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張氏科舉功名錄

張秉哲這個名怎麼樣

桐城張氏科舉功名錄

桐城張氏科舉功名錶

進士

世系 姓名 字號 中式時間 官職 備註

六世 張淳 希古 明隆二年慶戊辰科 陝西布政使

八世 張秉文 含之鐘陽 明萬曆三十八年庚戌科 山東左布政使 士維長子,子克倬、克仔、克佑

八世 張秉貞 元之 明崇禎四年辛未科 清兵部尚書 士維次子,著有《石谷問答》、《石林漫語》

九世 張英 敦復樂圃 清康熙六年丁未科 翰林院編修,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諡文端 秉彝五子

十世 張廷瓚 卣臣隨齋 清康熙十五年己未科 翰林院編修,詹事府少詹事 英長子,著有《傳恭堂詩集》5卷

十世 張廷玉 衡臣硯齋 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 翰林院檢討,保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軍機大臣,諡文和 英次子,配享太廟

十世 張廷璐 寶臣藥齋 清康熙五十七年戊辰科一甲二名 翰林院編修,禮部左侍郎 英三子,著有《詠花軒詩文集》

十世 張廷珩 瑲聞 清雍正元年正癸卯科二甲四名 翰林院檢討 芑次子

十世 張廷瑑 桓臣思齋 清雍正元年癸卯科 翰林院編修,禮部侍郎 英四子

十一世 張若涵 清雍正元年癸卯科 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

十一世 張若靄 景採晴嵐 清雍正十一年癸丑科二甲一名 翰林院編修,內閣學士、禮部侍郎 廷玉長子

十一世 張若溎 若谷 清雍正八年庚戌科 都察院左都御史 秉貞孫、茂稷子

十一世 張若需 樹彤中畯 清乾隆二年丁巳科 侍講學士 廷璐子,著有《從邁集》、《見吾軒詩集》

十一世 張若潭 徵中魚床 清乾隆元年丙辰科 翰林院檢討 廷瑑子,著有《遠峰亭詩文集》

十一世 張若澄 鏡壑默耕 清乾隆十年乙丑科 翰林院庶吉士、編修,內閣學士、禮部侍郎 廷玉次子,著有《瀟碧軒詩鈔》4卷

十二世 張曾垿 樽宜 清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 貴州黔西州知州

十二世 張曾敞 塏似橿亭 清乾隆十六年辛未科 翰林院庶吉士、檢討,詹事府少詹事 若需子

十三世 張裕犖 又牧樊川 清乾隆十三年戊辰科 翰林院編修,國子監祭酒

十三世 張元泰 駿生 清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科 廣東東莞知縣,廣東分試同考官

十三世 張元宰 息耕 清嘉慶七年壬戊科 翰林院庶吉士、編修 若霽孫

十三世 張裕淮 清道光壬午科 戶部主事

十四世 張聰賢 愛濤 清嘉慶十年辛酉科 翰林院庶吉士、知縣 若震曾孫

十四世 張同登 鏡江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 內閣中書 正七品

十五世 張寅 子畏 道光二年 戶部浙江司郎中 正五品

張師亮 筱漁 咸豐六年丙辰科 豐城知縣

十五世 張紹華 小傳 同治十三年 吏部文選司主事,江西布政使 元偉孫,康伯繼子

舉人

世系 姓名 字號 中式時間 官職 備註

八世 張秉哲 清順治甲午科 湖北糧儲道按察司副使 從三品,士維四子

十一世 張若霈 雲舉北衝 清康熙戊子科 內閣學士 從二品,廷玉子

十一世 張筠 渭南 清雍正十年壬子科 內閣典籍 從七品,著有《甌舫詩鈔》3卷

十一世 張桐 荊南 清雍正四年丙午科 山東萊州府知府 著有《武成日月表》1卷、《戰國策紀年目錄》1卷

十一世 張若泌 清雍正乙卯科 廣西慶遠府知府

十一世 張若震 宗嶽楞阿 清雍正癸卯科 湖北巡撫 廷璐子,著有《靜春齋雜文》4卷、《靜春齋詩》4卷

十一世 張若本 清乾隆元年丙辰科 湖北漢陽府同知

十一世 張若(火函) 匯羹午橋 清乾隆九年甲子科 廣東高州府知府

十一世 張若徵 清乾隆壬申科

十一世 張若霍 景約含暉 清乾隆元年丙辰科 國監助教 從七品,廷瓘子,著有《溈謙堂詩集》7卷

十一世 張若霽 澄宇雨亭 清乾隆元年丙辰科 河南武安縣知縣 廷瓘子,著有《綠濤軒詩集》4卷

十二世 張香 清乾隆癸酉科

十二世 張曾太 清乾隆丙申科 福建汀州府同知

十二世 張曾獻 小令未齋 清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 山西分守冀寧道署按察使司按察使 著有《未齋詩存》8卷

