惹草,欠下了不少的風流債。

在他眾多的女兒中,阿紫的成長環境是為最兇殘的。

鍾靈有養父鍾萬仇和母親甘寶寶寬容溫潤的疼愛;

王語嫣有母親霸道嚴厲的關愛;

木婉清的母親雖然沒有表明真實身份,卻也和女兒師徒相稱,用另一種方式愛著女兒,保護著女兒;

唯獨阿紫,被父母拋棄之後,落在了“星宿老怪”丁春秋的手中。

金庸筆下的“惡女人”,瘋狂愛上姐夫:阿紫的結局,最令人唏噓

丁春秋對阿紫沒有愛,

只有利用和垂涎。

星宿派以武力定尊卑,只要武功高用毒強,就能夠成為門派的老大。

門派弟子甚至互相殘殺,以“作惡多端”為榮。

在這種爾虞我詐、爭兇鬥狠的環境中長大,原本也是一張白紙的阿紫,覺得世界好像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她像一個無知的孩子,用虐待他人的惡作劇所帶來的小小樂趣,填補著內心的空洞。

阿紫變成了一個“索取狂”一意孤行地按照自己的喜樂行事。

這背後的心理訴求是:

我必須透過搶奪來被看見,讓所有人都注意我。

她每一次對他人無情的傷害,都是潛意識裡苦楚的吶喊:

“求求你,看見我好嗎?”

金庸筆下的“惡女人”,瘋狂愛上姐夫:阿紫的結局,最令人唏噓

存在主義心理學有一個觀點:

一個人越是缺愛,就越是缺存在感。

阿紫如此,很多現實生活的人亦是如此。

家裡有小孩的人就會知道,對於一兩歲的孩子而言,最可怕的不是你訓斥他,而是你不理他。

而如果沒有“愛”的迴應,孩子就不會感受到自己“好”的存在。

為了確認自己的存在,孩子會更加哭鬧,來博得大人的迴應。

不懂得愛的人,也從未在愛裡看見過自己。而一個從小缺愛的人,很容易錯認愛,掉進“愛的陷阱。”

阿紫的壞來自內心愛的匱乏,是人性最本質的慾望,是一個巨大的“愛的陷阱”。

它帶著“請你們愛愛我”“求你們看見我”的心理訴求,卻做著傷己傷人的惡毒行為。

它不能使人真正地得到愛,反而會與幸福咫尺天涯。

金庸筆下的“惡女人”,瘋狂愛上姐夫:阿紫的結局,最令人唏噓

痴愛蕭峰,是依戀匱乏的貪求

阿紫愛上蕭峰,是在姐姐去世的那一晚。

那一夜,風雨交加,姐姐阿朱為了代父贖罪,死在了愛人蕭峰的掌下。

就著雷電的光亮,阿紫看到野獸一般的蕭峰臉上,絕望的神情。

那種神情,只有失去真心所愛之人,才能夠擁有。

金庸筆下的“惡女人”,瘋狂愛上姐夫:阿紫的結局,最令人唏噓

一直在尋求存在感的阿紫,突然發現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那就是,被蕭峰看見的姐姐,是幸運的,美好的;

成為姐姐,代替姐姐,是不是就會獲得幸福了?

於是,黑暗的泥沼中長大的孩子,憑著人性另一面那不泯的本善的驅使,嚮往著“真心真意”,嚮往著美好和真誠。

當人的某種需要處於匱乏時,人的心理能量就會集中在追求這些需要上。

對於阿紫來說,她缺少的就是

愛。

她在蕭峰身上看到了這種愛,她想要得到,像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想要糖果一樣痴迷。

但是,阿紫對蕭峰的愛也是矛盾的。

一方面,蕭峰對她的不愛,正是對姐姐愛的證明,這種證明更是激起她的執著與嚮往;

而另一方面,她太匱乏了,不惜一切代價也想要得到愛,對蕭峰的愛而不得,是願望無法達成的自我虐待。

金庸筆下的“惡女人”,瘋狂愛上姐夫:阿紫的結局,最令人唏噓

一個人若是長期缺少愛的滋養,心理功能和現實功能的發展就會停滯。

因為現實無法滿足自己,只能在想象的世界裡有求必應。

這就形成了一種匱乏性的認知,

認為世界總是符合自己想象的。

就像阿紫,她認為自己需要愛,蕭峰就應該給她愛。

如果蕭峰不給她愛,那就算是給他下毒,也要把他留在身邊。

如若不然,那個想象的,唯一的,屬於我的世界不就崩塌了嗎?

缺愛的人無法尊重現實,總是想把自己的想象強加在現實之上。

而現實拒絕他們時,就會產生攻擊性,繼續虐待他人。

阿紫傷害著他人,也傷害著自己,

在施虐與被虐的迴圈中踟躕不前,

最終只能跳崖殉情,才能實現救贖。

金庸筆下的“惡女人”,瘋狂愛上姐夫:阿紫的結局,最令人唏噓

匱乏的人,無法準確認清現實

缺愛的人想要活在想象中,想象中的世界是完美的,能夠成全自己想要的一切。

但往往事與願違,將幸福越推越遠。

來訪者桃子(化名)和阿紫有一些共通之處。

她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父親常年不在身邊,母親對她的態度又很冷漠。

在父母的眼中,她從未看見過自己;

愛的匱乏,令她轉而追求完美的愛情。

“如果能夠遇見一個人,全心全意愛我,對我千依百順,該有多好?”

