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吟系列·清心

何為蠲敝崇善

“名根未拔者,縱輕千乘甘一瓢,總墮塵情;

客氣未融者,雖澤四海利萬世,終為剩技。

談山林之樂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

厭名利之談者,未必盡忘名利之情。”

雲中吟系列·清心

心地恬靜,無思無慮。

清心,指心地恬靜,無思無慮、安寧澄靜而無雜念的心境。

“清心”一詞在《辭海》有註釋,其釋為治療熱性病熱入心包的方法。其實,縱觀古代文獻,“清心”謂之“心地恬靜,無思無慮”之意由來已久,《後漢書·西域傳論》:“(釋)詳其清心釋累之訓,空有兼遣之宗,道書之流也。且好仁惡殺,蠲敝崇善,所以賢達君子多愛其法焉。”唐李賢注曰:“清心謂忘思慮也。釋累謂去貪慾也。不執著為空,執著為有。兼遣謂不空不有,虛實兩忘也。”《唐摭言》中有言:“峻節清心,高邁流俗。”

中國文化,自古以來,文政相合,且各有道統可循。

文教之中,“清心“亦稱為“清心寡慾”,為三教百家之共通入道門徑。

南師懷瑾先生在《道家與道教講錄》中說:“無論學仙學佛,講到養生全真之道,都以清心寡慾入手,而至於寂滅無為為究竟,正如道教的《清靜經》所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可是現實世界中的人生,正如孔子所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也說:‘食色,性也。’人們對於色慾與飲食的追求,與貪圖富貴功名的享受並重,要想做到‘離情棄欲,所以絕累’,在一般的人,是不可能的事。”

道家老子之教,是以清心寡慾為重點的。寡慾,意為修行和處世都應嚴格節制個人的私慾。老子認為過多的物慾只能引起人心志的昏亂。

其言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文子秉老子之旨,其在《通玄真經》中曰:“約其所守,寡其所求,去其誘慕,除其貴欲,捐其思慮。約其所守即察,寡其所求即得,故以中制外,百事不廢,中能得之則外能牧之。”

先秦之後,道教則吸取老子的“清心寡慾”觀念並將其與宗教修持實踐相結合,認為世俗美色(五色)、厚味(五味)、豐衣、妙音(五音)等物慾,傷氣害性,為“兇害之根”,修道者應該斷然加以摒棄。

東晉葛洪《抱朴子》說,修道之人應“恬愉澹泊,滌除嗜慾,內視反聽,屍居無心”。

至後世道教,則制定了眾多的戒律對嗜慾作了若干的限制和規定。如《初貞十戒》中就有“戒淫邪”、“不得飲酒食肉”、“不得貪求無求無厭”;《中極三百戒》中規定不得殺生食肉、盜竊淫邪、飲酒啖辛等;《天仙大戒》中有“遠身行”、“除惡想”、“絕聲色”、“儉愛慾”、“不淫想”等修持法。另外《老君十七戒》也規定有“勿樂美色”、“勿貪寶貨”、“勿貪功名”、“勿為耳目鼻口所娛”、“勿資身好衣美食”、“勿厭貧賤強求富貴”等。

雲中吟系列·清心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儒家主張以修身為本,而清心則是修身的關鍵。

《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論語·述而》: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孟子》一書中,除仁義、義利之辨的主旨外,還有另一主旨,即“養心”與“寡慾”的關係。而“養心”就是“清心”的過程。清,《說文》是指“廁清”的意思。徐鍇說:“廁古謂之清者,言汙穢常當清除也。”

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對《孟子》這段話,朱熹《孟子集註》解為:“欲,如口、鼻、耳、目、四支(肢)之慾,雖人之所不能無,然多而不節,未有不失其本心者,學者所當深戒也。程子曰:‘所欲不必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二程與朱子對孟子“寡慾”的解說,尤其是程子“只有所向便是欲”的解說,其理論導向,即走向“存天理,去人慾”,使儒家文化進入極端化而影響後世近千年。

古代醫家則認為清心節慾以養氣為主,陸游認為,治病先治心,心不正則病難醫,養生就要養心,護心以存元氣,則可去欲去忿,提高自身抗病能力。他因此提出了“清心”的養生思想,其詩云:“宿志在人外,清心遊物初”。

《明太宗實錄》曰:上曰:“人但能清心寡慾,使氣和體平,疾病自少。”

至於政教之言“清心”則自古有之。古以君權為神所授,故稱帝王為天子。《五帝本紀》:“於是帝堯老,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禮記》:“君天下曰天子。”中國古禮,國家要舉辦禘禮,天子代表天下生民祭祀天地,在此期內,天子必須要戒邪、不得飲酒食肉、絕聲色等,清心寡慾,反省自己。每日齋戒沐浴。

禘禮自上古始,傳承數千年之久。清亡。被棄。(文圖/善業文化)

雲中吟系列·清心

宿志在人外,清心遊物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