十二世 張曾秀 臺峻 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 湖北黃陂知縣

十二世 張曾圻 畛青樸莊 清乾隆四十八年癸卯科 雲南安寧州知州

十二世 張曾枚 儲甌鳧汀 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 江蘇長洲縣知縣

十二世 張曾敕 司綸盥露 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 湖北隨州知州

十二世 張曾攽 清乾隆己卯科 浙江石門縣知縣

張曾揚 譽長柟軒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解元 廣西慶遠府知府、貴州貴西道 廷瑑孫

十二世 張鬴 清乾隆丁酉科 直隸州知州

十二世 張機 清雍正己酉科 工部虞衡司主事

十二世 張曰典 清雍正乙卯科 揚州糧河通判

十二世 張曾效 清乾隆戊子科 戶部貴州司員外郎 若靄子

十三世 張裕乾 伯平心耘 清乾隆四十八年癸卯科 直隸東明縣知縣

十三世 張元長 清乾隆壬申科 戶部主事兼起居注

十三世 張同履 清乾隆壬午科 廣西陽朔知縣

十三世 張鈞 清乾隆丁酉科 廣西歸順州知州

十三世 張裕泰 清乾隆癸卯科 直隸新河縣知縣

十三世 張元弼 清乾隆丙午科 陝西宜川縣知縣 曾效子

十三世 張從龍 清乾隆戊午科

十三世 張元勷 清嘉慶辛酉科 碭山縣教諭

十三世 張棟 清嘉慶辛酉科 南昌府知府

十三世 張中 清嘉慶戊辰科 舒城縣教諭 正八品

十三世 張同吉 清嘉慶己卯科

十三世 張用熙 清嘉慶庚午科 江蘇候補知府

十四世 張聰慧 清嘉慶庚申科 四川長壽縣知縣

張聰鹹 阮林傅崖 清嘉慶十五年庚午科 陝西留壩廳同知 正五品,著有《左傳杜注辨正》12卷、《經史質疑錄》2卷、《傅崖詩集》4卷

十四世 張慶昌 清嘉慶己卯科 河南尉氏縣知縣

十四世 張康伯 清道光乙酉科 覺羅官學教習 元弼子

十四世 張用謙 清道光丁酉科 廬江縣教諭

十四世 張延齡 清道光丙午科 景山官學教習

十五世 張爾昌 清咸豐壬子科 內閣中書

十五世 張福豫 清光緒甲子科 刑部陝西司郎中

十五世 張百祥 清光緒己卯科

十五世 張誠 清光緒癸巳科 湖北候補道 正四品

十五世 張映奎 清光緒己丑科

十五世 張拱辰 清光緒己卯科

貢生

世系 姓名 字號 功名 官職 備註

九世 張夔 次皋一齋 歲貢 江西靖江縣訓導 從八品

十世 張廷慶 榮懷容齋 恩貢 湖北糧儲道按察司副使 芑子,從三品

十世 張廷璦 歲貢

十世 張廷璪 貢生 鑾儀衛經歷 從七品

十世 張廷瓘 梁臣韞齋 貢生 候補訓導,贈承德郎 英五子,著有《韞齋集》

十世 張廷炎 瑗度 清雍正六年(1728)貢生 汾州府知府 傑子

十世 張廷琛 萲田慄亭 乾隆元年(1736)附貢生 茶陵知州 夔子

十世 張廷佩 莘田岵亭 附貢 江西上饒知縣

十世 張廷璇 清紹律齋 泰州東臺場鹽大使

十一世 張若渠 副貢

十一世 張若渟 貢生 刑部浙江司郎中

十一世 張若淳 聖泉壽雪 貢生 兵部尚書,改刑部尚書,贈太子太保,諡“勤恪”

