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夜深人靜時,正是獨坐觀心的好時候

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覺妄窮而真獨露,每於此中得大機趣;既覺真現而妄難逃,又於此中得大慚忸。——《菜根譚》

人在面對自己的時候,是最真實的時候,雖然有自欺欺人一說,但若如此,你的人生還有什麼意思呢?大多數人不會這麼做的,即便迫不得已自我欺騙,那一股巨大的“真我”撲面而來之時,你是躲也躲不開的。

《菜根譚》:夜深人靜時,正是獨坐觀心的好時候

這便是說,夜深人靜,一個人靜靜地體察自己的內心,放下所有的面具和偽裝,你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誠不欺心,真實而裸露地面對自己,那一刻,你是什麼,想要什麼,什麼不重要,什麼最重要,全都一目瞭然了。

“始覺妄窮而真獨露,每於此中得大機趣”,妄,私心雜念,過多的不合理的慾望,真,質樸的追求,真誠的情感,大機趣,生命的真諦和智慧。此時方覺人總是要回到返璞歸真的道路上來,少一些機巧,多一些淳樸,少一些貪婪,多一些簡單,少一些痴欲,多一些恬淡,可謂大機趣矣。

然而即便你於面對自己時,已經有了這樣的覺悟,就萬事大吉了嗎?非也。“既覺真現而妄難逃,又於此中得大慚忸”,純真已現,可妄念可遲遲不肯褪去,時不時又漫上心頭,此時此刻,我心慚愧,大羞愧也。

《菜根譚》:夜深人靜時,正是獨坐觀心的好時候

其實此時我們也能看出,戒除貪慾和妄念,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

我覺得這段話帶給我們的啟示有三個方面:

一是常要關照一下自己的內心。

反省自我,體察內心的真實需要,不要被情緒帶著走,真誠地面對自己時,內心的真實感受和需要堯引導你找到你的只能被自己覺察的一面,毫無掩飾的自我呈現出來,慎獨的價值,便是如此。慎獨那麼嚴苛甚至苦累,意義何在?就在於一個真實有底氣的你,一個內心篤定的你,能被塑造和挖掘出來。

《菜根譚》:夜深人靜時,正是獨坐觀心的好時候

二是真比妄好,真才是大機趣。

淳樸,真實,良知,正念,總是好於貪婪,機巧,妄念和多欲,聰明的人,最後都選擇了真,你可以有遲疑,有搖擺,但是總要回到“真”的道路上來,若沒有這個覺悟,便是一個愚人,自以為是且自以為聰明的愚人。

三是妄念時時干擾,自省是一道屏障,羞愧心是糾錯的動力源。

人要做到凡事純粹,是多麼的不易,即便認識到純真的可貴,還是免不了讓一陣陣的妄念來侵襲自己,由此更能使我們想起“吾日三省吾身”絕非空談,亦不是多餘,它是一種現實的需要,但凡每一個希望自我修持、自我完善、自我戒懼的人,都會自覺這麼做的。

《菜根譚》:夜深人靜時,正是獨坐觀心的好時候

“大慚忸”一詞,說明常有羞愧之心,才有自我修持的動力,這是一個自我改變的源泉,也是一個人自省的源泉,“知恥而後勇”,這句話值得細細玩味,自我改變的勇氣和動力,來自於羞愧之心。換句話說,有羞愧心的人,差不到哪裡去,即便做錯什麼,也會很快修正。所以喚起一個人的羞愧心,便是一個人自我改變的切入口。

王陽明把“此心光明”作為人生的最高追求,這個光明,既可以從道德層面理解,也可以從客觀層面理解,比如說智慧,在這裡,道德和智慧是相通的,有道德者具大智慧,有大智慧者自然地遵循道德的要求,或者說已經達到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道德不是一種約束,從來都不是。

觀心,真,心之光明,自省,都是一種概念,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大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