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

鈍根者是什麼意思

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

在上篇我們談到印光大師“十念法”中[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這是對上等根器的人或有特殊因緣的人來說的。那對於我們這種心不至誠,也不懇切,不是上根的人應該怎麼唸佛呢?

我們接著看文鈔,[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如果心不至誠,想攝住心是不可能的。如果心已經很真誠,但還是不純一,有夾雜,這時候印光大師提出第二套方案,這是針對中等根性的人,“當攝耳諦聽”。應當把耳朵加上,用自己的耳朵聽佛號的音聲。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所以一定要利用耳朵來聽。這也是印光大師對唸佛最根本最根本的開示!

接著[無論出聲默唸,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唸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唸之相。)心口唸得清清楚楚,耳根聽的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無論是念出聲來還是在心裡默唸,都要念從心起。你在唸佛,你的心裡要有唸佛這樁事情,你要知道自己當下在做什麼。怎麼才算“念從心起”?你在唸“阿彌陀佛”,你的心裡真有阿彌陀佛。口唸佛和心裡有佛這兩個是一不是二。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心裡真想阿彌陀佛了,心裡想他但是不影響口裡念他,所以這樁事是一不是二。“皆須念從心起”這個事情很重要!“聲從口出”,聲音從口裡念出來;“音從耳入”,耳朵把聲音吸收進去。心裡想阿彌陀佛要想的清清楚楚;“阿彌陀佛”這四個字中每一個字在口裡都要念的清清楚楚,該給每個字多少時間就給多少時間,決不含糊。不能圖快,也不能圖多,要圖質量。我念一句算一句,念一個字是一個字。世間的事我們尚且認真準備,比如冬天來之前,要準備好棉衣棉被,何況這是成佛的大事,不認真能行嗎?泛泛然,悠悠然終無所成。如果是默唸,雖然嘴巴不動,但腦子裡還覺得嘴在唸佛,還覺得嘴在動。耳朵把“阿彌陀佛”這四個字中每一個字的音聲聽得清清楚楚,每個音都聽的明明白白,決不漏聽一個字!就這麼做,六根中我們就攝住三個根了——耳、舌、意。總結:心裡唸的清清楚楚,口裡唸的清清楚楚,耳朵聽的清清楚楚,這就是中根的人要做到的“三個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果按照這種方法來攝心,妄念自然就熄滅掉了!

[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如果妄念還像噴泉一樣不停往外湧出,就用十念來記數。這裡又提出來一個“十念記數”,加上前面的“三個清楚”一共是四個步驟。那麼整個心的力量全都作用在這一聲佛號上了。就算想生起妄念,身心也已經沒有多餘的力量和時間去顧及妄念了。就是全心的力量都在佛號上,已經拿不出多餘的力量給妄念了。[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這就是念佛最究竟最圓滿的方法了!

[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印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這個唸佛方法在過去弘揚淨土的那些人還沒有談到過。因為那時候的人根性還比較利。這是印光大師一九四零年以前寫的,這是指那個時候再往古來說的人;我們今天的人根性比不上一九四零年那時的人,八十年的汙染啊!換句話說,印光大師說他那個時候的人不如古人根利,何況今天我們這個時候的人呢?那個時候的人根利,不需要這種唸佛方法,就能使心歸一。所以那時候祖師大德沒有談過這個方法。印光大師這裡說自己因為心難制伏,才認識到這個方法妙不可言,不可思議。無論怎麼試都靈驗有效。我(印光)不是胡編亂造,不是瞎說的。希望和天下後世(末法時期)的鈍根性的人們共同使用這個“十念法”!印光大師這句裡“天下”、“後世”、“鈍根”,不就是說的我們今天的人嗎?我們衡量一下我們是不是“鈍根”?印光大師認為他自己是鈍根,如果你認為自己不是,那恭喜你,比印光大師還強。

印光大師把自己歸為鈍根這類,其恩情對於我們這些末法時期的眾生來講,粉身碎骨都報答不了!《華嚴經》說菩薩對我們眾生有十恩,其中有一恩叫“隱勝彰劣恩”,菩薩把他好的,能力強的地方都隱藏起來,把他不行的地方顯現出來,其目的是讓大家對這種方法有信心。為什麼菩薩要吃飯,會流血?他要把優秀的品質,那些非人所有的功德和相好全都隱藏起來,和光同塵,示現成和我們一樣的。為什麼?只有這樣我們才把他當成人,只有人說的話人才願意聽啊!如果他說來就來,說去就去;這兒穿牆就過去了,那兒去國外連機票都不用買就飛去了;這樣的人講話你們願意聽嗎?我們會覺得那是您的事,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您是神仙,您不是人啊?這哪兒是人學的?你說印光大師能是鈍根嗎?他為什麼說他自己是鈍根?所以這就是菩薩對我們的“隱勝彰劣恩”。

再次總結印光大師教我們的“十念法”:一、心裡唸的清清楚楚;二、口裡唸的清清楚楚;三、耳朵聽的清清楚楚;四、十念記數。

最後用印光大師的話做本篇文的結束“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

在下篇我們會細談如何“十念記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