十一世 張方爽 副貢 候選知縣

十一世 張若巖 及申 曲周知縣

十二世 張曾詒 撥貢 甘肅試用縣丞 正八品

十二世 張曾敦 副貢 安徽祁門縣教諭 正八品

十二世 張曾敡 撥貢 廣西慶遠府知府 從四品

十二世 張循 歲貢 候選訓導 正八品

十二世 張曾仁 歲貢 候選訓導 正八品

十二世 張曾籌 歲貢 候選訓導 正八品

十二世 張曾系 歲貢

十二世 張曾培 歲貢

十二世 張鴻望 歲貢 候選訓導 從八品

十二世 張曾政 貢生 工部營繕司郎中 正五品

十二世 張衷 貢生 江西瑞州府知府

十二世 張寓 六翮 貢生 順天府治中 正五品

十二世 張寬 貢生

十二世 張鴻平 貢生 江蘇河工同知 正五品

十二世 張曾誼 正夫勵堂 貢生 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

十二世 張曾牧 貢生

十二世 張鴻恕 貢生 兵部職方主事 正六品

十三世 張元表 副貢 直隸磁州州判 從七品

十三世 張元禮 優貢

十三世 張元位 副貢 四川巴州州判

十三世 張裕衡 副貢 直隸州州判 從七品

十三世 張裕佐 歲貢 候選訓導

十三世 張裕葉 裕華 副貢 安徽歙縣教諭 正八品

十三世 張裕營 歲貢

十四世 張聰賚 副貢 順天府通州州同 從六品

十四世 張用糦 副貢 福建同安知縣

十五世 張訓典 歲貢 安徽霍山縣訓導 從八品

十五世 張受景 副貢 直隸州州判 從七

十五世 張萬青 副貢 紅旗官學教習

十五世 張開祁 副貢 江蘇海門縣同知

十六世 張念祖 撥貢 廣東長樂知縣

張有孚 鶴田守愚 清康熙間明經 臨海縣教諭升四川南知縣

張廷珖 潤升

張若霳 樹堂 雍正己酉保舉 四川雅州府通判 廷慶長子

張曾壇 荔青稼畦 茶陵州知州

張廷球 澤臣 雍正保舉 龍巖州知州

張若爔 守訥恬村 清雍正七年(1729)國子監生 江蘇元和知縣

張若淑 慕苟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正一品廕生 戶部浙江司員外郎

張曾翥 心蘭花洲 清乾隆間國子監生 江西瑞金知縣

張曾堉 申伯儕鷗 清乾隆間國子監生 歷署清平、龍里知縣

張若瀛 印沙逸園 順天府南路同知

張若翼 肅中湘泉 廩貢生 刑部主事

張若普 暘舒警軒 郎岱同知

張若矩 間中 永安知州

張曾敏 遜逑鳧門 廩膳生 四川屏山知縣 作《讀書所見錄》6卷

張曾份 安履 廩貢生 南路同知

張聰思 兼士 廩生 長寧知縣

張曾墀 綺堂魯庵 清國子監生 雲南姚州知州

張曾垠 漢衢蓉舫 清國子監生 戶部山西司行走

張芑 武仕雪芩 工部都水司員外郎

張元偉 湘帆 四川巴縣知縣 若渟子

張裕鍾 學韶 清國子監生 浙江蘭溪縣丞,歷署金華、永康知縣

張裕勷 又枝 陽朔知縣

桐城張氏人物誌一(錄桐城縣誌)

張淳字希古,明隆慶二年(1568)進士,歷永康知縣、建寧知府、浙江副使、陝西布政使。知永康時,訴訟者數千人,他日夜查閱案牘,判決如流,吏民驚服,稱其為“張一包”,意謂敏斷公正如包拯。將離任,有一年逾百歲的老嫗在家求見,淳輕騎往,老嫗說:“百年來無好官如公者,老婢有自繅絲一縷藏之久矣,願公縫裳以為公壽。”時人傳為佳話。四子:士維、士繡、士繩、士熙。

張秉文字含義,號鍾陽,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進士。初授歸安知縣,遷戶部郎中,再為福建建寧兵巡道,晉廣東按察使,繼遷右布政使,調山東左布政使。崇禎十一年(1638),清兵圍濟南,秉文與巡按御史宋學朱、副使周之訓等,分門死守,晝夜不解甲。十二年正月二日城破,秉文披甲巷戰而亡。妻方孟式亦投大明湖而死。三子克儼、克倬、克佑。

張秉貞字元之,明崇禎四年(1631)進士,授戶部郎中,遷餉司,任蘄黃江防道,升順廣道,又升浙江巡撫。清順治二年(1645),補禮部儀制司郎中,升通政參議、兵部左侍郎,除刑部尚書,升兵部尚書。卒於官。著有《石谷問答》、《石林漫語》。二子:茂稷、茂秩

張英,字敦復,一字夢敦,號樂圃,康熙二年(公元1663 年)中舉人,康熙六年(公 元 1667 年)進士。授內弘文院庶吉士,累遷侍讀學士,翰林院學士,兼禮部侍郎。康熙帝 賜祭葬加等,賜諡文端。乾隆帝即位,加贈太傅,並於桐城建張文端公賢良祠。生子五: 張廷瓚、張廷玉、張廷璐、張廷瑑、 張廷瓘。