她在圖書館裡認識了戀人,他們借了同一本書,也因此攀談起來。

對方風趣、幽默,對她說的話也很感興趣。

她當下就認為,這個男人一定是她的真命天子,他一定會對自己關愛有加,呵護備至。

金庸筆下的“惡女人”,瘋狂愛上姐夫:阿紫的結局,最令人唏噓

她按照自己的需要、想象、慾望去認識世界,去認識親密關係,想象了一個完美無缺的戀人。

可是,現實中,沒有人能夠完美地按照另一個人的想象存在。

兩個人在一起沒多久,她發現戀人是有缺憾的,開始患得患失。

比如戀人和朋友聚會,她總是會忍不住追問:

“你和什麼朋友聚會?是不是和別的女人約會了?朋友重要還是我重要?”

一開始,戀人還會耐心解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行為逐漸升級,開始檢查戀人的手機,甚至偷偷跟蹤戀人。

戀人終於被她的疑神疑鬼激怒了,提出了分手。

她幾次追到戀人的公寓樓下,威脅傷害對方,企圖換回對方的愛。

當她發現這麼做只是將對方越推越遠,自己也並不能獲得幸福,才轉而求助心理諮詢。

匱乏性認知的人的存在邏輯是:

我很缺愛,所以別人必須愛我;誰不愛我,我就恨他。我恨他,就要攻擊他。

金庸筆下的“惡女人”,瘋狂愛上姐夫:阿紫的結局,最令人唏噓

可是,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也都有著獨特的生命軌跡,

他們不是想象,而是真實的存在。

我們嚮往著真實,卻又害怕在真實中被拋棄,這種心理能量的消耗,讓我們疲憊不堪,身心憔悴。

唯有看見自己匱乏性的認知,尊重現實的本真,我們才有機會滋養內心的缺失,獲得歸屬與愛。

金庸筆下的“惡女人”,瘋狂愛上姐夫:阿紫的結局,最令人唏噓

尊重現實,與自己和解

我們看到,一個人如果最初得到的愛與滿足太少,就很難承認現實,情願活在想象世界中。

可是,就像桃子和阿紫那樣,想象雖然可以滿足她們,但現實總會與想象觸碰,由此產生更多絕望的匱乏。

只有迴歸現實,尊重現實,才有機會滋養真實的自我。

具體怎麼做呢?

首先,識別負面思維,給自己積極暗示。

一個人若是太缺愛,總是會習慣性否定自己,胡思亂想。

男朋友沒有及時回覆訊息,就覺得他是不是出軌了;

同事沒有邀請自己參加聚會,就覺得他們是不是在孤立自己;

當你開始有意識去注意自己這些負面的思維時,也會注意到自己隨之產生的情緒。

這時候可以在內心默唸“我看見我的情緒,我看見我的“憤怒”、“悲傷”、“渴望被關注”。

當你逐漸能夠控制自己習慣性的情緒緊張時,你就會逐漸看清現實。

金庸筆下的“惡女人”,瘋狂愛上姐夫:阿紫的結局,最令人唏噓

可能男朋友只是恰好手機沒電了,所以沒能夠及時回覆;

同事只是知道你當晚要加班,所以才沒有邀請你一起吃飯;

要時刻給自己積極的暗示,告訴自己,我很好,我也可以很自信,我值得被愛。

其次,建立價值清單,讓正向反饋強化自信。

我們可以準備一個小本本,在上面記錄上自己的價值清單。

比如,今天我比平時早起了半小時;

比如,堅持每天鍛鍊一小時,已經堅持一個星期了。

隨著價值清單的積累,我們會逐漸建立對自我成就的掌控感,知道自己只要願意,可以做得很好。

金庸筆下的“惡女人”,瘋狂愛上姐夫:阿紫的結局,最令人唏噓

最後,接納自我,對自己的體驗全然敞開。

如果我們想要從想象迴歸現實,我們就需要對自己的內心體驗欣然接受。

一個與現實共存的人,他們能夠自然地表達情緒和思想。坦率、豁達,又不落入俗套。

他們可以按照本心去行動,為自己負責,做自己的判斷,不依賴別人。

如果我們感到不開心,不要強迫自己一定要馬上變得積極,去體驗自己真實的負面情緒,讓情緒在內心流動。

如果有人讓我們做我們不想做的事,你可以有說“不”的權利,全然表達自己。

當你充分活出了自己,也就能充分別他人看見。

由此你眼中的世界,便是全然而充滿力量的樣子。

群居不倚,獨立不懼,如此便好。

金庸筆下的“惡女人”,瘋狂愛上姐夫:阿紫的結局,最令人唏噓

策劃 | 餓魚

編輯 | 魚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