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允端與豫園 | 沈鴻鑫

不啻千鈞金是什麼意思

上海豫園

文/ 沈鴻鑫

潘允端何許人也?

提起江南園林,人們總會說到蘇州園林。其實上海也有不少江南園林,最著名的當數豫園。

像上海這樣高樓林立、高架縱橫的現代化大都市裡,完好地儲存著一座清幽典雅的古代園林,是難能可貴的。

上海人和到過上海的人,大多知道豫園,但不一定知道潘允端。

潘允端何許人也?潘允端乃豫園的主人和建造者。他的父親潘恩,祖籍常州,元末為避兵禍遷居滬上老城廂。少年時以詩文、制藝名傳鄉里。明嘉靖二年(1522年)中進士,授祁州知州,後曾任浙江左布政使、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書等職,在朝40餘年。他一是極力抵禦倭寇騷擾,二是約制藩王宗戚的豪悍貪虐,故而遭屢貶屢遷。後因潘允端任職刑部,為避嫌而告老還鄉,終日以讀書著作自娛。堂屋中有對聯雲:“履富履貴履盛滿,如履春冰;保身保家保令名,如保赤子”,反映出其潔身自好、寵辱不驚的稟性。

潘允端生於1525年。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進士,崇禎《松江府志》有傳,說他初授刑部主事,後改調南京工部,管龍江關稅,以寬大恤商使稅收增長,不事聚斂。又轉兵部,以按察使司副使的身份分巡山東青、登諸州,治盜有功,併為島上受武弁欺壓的入市群眾平反。晉升佈政同參政,總理漕儲,在改革弊政、擘畫小規模海運方面頗著成效。後擢升為四川右布政使。但到任不久,便受到藩王、權貴的排擠,萬曆五年(1577年),潘允端憤然稱病辭官,退歸故里。

潘允端建造豫園始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那年,他以舉人應禮部會考落第,就萌生建造園林的念頭,開始在上海老城廂城隍廟西北隅(今梧桐路、馬園街一帶)家宅世春堂西面的一片菜畦上,“稍稍聚石鑿池,構亭藝竹”,動工造園。嘉靖四十一年,他中了進士,出外做官,建園之事便無暇顧及。正如他在《豫園記》中所說:“垂二十年,屢作屢止,未有成績。”

從四川右布政使任上解職回鄉後,為了讓老父安享晚年,潘允端集中精力再度修建此園,“每歲耕穫,盡為營治之資”,並取名“豫園”。他在《豫園記》中說:“匾曰‘豫園’,取愉悅老親意也。”“豫”,有“安泰”“平安”的意思。可見潘允端建園目的是讓父母在園中安度晚年。

江南假山之冠

為建造豫園,潘允端聘請了當時江南最負盛名的造園專家張南陽設計全園,堆石壘山。

張南陽的父親以擅繪畫著稱。他自幼從父學繪畫,後以繪畫構圖造型法、疊造假山和造園而著名,人稱其“胸有成山”,能因地制宜,只用不多的山石就造成萬山重疊的氣勢和美感。陳所蘊著《張山人臥石傳》中,稱他堆疊的假山“沓拖逶迤,嶻嶪嵯峨,頓挫起伏,委宛婆娑。大都轉千鈞於千仞,猶之片羽尺步。神閒志定,不啻丈人承蜩。高下大小,隨地賦形,初若不經意,而奇奇怪怪,變幻百出,見者駭目恫心,謂不從人間來。乃山人當會心處,亦往往大叫‘絕倒’,自詫為神助矣”。當時上海陳所蘊的日涉園、太倉王世貞的弇園,為公認的東南名園,皆出自張南陽之手。

張南陽接手設計豫園後,獨具匠心,精心設計,使園林佈局虛實互映,大小對比,高下相稱,曲折有法,前後呼應,充分體現出中國園林的藝術特色。

豫園工程浩大,花了10來年的時間方始竣工。豫園規模宏偉,總面積達70餘畝。園內以樂壽堂為中心,有玉華堂、會景堂、容與堂、充四齋、五可齋等諸景,堂館軒榭、亭臺樓閣多達30餘處,還有“人境壺天”牌坊、“寰中大塊”照壁、臨水長廊等建築。潘允端信神,園內廣建祠廟,有關侯祠、山神祠、大土庵等。

樂壽堂是園中的主要廳堂,潘允端在此會客、聽戲。明代嘉靖、萬曆年間,是戲曲繁榮時期,崑曲已非常盛行。潘允端雅好戲曲,樂壽堂成了戲曲演出的主要場所,此廳堂高大軒敞,可容百餘人。玉華堂乃潘允端的書齋,因為他十分鐘愛玉玲瓏,為便於朝夕觀賞,特意造了這座建築,並以“玉華”命名。此處建築華美,陳設風雅,是他讀書、寫作、靜修的所在。潘允端還在園中親手種植了兩棵銀杏樹。