桐城張氏科舉功名錄

張廷瓚字卣臣,號隨齋,張英長子。清康熙十八年(1679)進士,由編修累官至少詹事,二十六年典試山東。後官翰林、侍讀學士。康熙御駕三徵絕漠,皆扈從。先於父卒。著有《傳恭堂詩集》5卷。生子四: 長若霖(歲貢生)、次若霈(郡廩生)、次若霔(幼殤)、次若霂(幼殤)。

張廷玉,字衡臣,號硯齋,張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公元 1700 元)中進士。清朝 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太保、封三等職,歷任三朝元老,其一生居官五十年,死後配享太廟 。生子四:張若靄、張若澄、張若淑、張若淳。

桐城張氏科舉功名錄

張廷璐字寶臣,號藥齋,張英第三子。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一甲二名進土(即榜眼),授編修,入直南書房,遷侍講學士。雍正元年(1723)出督河南學政,因事落職。後起任侍講,升祭酒,遷少詹事,出任江蘇學政,晉禮部左侍郎,年七十一卒。著有《詠花軒詩文集》。

張若霈字雲舉,號北衝,父廷玉。清康熙四十七年()708)舉人,由內閣中書改任廣西梧州知府,薦升蒼梧道,卒於任。奉旨著加按察使銜,以示優恤。

張廷炎字瑗度,父張傑。清雍正六年(1728)貢生,由陝西涇州州判,遷福建福清知縣,升山西岢嵐州知州,又升汾州府知府。居官二十餘年,雪奇冤,清舊案,除積弊,卓有政聲。後歸裡,素食布衣,年八十卒。

張廷琛字萲田,號慄亭,父張夔。清乾隆元年(1736)以附貢生謁選,任廬江教諭,升湖北宜都知縣,興利除害,以好官聞名,升歸州知州,調茶陵知州。省刑薄稅,除莠安良,州人稱頌。

張廷佩字莘田,號岵亭,張英從子,清附貢生,初任直隸赤城縣丞,升江西上饒知縣,為政簡靜,卒於官署。

張廷珩字瑲聞,清雍正元年(1723)進士,殿試二甲一名。授檢討,入直南書房,充日講官。未幾,患疾卒。

張廷瑑(1681—1764),字桓臣,號思齋,清雍正元年(1723)進士,由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升工部右侍郎,仍兼起居注事。五年,視學江蘇,改補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主江西鄉試。後因病歸裡。

張若震字宗嶽,號楞阿,清雍正元年(1723)舉人,初授浙江天台知縣,歷官至浙江布政使、湖北巡撫。曾捐資修建縣城東紫來橋,後卒於官署。著有《靜春齋雜文》4卷、《靜春齋詩》4卷。

張若巖字及申,廷璐從子,父克儼。清代人。工書法,充康熙帝實錄館謄錄。雍正六年(1728)保舉知縣,分發直隸試用,授曲周知縣。判決訟獄。從不拖延,重視教育,文風大起,橋樑堤堰,次第修建。敘遷北路府同知,積勞成疾,卒於官。

張廷慶字榮懷,號容齋,父芑。以恩貢考補教習。清雍正六年(1728)保舉引對,稱旨。授湖北安陸知縣,調江夏知縣,遷永順同知,移常德,調漢陽,授湖北糧儲道。

張廷璇字清紹,號律齋,清代人。好學工詩,善楷書。雍正七年(1729)以保舉試職於禮部。出任泰州東臺場鹽大使,升運判,分司通州,執法嚴謹。

張若爔字守訥,號恬村,清雍正七年(1729)國子監生。由浙江太平縣丞,昇天臺知縣,改補江蘇元和知縣。

張若窿字樹堂,由縣學生入成均。清雍正七年(1729)保舉試職於禮部,補主客司主事,充癸丑科正提調官。乾隆元年(1736),任福建漳州府南勝同知,調臺灣府鹿耳門同知,升浙江衢州知州。因事降直隸宣化府通判,再補四川雅州府通判。卒於官。

張若溎字若谷,父茂稷。清雍正八年(1730)進士,授兵部主事,歷員外郎中,升御史,晉給事中,至刑部侍郎,拜左都御吏。嘗充殿試讀卷官,鄉試考官,山東學政,總裁四庫全書館。七十四歲以疾告休。後又入都參與千叟宴,禮成返里。年八十五卒。

張若靄(1713—1746)字景採,號晴嵐,清雍正十一年(1733)進士,系一甲第三名。後因其父廷玉固辭,改二甲第一名,授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直南書房。遷侍讀學士,官至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工書善畫。著有《蘊真閣詩集》4卷、《晴嵐詩存》5卷。所畫花草蟲鳥深得周之冕、王榖祥之遺意,並載入《熙朝名畫續錄》、《國朝畫徵續錄》。仿王元章的《疏影寒香圖》為歷代名畫之一,今藏故宮博物館。

