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得心若明鏡

莊子說:“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逆,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修養高尚的人心思就像一面鏡子,對於外物是來者即照去者不留,應合事物本身從不有所隱藏,所以能夠反映外物而又不因此損心勞神。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偈·慧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唐太宗在魏徵去世時曾有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魏徵已去,吾失一鏡矣。”

王陽明說:“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聖人的心就像明鏡,清清明明,任何事物來了都可以照見,等它們去了也不留下任何痕跡。

《莊子·內篇·應帝王》選段

無為名屍,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體盡無窮,而遊無朕。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逆,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譯文

不要成為名譽的寄託,不要成為謀略的場所;不要成為世事的負擔,不要成為智慧的主宰。潛心地體驗真源而且永不休止,自由自在地遊樂而不留下蹤跡;任其所能稟承自然,從不表露也從不自得,也就心境清虛淡泊而無所求罷了。

修養高尚的人心思就像一面鏡子,對於外物是來者即照去者不留,應合事物本身從不有所隱藏,所以能夠反映外物而又不因此損心勞神。

《傳習錄·陸澄錄》

原文

問:”聖人應變不窮,莫亦是預先講求否?”

先生曰:“如何講求得許多?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後世所講,卻是如此,是以與聖人之學大背。周公制禮作樂以示天下,皆聖人所能為,堯舜何不盡為之而待於周公?孔子刪述《六經》以詔萬世,亦聖人所能為,周公何不先為之而有待於孔子?是知聖人遇此時,方有此事。只怕鏡不明,不怕物來不能照。講求事變,亦是照時事,然學者卻須先有個明的工夫。學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變之不能盡。”

曰:“然則所謂‘衝漠無朕,而永珍森然已具’者,其言何如?”

曰:“是說本自好,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義理無定在,無窮盡。吾與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謂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他日又曰:“聖如堯、舜,然堯、舜之上善無盡;惡如桀、紂,然桀、紂之下惡無盡。使桀、紂未死,惡寧止此乎?使善有盡時,文王何以‘望道而未之見’?”

譯文

陸澄問:“聖人能應變無窮,莫非事先研究謀劃過。”

先生說:“聖人哪有精力顧及許多?聖人的心猶如明鏡,由於這個明,使它感而必應,無物不照。過去所照物影已不復存在,未照的不可能預先具備。若如後人所說的那樣,聖人對什麼都事先研究過了,這與聖人的學說大相背離了。周公旦制禮作樂惠及天下,是聖人所能做到的,為什麼堯舜不全部做了而非要等到周公呢?孔子修訂六經教育萬世,也是聖人所能做到的,為什麼周公不先做了而非要等到孔子呢?可見,所謂聖人的光輝事業,乃是碰到特定的歷史條件才有的。只怕鏡子不明亮,不怕有物不能照。學者研究時事變化,與鏡子照物的道理是相同的,但學者須有一個‘明’的功夫。對於學者來說,不怕不能窮究事物的變化,只怕己心不能明。”

陸澄說:“既然如此,程頤先生說的‘衝漠無朕,而永珍森然已具’,這句話對嗎?”

先生說:“這句話本來說得很好,只是頗讓人費解,於是便有了問題。”

“義理是無窮無盡,非一成不變。我與你交流,不要因為稍有收穫就以為如此而已。即使再與你談十年、二十年,以至五十年,也永無止境。” 有一天,先生又說:“即使聖如堯舜,然而在堯舜之上,善也無窮盡;即使惡如桀紂,然而在桀紂之下,惡也無窮盡。徜若桀紂不死,他們作的惡只有那些嗎?倘若善能窮盡,周文王為什麼還要‘望道而未之見’呢?”

轉八識成四智,化煩惱為菩提,就是把眾生的八識轉變為四智;把眾生的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轉變為成所作智;把第六意識轉變為妙觀察智;把第七末那識即我執識轉變為平等性智;把第八識阿賴耶識即如來藏識轉變為大圓鏡智。

眼、耳、鼻、舌、身是前五識,眾生依靠這個五識認識世界,與整個世界發生關係,種下種種因,結下種種果。前五識轉變為成所作智,持善念,行善法,利己則生,利他則久。依靠五識行持種種善法,利益眾生,成就所作智。

第六識為意識,就是我們心理上思想所起的作用,也就是意識狀態。有意識而產生分別心。做夢也是意識的一部分,心理學叫做潛意識。意識具有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具有認識事物的與邏輯推理的能力。第六識意識而生分別心,分別善惡、正邪、是非等。第六意識轉變為妙觀察智,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就能夠生清淨心,沒有分別心,如實照見一切諸法的本來面目。金剛經上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裡生的心是清淨心,清淨心照見自性,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六祖慧能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自性本體是清淨的、不生不滅、人人具足、從不動搖,自性作用能生出萬法。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自性生萬法,萬法成的相非實相,是自性作用、因緣和合而成,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成就妙觀察智!

第七識為末那識,是我識,那是一種自我意識的執著,為我執識,因為有了我執,所有的煩惱皆由此產生。分別心由第六識產生後,執於一念,產生喜歡、厭惡等,執念一起生出六大根本煩惱:貪嗔痴慢疑邪見或嫉妒,這是第七識我執識。第七識轉變為平等性智,則明白萬法皆有自性所生,無善無惡,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就能轉變為平等性智。我執一斷,一切附在我執之上的煩惱也就隨之就消失了,成就平等性智。

第八識為阿賴耶識,又稱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識。《解深密經》上有一首偈子: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阿陀那識的作用時,非常難懂,非常深,非常細密,它像那個瀑布,或者像長江裡的流水,看起來千年萬年,水始終在流,實際上大的浪頭流過去了,就不會回來。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一切種子如瀑布一樣在流。第一個念頭已經死亡了,第二個念頭又死亡了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觀念都在過去。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一切種子包括了過去、現在、未來,聰明愚笨,善與惡。善人把善的種子引發了,慢慢再把惡的種子轉變成善的,成為至善之人。這就是修一切善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你把惡的心念發展下去,善心被它感染了,善心也變成不善的心了。所以說,一切種子如暴流,像瀑布一樣在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怕一切眾生的智慧不夠,用分別心,用世間法的觀念來看這個如暴流的種性。阿賴耶識是藏在人心中的識,最終決定做出判斷採取行動的識,第八識決定統攝萬法。

第八識阿賴耶識即如來藏識轉變為大圓鏡智。

《成唯識論》卷十(摘錄):大圓鏡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忘不愚一切境 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 ;如大圓鏡,現眾色相。

大圓鏡智,離諸分別,性相清淨,離諸雜染。猶若圓滿明亮的大鏡子照澈宇宙萬法實相,照見生出萬法的清淨自性,大圓鏡智常藏心中,做為自己言行的本源。

王陽明說,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故聖人只怕鏡不明,不怕物來不能照。講求事變,亦是照時事,然學者卻須先有個明的功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把自己心修的如大明鏡,則心如明鏡,無物不照,成就大圓鏡智。

最後送上宋代向子諲的《洞仙歌·中秋》: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淨。何處飛來大明鏡。

誰道斫卻桂,應更光輝,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

人猶苦餘熱,肺腑生塵,移我超然到三境。

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煩玉斧、運風重整。

教夜夜、人世十分圓,待拚卻長年,醉了還醒。

如何修得心若明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