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孔子是如何自我評價的?

看看孔子是如何自我評價的?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這句話是孔子的自我評價,他說:“即使只有十戶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這樣講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樣好學罷了。”

看看孔子是如何自我評價的?

北宋邢昺的註疏,說此章,夫子言己勤學也。這是孔子自己講自己的得力處就在於勤學、好學。夫子最讚歎的顏回,也是因為顏回好學。夫子講,除了顏回以外,找不到好學的人。所以可見得聖賢之所以為聖賢,不僅要有聖賢的根基,這是忠信,更重要的是鍥而不捨的好學精神。十室之邑,邑之小者也。這是講城邑這個地方比較小,只有十戶人家。其邑雖小,亦不誣之,雖然這個地方小,也不能夠看輕它。必有忠信如我者焉,這是孔子講的,肯定有忠信之人,像孔子那樣忠信。這是過去的人心淳厚,找一個忠信之人不難,小地方也能找到。但現在確實也不容易了,現在人連忠信的這個根都沒有了。忠信是先天的德行,人本有忠信之德,這是本性本善。人為什麼後來變得不忠不信?忠是講心正直,不偏不倚,公正無私,這是忠。信是誠信,心地是誠的、是忠的,他的言語就有信。“信”是人言,人字旁一個言字,誠信的話,就叫人言。如果講的話不誠信了,就不是人言了,那叫鬼話。

看看孔子是如何自我評價的?

人為什麼缺少了忠信?習性做主了,性相近,習相遠。習性怎麼來的?後天汙染造成的,最大的汙染就是自私自利。你有了自私自利,心就不忠了,言也不信了。因為起的念頭、說的話、行的事,全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對自己有利的,才說才做;對自己不利的,就不說不做。這哪有忠信?這是缺乏教育了,才導致這樣的結果。我們現在晚於孔子二千五百年,這世道人心不如之前了,所以要找一個忠信的人,像孔子那樣忠信的,也太難了。孔子這裡說在十室之邑也能找到像他一樣忠信的,但不如我之好學不厭也,像孔子那樣好學不厭,不厭倦、不厭學,這個人找不到。所以成聖人有兩個必須的,一個是忠信之根,一個是好學的精神。

看看孔子是如何自我評價的?

由此看來孔子是一個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認為自己的忠信並不是最突出的,因為在只有10戶人家的小村子裡,就有像他那樣講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學,表明他承認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學來的,並不是“生而知之。”這就從一個角度瞭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