張若本字根實,號蔭泉,清乾隆元年(1736)舉人,選授丹徒縣學博,升山東新城知縣,又升湖北漢陽府同知,代理施南、德安縣事。卒於官,囊無餘資。

張若霽字澄宇,號雨亭,清乾隆元年(1736)舉人,初補虞城知縣,調武安知縣。著有《綠濤軒詩集》4卷。

張若霍字景約,號含暉,清乾隆元年(1736)舉人。考授國子監學正,轉助教。著有《溈謙堂詩集》7卷。

張若潭字徵中,號魚床,清乾隆元年(1736)進:上。改庶吉士,乾隆九年,授檢討。著有《遠峰亭詩文集》。

張若需字樹彤,號中畯,廷璐子,清乾隆二年(1737)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分校鄉會試,官至翰林院侍講。長於詩歌,著有《從邁集》、《見吾軒詩集》。

桐城張氏人物誌二(錄桐城縣誌)

張若 字彙羹,號午橋,清乾隆九年(1744)舉人。由刑部主事薦升郎中,調任廣東高州知府,代理高廉道事。後去官歸裡。每遇饑荒即以米糧平價出售。又捐田入學宮,作文廟歲修資金。乾隆庚子迎駕,賜五品職銜,年八十卒。

張若澄字鏡壑,號默耕、龍眠山樵,廷玉次子,清乾隆十年(1745)進士,授編修,直南書房,三充鄉會試同考官,主湖南鄉試。官至內閣侍讀學士。善畫,名作《阿彌陀經》及“山水冊頁”,載入《熙朝名畫續集》。所畫翎毛、梅花,曾得乾隆帝題詩。著有《瀟碧軒詩鈔》4卷。

張曾敞字塏似,號橿亭,清乾隆十六年(1751)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服父喪歸裡,值大飢,捐賑餘錢,建永惠倉,積穀以備荒歉。服滿補官,進侍讀,充日講起居注官,後遷少詹事。曾三為順天同考、一為覆校會闈。

張若淑字慕苟,廷玉六子,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正一品廕生,授戶部浙江司員外郎,供職勤勉。每有錢糧出納,必親自核算。

張元泰字駿生,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進士,補授廣東東莞知縣,充廣東分試同考官,因親老致仕回籍。

張敔(1734—1803)字敬,又字芷園,號雪鴻,又號木者、芷芷道人、虎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孝廉,官湖北竹山縣,後去官,遍遊海內。工書能詩,精於繪畫,時人譽為“詩、書、畫三絕”。

張曾揚字譽長,號柟軒,廷瑑孫,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解元,授福建鹽場大使,疊聘為己亥、庚子兩次鄉試同考官。由雲南楚雄知縣,薦升廣西慶遠府知府、貴州貴西道。

張曾秀字臺峻,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舉人。以四庫館議敘得知縣,分發湖北,歷任鄖西、保康、漢陽、隨沔知縣。後任黃陂知縣,三年中,文武兩鼎甲俱出門下。

張曾枚字儲甌,號鳧汀,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舉人。初任震澤知縣,調長洲知縣。俸祿多用於藏書。晚年歸裡,於縣城北廓置亭榭,名曰“憩園”,觴詠其中。

張曾敕字司綸,號盥露,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舉人。初補咸豐知縣,調署隨州。因事流放伊犁,將軍某保奏復職,選湖南江華知縣。著有《盥露詩稿》。

張曾翥字心蘭,號花洲,清乾隆間國子監生,由禮器館謄錄議敘縣丞,歷署德州州同,泰安通判,博平、冠縣知縣。乾隆四十四年(1779)授江西瑞金知縣。

張曾垿字樽宜,號茶村,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進士,任陝西華陰知縣。署邠州,升貴西黔西州知州。

張曾誼(?—1797)字正夫,號勵堂,捐納知縣。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揀發廣西,補父寧知縣,調臨桂知縣,升百色同知。值兵進安南,調赴行營,辦理軍務。升授山西平陽知府,再升山西按察使,調浙江按察使。量刑定罪,不縱不苛。

張曾圻字畛青,號樸莊,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舉人。由四庫館議敘知縣,署雲南安寧州知州,充鄉試同考官。後告歸,常施棺施藥,捐置義山,樂善不倦。

張曾獻字小令,號未齋,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召試舉人。官中書舍人,分校《四庫全書》,充文淵閣檢閱,出守潞安。歷山西分巡冀寧道,署按察使。工詩善畫,《墨香居畫識》、《畫學全史》等有載。著有《未齋詩存》8卷。