池北征陽樓前的大假山,也是豫園的精華所在。《豫園記》雲:“前累武康石為山,峻贈秀潤,頗愜觀賞。”武康石產於浙江武康縣,一種是武康紫石,屬於火山噴出巖中融結凝灰岩,質地硬度適中,往往用來建築橋樑、寺廟臺基或江堤;還有一種色澤黃褐,屬於地表風化巖,適於園林壘山,被園藝界稱為武康黃石。

豫園裡的大假山,高14米,用約2000噸武康黃石堆砌而成。這座假山堆砌自然,氣勢雄偉,層巒疊嶂,磴道紆曲,洞壑深邃,清泉若注。山上花木蔥蘢,山下環抱一泓池水。遊人登臨,頗有置身山嶺之趣。清末名人王韜曾這樣描繪:“奇峰攢峙,重巒錯疊,為西園勝觀。其上繡以瑩瓦,平坦如砥;左右磴道,行折盤旋曲赴,或石壁峭空,或石池下注,偶而洞口含岈,偶而坡陀突兀,陟其巔視及數里之外。循徑而下又轉一境,則垂柳千絲,平池十頃,橫通略約,斜露亭臺,取景清幽,恍似別有一天。於此覺城市而有山林之趣,塵障為之一空。”

大假山上有二亭,一在山麓,名“挹秀亭”,意為登此可挹園內秀麗景色;一在山巔,稱“望江亭”,意為立此亭中“視黃浦吳淞皆在足下。而風帆雲樹,則遠及於數十里之外”。你若來此登高遠望,上海老城牆和浦江帆檣,盡收眼底。大假山被譽為“江南假山之冠”,實乃江南園林中黃石假山的典範。

佳名誰並玉玲瓏

聳立於玉華堂前的太湖石玉玲瓏也是豫園之一絕。其原為北宋時期花石綱的遺物,石色青黝,高約10米,朵雲突兀,玲瓏剔透,具有皺、漏、瘦、透之美,為石中之甲品。石的上下佈滿洞孔,孔孔相通。如果在此石下端的洞孔裡焚上一爐香,那麼上端各個洞孔裡便有青煙嫋嫋;倘若在此石的頂端,傾下一盆水,那麼下端各洞孔裡就會汩汩流瀉出晶瑩的水花,可稱奇妙之至。明代文學家王世貞詩云:“壓盡千峰聳碧空,佳名誰並玉玲瓏。梵音閣下眠三日,要看繚天吐百虹。”玉玲瓏乃江南三大名石之一,也是豫園的鎮園之寶。

玉華堂

關於玉玲瓏石得自何處,據上海人王孟洮所撰《記玉玲瓏石》一文所說,該石原為浦東三林莊南園之舊物。南園主人乃明朝官員儲昱,儲昱僅有一女,後嫁作潘允端之弟潘允亮為妻。儲昱故世後,潘允亮將此石移置於豫園。

當時潘允亮搬遷玉玲瓏石,還頗費周折。兩處園子相距10餘里,中間還隔著一條黃浦江,因此需用船運輸。運石那天,突然狂風大作,舟船傾覆,石沉江中。後由水性好的人潛入水中,用繩索將該石拉出水面。在人們潛入江中尋找玉玲瓏石時,又發現另外一塊石頭,恰巧就是玉玲瓏石的底座,於是一起打撈出來。原打算把玉玲瓏石從上海城的南門運進城裡,可是通往南門的條路曲折難行。後在城牆上開啟一個豁口,另修一道城門,玉玲瓏石才得運入。從此,上海有了一個小南門。

縱觀豫園,其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曲徑遊廊蜿蜒纏繞,奇峰異石千姿百態,池沼溪流碧波搖漾,古木花樹扶疏掩映,堪稱“陸具嶺澗洞壑之勝,水極島灘梁渡之趣”,景色旖旎。故而當年被譽為“申江勝景之冠”。

在豫園尚未全部建成之前,萬曆十年(1582年),潘恩駕鶴西去。豫園是逐步修建的,在此過程中潘允端“時奉老親觴詠其間”,但尚未完工,老父辭世,他不免深感遺憾:“嗟嗟,樂壽堂之構,本以娛奉老親,而竟以力薄愆期,老親不及一視其成,實終天恨也。”

此後豫園成為潘允端棲息和安享的處所。他酷愛戲曲,擅長文墨,常在園中設宴演戲、寫曲本、賦詩作文、揮毫作畫、玩賞古董字畫等。他還著有《玉華堂日記》一書,具體翔實記錄了明萬曆十四年至二十九年(1586年-1601年)間他所見所聞的上海地區戲曲活動情況,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獻資料。

(刊於2020年12月17日解放日報朝花週刊)