張若淳字聖泉,號壽雪,由貢生納資為郎,授刑部主事,入直軍機處。以郎中出為雲南知府,升四川建昌道,入為太僕寺少卿,歷通政使,內閣學士,補工部侍郎。清嘉慶五年(1800)晉兵部尚書,改刑部尚書,年七十五卒。贈太子太保,諡“勤恪”。

桐城張氏人物誌三(錄桐城縣誌)

張曾堉字申伯,號儕鷗,清乾隆間國子監生。援例補貴州大定經歷,歷署清平、龍里知縣。

張若瀛字印沙,號逸園,清乾隆時,初以諸生為熱河巡檢,以嚴能治辦著名。後為良鄉知縣,遷順天府南路同知。復以捕盜不當,以知縣發甘肅,兩年後引疾歸裡,建一居所,署名“逸園”,表達其不能盡力為國而隱逸之意。

張若翼字肅中,號湘泉,清府學廩貢生。任江西廣昌知縣,升刑部主事,審理獄案,平冤甚多,後因病辭官。

張若普字暘舒,號警軒,清代人。以考授州同,選赴廣東,歷任東莞、溪水、雙恩等鹽場大使,升博羅知縣,再升貴州鎮寧知州,又升郎岱同知。

張若矩字間中,清代人。補山東泇河通判,因揭露屬吏貪汙行賄事,得罪上官,被免職。後起補廣西桂林通判,升永安知州。

張曾敏字遜逑,號鳧門,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由廩膳生授南陵縣訓導。升山西靈石知縣,革除“派裡馬、採馬草”等舊例,減輕人民負擔,勤課諸生,循循善誘,人文蔚起,改授四川屏山知縣。作《讀書所見錄》6卷。

張曾壇字荔青,號稼畦,清代人。由四庫館議敘州同知,分發湖南,歷署安仁、安福、東安等縣,長沙、永順同知,繼攝茶陵州知州,升漵浦知縣。

張曾份字安履,清代人。以廩貢生授直隸臨青知縣,調南皮,遷大興知縣。執法不撓,拒絕請託,升南路同知,因澱水狂漲,親往護堤,自夏至秋,晝夜辛勞。病發,卒於官。

桐城張氏人物誌四(錄桐城縣誌)

張聰思字兼士,清嘉慶元年(1796),以廩生就職,赴苗疆軍營有功,授敘州府經歷,保舉知縣,歷任四川蒲江、廣東歸善、長寧知縣。

張曾墀字綺堂,號魯庵,清國子監生。援例捐布政司經歷,分發湖北。歷署沔陽隨州州同,黃州、武昌同知。嘉慶元年(1796)升雲南姚州知州,決疑獄,鋤強暴。因積勞成疾,乞休歸裡。

張聰賢(?—1831)字愛濤,清嘉慶十年(1805)進士,選庶吉士。後授甘泉知縣,調長安知縣,升直隸州同知。道光初,再出權長安,補潼關廳,攝同州府事。在長安創義學20餘所,教村民識字,親自考課。修《長安志》30卷。

張曾垠字漢衢,號蓉舫,清國子監生,例捐員外郎,戶部山西司行走。嘉慶十三年(1808)誥授中憲大夫加捐知府。

張聰鹹字阮林,號傅崖,清嘉慶十五年(1810)舉人,得覺羅官學教習,留京師,因咯血卒,年三十二。著有《左傳杜注辨正》12卷、《經史質疑錄》2卷、《傅崖詩集》4卷。

張乃軒字虎觀,號虎兒,又號虎兒居士,張敔子。清嘉慶九年(1804)副榜。所作《墨荷》及設色《花鳥屏》,名重一時。《行書詩扇》藏安徽省博物館,《梅、荷、桂、竹》四季畫屏藏桐城縣博物館。

張紹華字小傳,清同治十三年(1874)進士,任江西布政使,屢攝巡撫事。【張紹華(1836年-1909年),字小船、絅甫,號筱傳,安徽省安慶府桐城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同治三年,鄉試中舉。同治十三年進士,授吏部學習主事。光緒十二年,署直隸大順廣道。光緒十八年,署直隸通永道。次年實授。光緒二十二年,任江西按察使。光緒二十四年,任江寧布政使、江西布政使。光緒二十六年,護理江西巡撫。光緒二十七年,任湖南布政使。光緒三十年,護理湖南巡撫,任雲南布政使、山西布政使。】

張祖翼字逖先,號磊庵,清代人。精金石考證及碑版之學,工篆隸行楷。偶畫蘭竹,亦有韻致。著有《磊庵寧遊題跋》、《張文祥刺馬案》、《倫敦風土記》。

張家騮(1867—1920)字石卿,縣城人,少工詩文。清光緒二十年(1894)遊日本,肄業早稻田大學,適其父張誠卒於京師,即歸國扶柩返里。後隨祖父張紹華至湖南,與同鄉李光炯創辦安徽旅湘公學,延聘黃興、趙聲任教。有人以“結黨謀逆”密奏清廷。家騮從旁劃策調解;黃興、張繼等免遭陷害。後歸皖,舉為省議會議員,力辭未受,僑居上海。

張文伯(1876—1960)因其父張湘谷宦遊湖北,故落籍襄陽。能詩善畫,精篆刻,喜攝影、金石、古泉諸學。曾任湖北省政府秘書。建國後,任湖北省文吏館員、襄樊市各界人民代表大會特邀代表、市第一屆政協委員。著有《文伯全集》、《葆靜齋詩草》、《葆靜齋搜輯先代、先賢題雙溪、賜金園詩文集》等。

桐城張氏人物誌五(錄桐城縣誌)

張芑字武仕,號雪芩,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選授湖廣武昌府通判,攝知府事。夏逢龍借索餉為亂,張芑挺身斥責,被捕,事平復原官。補襄陽通判,遷四川嘉定州。後升工部都水司員外郎。

張夔字次皋,號一齋,清代人。初以明經授靖江縣學博,升直隸平山知縣。調國安、清苑,升大名府同知,凋廣平督理河務。康熙四十二年(1703)漳河水漲,親率百姓,捍禦堤防。因勞疾卒於官署。

張有孚字鶴田,號守愚。清康熙間,由明經授臨海縣教諭,升四川南川知縣。在任九年,修建道路,招民墾荒,立學興教,革除積弊,民得安樂。

張桐字荊南,有孚次子,清雍正四年(1726)舉人。授浙江臨安知縣,升通州知州,又升山東萊州知府。卒子官。著有《武成日月表》1卷、《戰國策紀年目錄》1卷。

張渡字元楫,清雍正間府學生,奉詔舉品行才猷。時準噶爾叛亂,西疆用乒,授甘肅華亭知縣,代理崇信、莊浪、平番、西寧等縣事,又代理狄道知州。乾隆元年(1736)歸裡。

張筠字渭南,幼隨父遊蜀中,出入三峽,覽山川名勝。工詩歌。清雍正十年(1732)舉人。授內閣中書。後告歸,與胡承澤、馬蘇臣、王洛等聯吟社,藝林傳為盛事。著有《甌舫詩鈔》3卷。

張度初名孟度,字齡若,一字仲友,號獅崖。崇禎末,避亂金陵,賣畫為生。入清屢試不第,返里授徒。著有《蟋蟀窩詩集》10卷、《類苑珠華》40卷、《紀遊》2卷、《紀聞》2卷、《詩話》2卷。

張澤字大被,明代人。以選貢授源江知縣,再補巫山知縣,旋升衢州通判,廣安知州,後升雲南僉事,在平定鳳繼祖叛亂中被捕致死,贈光祿寺少卿,賜忠節廟額。

張尹字無咎,號莘農,清乾隆元年(1735)授福建長樂知縣。學從方苞而文不因循。著有《石冠堂詩文鈔》、《經傳世案》。

張鴻疇字周訪,清代人。歷直隸滄州州判,乾隆十六年(1751)遷東安知縣。調靜海知縣。

張裕犖字又牧,號樊川,清乾隆十三年(1748)進士,授翰林院編修,遷國子監祭酒。曾兩充教習庶吉士,撰修《續文獻通考》。乾隆十八年典試山東。十九年、二十四年分校鄉會試。暇以詩文會友,每有新作,人們爭相傳頌。年老歸裡,年八十一卒。著有《野繭園詩古文集》。

張輔贇字弼斌,號螺岑,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舉人,少與江有龍同讀,又與方澤同選《江左文甄》,為學使觀保所重。為文究極深妙。妻方氏亦工詩,夫婦居貧,吟諷不絕。著有《瓶山集》8卷、《螺岑集》。

張水容字汲華,號恥庵,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舉人。研習星象、演算法。家居時,倡捐資供族人鄉、會試。選江蘇奉賢訓導,主講雲間書院。著有《環山堂詩文鈔》3卷。

張鬴字惠常,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舉人,授山東汶上知縣。汶水南注會通河,舊築殺汶壩,百姓每年耗費數千,他上任後,改民辦為官辦。後升濟寧州知州。

張蓉塘一名鈞,字人鑑,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舉人,曾充四庫館謄錄,補柳城知縣,升歸順知州。三為同考官。後告歸,授徒里閭。

張裕葉字裕華,又字侍喬號華巖清乾隆六十年(1795)副貢生,歷歙縣教諭,滁州學正。深諳經術,旁及天文、算術、射法、醫理,創燥溼表,能預知晴雨。著有《爾雅刊誤》、《爾雅補註》、《開方捷法》,學者稱華巖先生。

張敏求字燮臣,號勖園,清乾隆六十年(1795)舉人。選奉賢知縣,改甘肅漳縣知縣。著有《問花亭詩初集》8卷、《問花亭詩外集》2卷、《紀遊詩草》2卷。

張裕乾字伯平,號心耘,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舉人。歷任東明、肅寧、新河等縣知縣。

張鴻恩清乾隆時官兵部郎中,出任延平知府。

張蘭字芳谷,清乾隆間貢生,任中書科中書,京察優等,授江西吉安府同知。乾隆二十一年(1756)充鄉試內監試官,改授廣西桂林府同知,署柳州知府。

張楫字無涉,清乾隆間貢生,任浙江溫州通判,遷山東高唐、雲南建水知州。

張寓字六翮,清萊水縣丞,升高唐知州。承筑州城,繕葺完固。又升順天知府,因病歸。

張裕鍾字學韶,清國子監生,由四庫館謄錄議敘,授浙江蘭溪縣丞,歷署金華、永康知縣。

張裕勷字又枝,清廣西桂林府經歷。嘉慶六年(1801),昇陽朔知縣。陽朔地處西南邊陲,常有外匪入境行劫;他厲行保甲法,並親為查緝,捕獲殆盡,百姓得以安枕。

張乃軒字虎觀,號虎兒,又號虎兒居士,張敔子。清嘉慶九年(1804)副榜。所作《墨荷》及設色《花鳥屏》,名重一時。《行書詩扇》藏安徽省博物館,《梅、荷、桂、竹》四季畫屏藏桐城縣博物館。

張永祥(1869—1942)又名張永衫,梅嶺墩人。原以耕漁為業,民國8年(1919)在樅陽鎮開設永茂碾米廠,民國18年,投資1。2萬銀元,安裝20馬力的柴油機和25千瓦的發電機各一臺,創辦桐城縣樅陽祥光電氣公司,此為桐城電力事業之始。

張屏丞(1878—1940)號家翰,縣城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留學日本,學習數理。歸國後,歷任安慶高等學堂教習、宣城四師校長、桐城中學校長,安慶高中、浮山中學校董、校長等職。

張皖光(1882—1945)字孝生,號嘯松,清縣學生。熱心儲存鄉邦文獻,曾極力搜尋、整理、重印先輩著述遺稿,如張師巖的《蟋蟀窩詩集》等。工於詩文,著有《樂其堂文集》10卷、《詩集》10卷、《他山集》若干卷、《中國曆代帝制世學考略》20卷、《甲子紀元》2卷。

桐城(樅陽)拔茅張氏 桐城張氏文化

桐城(樅陽)拔茅張氏

桐城(樅陽)拔茅張的一世祖為興三公,宋元之際遷桐城南鄉拔茅山(今樅陽會宮)。源出婺源甲路派(南直隸徽州府西南張良裔孫大唐宰相張文瓘後裔),與顯赫的桐城張氏(宰相張英、張廷玉家族)同宗。

根據拔茅張氏第八修宗譜(民國四年修),拔茅張一世祖為興三公,為甲路延寶公後裔。延寶公高祖太三公諱徹,由歙篁墩遷婺源甲路,開婺源甲路宗支。至延寶公後四世,百四公遷貴池象山南社,又至百四公後五世興三公遷桐城會宮拔茅山(元朝初年),其生卒不詳,譜記其祖父福三公於宋理宗景定年間(1260年)遷皖,卒歸葬貴池象山。

甲路派張氏出自漢張良留候世家。唐末,留候派第27世孫張正則曾任歙縣令。黃巢起義時,張正則之孫張保望(舟十一公)率子張徹避戰火,從河北清河遷歙縣篁墩,不久轉遷婺源甲道(甲路),徹為婺源甲道(甲路)派始祖。

拔茅張字輩為:忠厚傳家、德義輔國、勳慕益稷、道宗伊洛

桐城張氏六代翰林 桐城張氏六代翰林

桐城張氏六代翰林,為昭代所未有。太傅文端公英康熙丁未,子少詹事廷瓚乙未、文和公廷玉庚辰、禮侍廷璐戊戌、閣學廷豫雍正癸未,孫檢討若潭乾隆丙辰、閣學若靄雍正癸丑、閣學若澄乾隆乙丑、侍講若需丁丑,曾孫少詹事曾敞辛未,玄孫元宰嘉慶壬戌,來孫聰賢辛酉。自祖父至曾玄十二人,先後列侍從,躋鼎貴,玉堂譜裡,世系蟬聯,門閥之清華,殆可空前絕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